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羊肉遇見當歸、巴戟、白蘿蔔、熟附子,有哪些有益人體的功效?

從中醫藥來講,羊肉性溫,歸脾、腎。能夠補體虛,祛寒冷,溫補氣血;益腎氣,補形衰,開胃健力;補益產婦,通乳治帶,助元陽,益精血功效,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事實上羊肉與一些常見中藥搭配使用,更有讓我們身體獲益的功效,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最為我們家庭實用的幾種經典做法。

1. 當歸羊肉湯

材料:

羊肉500克,當歸20克,生薑50克,調味鹽少許。

做法:

將羊肉洗凈後,放入湯鍋中,加水。先武火燒開,再轉文火慢慢燉2個小時,待羊肉煮爛,加入調味鹽將羊肉撈起後,把當歸、生薑放入湯中,再煎1個小時後即可關火。吃肉喝湯,每天1次,連服5天。

功效:

補血調經,治月經後期(月經推遲)。對體質虛弱的女性,發生月經後期、伴頭暈、心悸、經量少、經色淡、舌淡苔少、脈細無力者,有良效。

2.巴戟羊肉粥

材料:

巴戟天、肉蓯蓉各10~15克,精羊肉60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蔥白2根,生薑3片。

做法:

分別將巴戟天、肉蓯蓉、精羊肉洗凈後切細。先用砂鍋煮巴戟天、肉蓯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後,再加入精鹽、生薑、蔥白煮為稀粥。每日1~2次溫服5~7日為1個療程。

功效:

補腎助陽,健脾養胃,潤腸通便。適用腎陽虛弱所致的女子不孕。

3.當歸黃芪羊肉羹

山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

做法:

山羊肉切塊,黃芪、黨參、當歸紗布袋裝,同放砂鍋內,加水1000毫升小火煨煮,至羊肉爛時加入生薑25克,食鹽適量。吃肉喝湯,經常食用。

功效:

適用預防卵巢早衰。

4.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

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

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

有溫中補血、補腎禦寒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腎虛腰痛伴有面色蒼白、畏寒怕冷等。

5.白蘿蔔燉羊肉

材料:

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醬油50克,白糖50克,蔥15克,薑15克,大茴香2個,植物油50克,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羊肉洗凈,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用熱水焯一下撈出,瀝水備用。蘿蔔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用熱水焯一下,湯水備用。鐵鍋內放50克油,油熱至七成時,放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後,放醬油50克,同時放蔥段、薑片、大料。蓋鍋蓋燉5分鐘後放入溫水,用武火燉開後,放料酒,改為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蔔倒鍋內,放鹽,將肉和蘿蔔燉爛熟時,放味精出鍋裝碗即可食用。

功效:

有溫中開胃、健脾益氣、補氣養血等功效。適合常人冬季平補之用。

6.熟附羊肉麻雀湯

材料:

羊肉300克切塊洗凈,麻雀2隻去毛及內臟洗凈,熟附子15克,生薑3片。

做法:

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

率率失常,失常,率失常,症見全身虛腫、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納少舌質胖淡,苔薄白膩,脈沉遲。

羊肉與這些常見中藥的搭配食療效果雖好,但大家要注意的是,暑熱天或發熱病人要慎食。水腫、外感、牙痛及一切熱性病症者應該禁食。還有大家要知道紅酒和羊肉是搭配禁忌,一起食用後會產生化學反應,對人體無益。

如果在夏季,羊肉與西瓜也不能混合食用,食用後會發生腹瀉等反應。再者我們都知道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所以,在吃羊肉時可以搭配一些涼性蔬菜。這樣,既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又能達到羊肉的補益功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