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誘發哮喘的過敏原和內部原因,怎樣才能根治哮喘預防複發

隨著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哮喘的發病率日漸增高。我國目前約有3000萬左右患者,而接受系統、規範化治療者不足5%。

哮喘病因

哮喘的病因錯綜複雜,但主要緣於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患者體質包括遺傳、免疫、精神心理、內分泌和健康狀況等主觀條件,是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環境因素主要為各種致敏原,如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居室環境、氣候、藥物、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劑等。

1 外源性過敏原:外源性過敏原分塵埃、塵蟎、花粉、真菌和動物皮毛屑等吸入性過敏原和牛奶、海鮮、雞蛋、薑、蒜、堅果等食入性過敏原。外源性過敏原首次進入過敏體質者體內可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並可固定在支氣管黏膜的肥大細胞上,當人體再次接觸同一過敏原時,便可引發過敏反應,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管腔狹窄、黏膜水腫及黏液腺體分泌亢進等而引發哮喘。

2.內源性過敏原:來自於人體的細菌或病毒的代謝產物等內源性過敏原也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因素。細菌或病毒的代謝產物可使B 細胞產生沉澱素、免疫球蛋白M等抗體,繼而與相應的過敏原結合成抗原- 抗體複合物並沉積在支氣管黏膜下,破壞粒細胞,釋放出慢反應過敏物質SRS-A 等致使支氣管痙攣和黏液分泌增加,導致哮喘發作。

目前,醫學上多主張將引起哮喘病的諸多因素細分為致病因素和誘發因素兩類。致病因素是指引起哮喘病首次發作的因素,是哮喘發病的「扳機」和主要病因,在哮喘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均起重要作用;誘發因素是指在已患哮喘病的基礎上誘使隱性哮喘重新活動或哮喘急性發作的因素,在促使哮喘病情複發和發展惡化中起重要作用。在上述兩大類因素中,環境刺激、病毒、基礎病、食物和藥物等因素兼有雙重作用。因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吸煙者、過敏體質者、過敏性鼻炎等哮喘高危人群及哮喘患者均應注意並遠離這些易引發或加劇哮喘的高危因素。

1 遠離過敏原:研究發現,約30%~40%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可查出過敏原。因此,哮喘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過敏原篩查。哮喘高危人群日常應遠離或減少在塵蟎、寵物皮垢、黴菌汙染及花粉、刺激氣體飄揚環境或場所停留的時間。養成寫飲食日記,記錄餐後異常反應的習慣,以助醫生診斷和對症治療。

2 排解不良情緒: 研究發現,精神緊張、情緒低落時機體會產生由膽固醇轉化而來的腎上腺皮質醇。腎上腺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蛋白,適量分泌有助提高人體免疫力,如身體內積聚過多,會導致人體免疫力失衡。此外,由於不良情緒對交感神經的反覆刺激,使之功能減弱而致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可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產生大量自由基,攻擊能釋放過敏因子的肥大細胞,出現過敏癥狀而誘發哮喘。

3 防控基礎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睡眠時呼吸不暢易引發支氣管痙攣,導致哮喘發作;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兩者互為病因,相互促進。其中,過敏性鼻炎合併哮喘比例高達20% 38%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及胃內容物經食道向上反流至咽喉部,可引起喉和氣管痙攣,是引發或加劇哮喘不可忽視的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免疫力低下及哮喘高危人群應積極防控基礎病並加強運動鍛煉以增強抵抗力,降低「上感」的發病風險。

4 適時調整用藥:臨床發現,清晨4 ~ 6 時是哮喘的高發時段。其原因除與晨起居室空氣中灰塵、蟎蟲濃度較高有關外。凌晨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腎上腺素敏感性增高等因素也是此時段哮喘高發的重要原因。建議凌晨哮喘頻發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和用藥時間,以使藥效覆蓋高危時段。

目前哮喘治療藥物無外乎長效和短效的支氣管舒張劑、吸入激素、茶鹼類、白三烯受體調節劑、抗過敏葯等幾類,但要讓每個患者都達到有效控制哮喘,則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用藥組合、用藥劑量,並在不同的病程階段適時調整。因此,哮喘患者應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遵醫囑接受規範化、個性化的治療,才是有效根治哮喘預防複發的根本途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