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詩經》中最美的篇章,那個美麗的姑娘嫁人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詩經,周南、桃夭》

作品注釋

①夭夭:茂盛的樣子。 ②灼灼:花開鮮豔的樣子。華:花。 ③之子:這個姑娘(之:指示代詞,這個;子:可泛指人,此處譯為姑娘)。歸:古時稱女子出嫁為“於歸”,或單稱“歸”,是往歸夫家的意思。 ④宜:和順,和善。室家:指夫婦。⑤蕡(fén):果實很多的樣子。 ⑥蓁蓁(zhēn):樹葉茂盛的樣子。

世間千百種花都各有其風骨,梨花清冷,蓮花聖潔,而桃花卻最是嬌豔。恰如那愛情濃烈惹眼。仿佛只要有桃花的地方,便有那一觸即發的愛情。亦或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崔戶《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如是;黛玉的《桃花行》“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如是;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屋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如是;韓愈《題百葉桃花》,百葉桃花晚更紅,窺窗映下感流年”亦如是。

人們素來愛把情劫叫做桃花,只因桃花更帶朦朧與機遇。如那折顏上神的十裡桃林,撒下了名為愛的迷霧。輕易便遮住了白淺與夜華,像桃花島上黃老邪心底那永遠無法揮散的思念。桃花本應情劫,如此才更有了尊顛覆三國的息媯為花神之說。更似點在人心口的朱砂,是三世因果的見證。“人面桃花相映紅”,有桃花便免不了佳人。由此才有了世間一切的情。才幻出了三生石上一切的塵緣孽債。

詩經中寫愛情的很多。從我們小學時便會背誦一二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後來求而不得的“南有喬木,不可修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及愛到濃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兮”再到《鄭風、蘀兮》《鄘風、柏舟》《周南、漢廣》都或深或淺撩撥著人的心弦,顯示著愛情的玄機。卻鮮少有桃夭這般明麗鮮豔的顏色。使人第一眼便開始感歎它的驚豔。

三月的春光總帶著理不清的纏綿。陌上十裡,桃瓣紛飛。伴著清風中的徐徐桃花香,一陣陣嗩呐聲由遠及近。鮮紅的隊列,粉紅的桃花,是任誰也無法繪出的人間絕色。每個人都在暗暗猜想,這大紅軟轎內的新娘該是何等的傾城之姿。是否啟唇一笑便能如脈脈春水漲滿人的雙眼。出嫁這日的新娘總是最美的

總愛幻想這位新娘是在傍晚夕陽中出嫁的。獨屬於傍晚清清涼涼的風,吹動著大紅軟轎上長長的流蘇,暖暖的夕陽射在迎親隊伍上,給每個人的身上心上都鍍上了一層暖暖的金色。紛飛的桃花也會有偶爾一兩片掉落在湊熱鬧的少女發髻上,於是又一段愛情在心底偷偷的萌芽。灼灼的夕陽,灼灼的桃花,灼灼的嫁衣,灼灼的臉頰,還有那新娘心內對夫君灼灼的期待。一切美的夢幻,美的天地間罕有。

在這三月鋪滿桃花的小徑之中,迎回家的新娘,一定是最會打理家務的吧,她會仔細的整理房屋,沏好茶,折疊好家人的每一件衣物。如那桃花般欣欣向榮。

密密的桃林,細看枝頭還有那盈盈的果實,幾隻喜鵲正欲嘗一口它的甘甜,這萬千春光十裡桃林中迎回家的姑娘,以後一定也會像這桃樹一般吧,嬌豔,且多子多福。在這灼灼景色中人們仿佛可以透視未來,看到新娘的夫君在夜晚的油燈下吟出那含情脈脈的詩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她則含笑低頭,勝過荷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搖籃裡是他們的孩子,正幻想著屬於他自己的甜蜜。

這萬般嬌豔的桃樹,它的枝葉是如此濃密,一定會保佑他們的家庭世世鑫旺吧。

滿樹和枝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又有人開始幽幽地唱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連日光亦被這歌聲感染的溫柔而多情。曾聽一首河圖的歌。名曰《傾盡天下》悠悠的調子唱著“血染江山的畫,怎敵你眉間一點朱砂,負了天下也罷,始終不過一場繁華”想來唯有這灼灼一點桃花,才能悄然落進人最柔軟的心底。桃花灼灼,夕陽灼灼,嫁衣灼灼,愛亦灼灼。

作者:汐蕪,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