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師績效考核的現狀,老師的“枷鎖”,壓著老師喘不過氣

教師績效考核的現狀,老師的“枷鎖”,壓著老師喘不過氣

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主要的壓力來自於升學率、優秀率、甚至是本科率。但是績效考核對於高校的教師來說有更大的存在價值。教師的績效評價應當體現教育本位,考核不是無病呻吟而應該是保障教師工資的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個高校教師管理制度的方式也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師資力量更能體現出一所大學的辦學水準。

當今對於高校教師的考核很多時候科研課題都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在科研項目論文數目的壓力下很多心態從容的老師也被壓的喘不過氣來。為了達到目的以次充好濫竽充數的論文和課題應運而生。

很多教師反映幾年一次的考核讓他們應接不暇,甚至為了能過關買論文剽竊課題的也是比比皆是。而一些高校又以科研為主要的績效考核內容使很多教師疲於應付而忽略了對一線教育的關心。這是否和教書育人、教育本位有所偏差?

事實上沒有人對績效考核存在疑問,績效評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但是科研是否就能代表一個教師的真是能力?科研評價的標準又是什麽?是期刊的發表還是還是論文的價值性?目前教師對於績效考核存在的怨言並不是考核本身,而是對於考核的內容是否真的能體現一個教師的價值?美國學者在構建評價體制的時候更注重的是教師的人際溝通學生的上課感受甚至將學生的情感與家長溝通納入到考核的內容上來。這正是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教育本位的特點。

一般來說績效考核的意義應該是一下幾個方面:第一確定收入的分配;第二區分出能從事中長期有價值成果的研究人員,提升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質量;第三讓教師能夠周期性的主動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科並能夠主動的進行深入研究。因此有效的構建符合教育思想的績效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全方位的體現出自然情況、部門評價、教學實際情況、科研成果甚至將學生的意見納入到考核當中全方位的對教師做出評價而不是單用科研一刀切。正如教育大會所強調的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用人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要摘掉唯分數、唯論文的評價帽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