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疑遭巨額贖回 這隻基金淨值一夜大漲249%

每經記者 李蕾 實習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肖鴻月

一隻基金的淨值增長要達到200%以上,需要多久?一年,還是兩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清明小長假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有一隻基金完成這樣大幅度的淨值增長隻用了一天。

基金單日漲幅高達249.28%

4月4日,交銀施羅德新回報C的基金淨值從4月3日的1.14元上漲為3.98元,一夜之間,淨值大幅上漲249.28%。

從該基金2017年年報公布的持倉結構來看,其並沒有顯著上漲的個股。那麽,這隻基金的單日淨值為何飛漲呢?

公開資料顯示,交銀施羅德新回報A成立於2015年5月,基金募集期僅在2015年5月12日這一天。其基金合約生效公告顯示,共有2378戶認購了87.47億元。其中,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認購18.12萬份。2015年11月,該基金又新增了C類份額。公開資料顯示,其C類份額持有30天內,贖回手續費0.5%;7天內不低於1.5%;持有大於30天則沒有手續費。

2017年年報顯示,交銀施羅德新回報A成立以來淨值增長14.78%,C類份額增長11.07%。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5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A類份額、C類份額分別超過業績基準21.26%、8.73%。

數據還顯示,交銀施羅德新回報(總計)的持有份額為631002.55份。從持有人結構來看,94.14%為機構投資者,還有5.86%的個人投資者。就交銀施羅德新回報C而言,截至2017年末,其總份額為137.8份,由3位個人投資者持有。

這隻基金C類份額的持有人一直都如此少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2015年以來的季報和年報公布的時點數據發現,其持有人數一直以來都很少,且3位持有人已經是歷史頂峰了。該基金的持有份額也在不斷縮水,從2015年末的21.66萬份銳減到如今的百餘份。

基金淨值為何一夜飛漲

那麽,交銀施羅德新回報C為什麽一夜之間就上漲249%?

首先,排除其權益資產的推動。

據2017年年報顯示,該基金以債券投資為主,基金總資產的81.92%投資於債券,只有15.91%投資了股票。股票投資佔比並不大,所持有的股票4月4日也並沒有超常的表現。另外,如果是因投資組合產生的淨值增長,那該基金A類份額也應當出現相應的大幅度上漲。不過4月4日,交銀施羅德新回報A的基金淨值僅上漲0.18%。

某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基金淨值出現大漲,很大可能是因為基金發生巨額贖回;去年末,突然出現的幾隻“偽冠軍”基金就是這個原因。

這裡科普一下,巨額贖回的定義是,在單個開放日,基金淨贖回申請超過上一日基金總份額的10%時,稱為巨額贖回。

從該基金贖回費率來看,如果是因為贖回造成基金淨值異動,那麽不可能是因為2017年年報中的137.8份贖回,因為其持有期超過30天。也就是說,該基金可能在一個月內有大資金進出,若持有期僅為7天,則將有不低於1.5%的贖回費產生;在30天內,則有0.5%的贖回費用。因為產生了這些贖回費,所以造成基金淨值大幅上漲。

基於該隻基金過往業績和此次基金淨值大漲2倍的情況,有投資者在某第三方銷售平台留言表示“要上車”,又因為該平台顯示“本平台暫不銷售”而誤以為這是一隻封閉式基金,甚至認為隻對特定人群開放。不過據記者了解,該基金目前申贖正常且是面向公眾,不存在“隻面對特定人群”的這一說法。

某業內人士將這種基金淨值異動稱為“撿漏”,因為基金被大額贖回而使剩餘份額淨值有所提升。“撿漏靠運氣”,此次交銀施羅德新回報C大幅上漲近2.5倍就是一種“撿漏”,不過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其總份額為137.8份,此次贖回後大約剩下不到百份。總體看來,這次“撿漏”套利也並未賺得多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