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內源性哮喘?其診斷依據是什麼?內源性哮喘的實驗檢查!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它的發生既受遺傳因素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支氣管哮喘可根據病因、年齡等分為不同的類型,內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就是一種典型的哮喘的分類,什麼麽是內源性哮喘呢?醫學家們是怎麼給它定義的呢?相信很多人對此也並不是非常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所謂內源性哮喘,原意是指非過敏原因引起的哮喘。其診斷依據是:患者有哮喘癥狀,但查不出過敏原,沒有明確的過敏體質和家族過敏史證據。因而把病因歸結於病毒或細菌感染,以及接觸冷空氣、汙染的空氣、職業性粉塵、煙霧等。這組患者哮喘發病較晚,多數始於30歲以後,較少伴發其他過敏症,如過敏性鼻炎,但較多伴發鼻竇炎,發病無明顯季節性。由感染引起的哮喘常先有咳嗽、咳黏稠痰等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癥狀,繼而喘息癥狀逐漸表現和加重,持續時間也較長。實驗室檢查血嗜酸粒細胞正常或稍微增高,血清IgE值和體外過敏原檢測正常,氣道反應性增高較恆定。

實際上「內源性哮喘」的概念很模糊,因為哮喘的發生必定是有內在的因素,這是易發生哮喘的素質,這種素質往往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生活的環境中有成千上萬個因子可以導致人出現過敏,而我們能夠檢查出的也不過數百種。對有易發生哮喘的體質因素的人來說,能使其過敏的因子千差萬別。但是我們不可能同時查數百種過敏原,因此常規檢查未發現過敏原,並不能完全排除過敏原的存在。

另一方面就是,哮喘的病因除了體質因素以外,可分兩大類,即致敏因子和激發因子。1、致敏因子屬於抗原,應能使機體產生抗體2、而激發因子一般不是抗原,不能使機體產生抗體,但它在哮喘發病中,能夠起到促進支氣管收縮,加重氣流阻塞(如感染後增加支氣管腔內的分泌物)的作用。

很對的學者認為與細菌感染相比病毒和支原體感染更容易引起哮喘,尤其是兒童,因為病毒感染對上呼吸道黏膜的損傷雖不嚴重,但卻有較強的呼吸道黏膜致敏作用。臨床上確實有一些患者,很難查出過敏原,如運動性哮喘,精神和心理因素引起的哮喘,這類患者也應屬於內源性哮喘的範疇,但嚴格來說,稱之為「非變應性哮喘」似乎更恰當。

醫學家也感覺到有時分不清楚是外源性哮喘還是內源性哮喘,因此給戴上了「混合性哮喘」的帽子。這個概念更加模糊,實際上不管外源性哮喘或內源性哮喘,糖皮質激素的治療均有效,表明其發病機制基本一致。因此,現在已經不強調「內源性哮喘」的概念以與過敏性哮喘(變應性哮喘)鑒別。

內源性哮喘的實驗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嗜酸粒細胞正常或僅略增高,血清IgE值正常,氣道反應性增高較固定。部分原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病人,由於基礎肺功能較差,哮喘的嚴重發作,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應防止哮喘反覆持續發作而導致並發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和心、肺功能不全。積極預防,在防治感染所致內源性哮喘有一定作用。

哮喘的類型有非常多,而內源性哮喘與外源性哮喘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哮喘分類,哮喘這種疾病至今是無法根治的,但是我們可通過積極採取治療措施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一樣可以大大提高生活品質,大大減少對生活的影響。因此不管是內源性哮喘還是外源性哮喘,我們都應該積極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