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腿靜脈曲張,點壓承山穴和湧泉穴!

久行、久站、久蹲以及藥物的作用、長期寒冷潮濕的生活環境等因素,都可能給我們腿部的靜脈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並帶來巨大的傷害,現在比較常見的小腿靜脈曲張就是其常見的後果之一。中醫總是講究勞逸結合、動靜相宜,認為過分的動與過分的靜都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傷害,正如《黃帝內經》所言「度勿使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身不由己,對於那些已經發生了小腿靜脈曲張的人來說,自我教治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穴位按摩。

小腿靜脈曲張,不僅有礙美觀、病程也是十分痛苦的,而且其對腿部帶來的傷害是永久的。所以,患了靜脈曲張絕對不可輕視,必須進行積極的防治。其實防治靜脈曲張也可以很簡單,經常按摩一下小腿上的承山穴和足底的湧泉穴,就能夠讓它變得好起來。每天自己用手指指尖或者指骨來按揉這兩個穴位各10分鐘,每天2-3次,長期堅持下來,你會慢慢在發現,原來青筋凸起的小腿變得平滑柔和了。

那麼,小腿靜脈曲張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按摩承山穴和湧泉穴就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呢?中醫認為,小腿靜脈曲張的根本原因在於膀胱經的經脈不通,不管是你長時間地行走、還長時間的站立、坐著,保持一個姿態時間長了,勢必會造成膀胱經的負擔。而承山穴正是膀胱經上的重點大穴,它位於小腿肚子上,取穴時可從腳跟部沿直線上推,至小腿中部的肌肉下陷處,也就找到了承山穴的穴位所在。平時如果伸直小腿,綳直腳跟,小腿後面最突出的地方有一塊凹陷,這裡就是承山穴。

湧泉穴的位置就更好找了,它就在我們的腳心處,《黃帝內經》 說:「骨出於福泉,通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說湧泉穴是位於足底部,從大腳趾、腳趾的縫除下行,至全腳的三分一之處, 尋找起來不用費勁。 這兩個穴位都有促進下肢經脈疏通及血液循環的作用,經常按摩這兩個穴位就可以刺激局部神經末梢的敏感度,讓神經的感知能力得到增強,促進人體內血液的循環和暢通,這樣下來不僅能讓靜脈、動脈都相安無事,同時也讓人的腿腳更有力、更靈話,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老年人對腿部做一些保健按摩是十分必要的。

至於按摩手法,也不難。不用受有時間的限制,也沒有季節的約束,隨時可以進行。比如在晚上睡覺前,或者平時有時間,我們就可以對這兩個穴性進行按摩。按的時候以手法方便為宜。比如承山六,我們可彎曲食指,以指骨頂按,按1分鐘停一會兒,然後再按,直到承山穴的脹滿、酸疼的感覺消失即可。對湧泉穴的技摩則建議在熱水泡腳之後點按,力度以酸脹感可接受為宜,按摩時可以自己操作,也可讓家人精忙。按的時候可從承山穴開始,按完之後下推至通泉穴,這樣反覆進行,靜脈之瘀也就會得到良好的緩解了。

不過靜脈曲張是由長時間的瘀堵所導致的, 想要立竿見影地起效果是不可能的。還是那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堅持每天按摩,讓堅持變成種習慣,慢慢地,你就會看到小腿的變化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