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暑期檔票房豐收背後:近7成電影都是炮灰

杭州院線經理用“沒有驚喜”、“缺少黑馬”來形容整個暑期檔,加上撤檔改檔亂象突出,67%的電影票房在千萬以下,暑期檔依舊有不少問題。

 

2018年暑期檔已收官,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綜合票房約174億,去年是163億,漲幅約為6.74%。

2016年暑期檔爛片如雲,2017年《戰狼2》一枝獨秀,今年暑期檔雖然票房增幅不高,但卻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過億單片超過24部,還有5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在類型和內容上,也比前幾年豐富不少。

但在一片讚美聲中,錢報記者近日採訪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杭州院線經理用“沒有驚喜”、“缺少黑馬”來形容整個暑期檔,加上撤檔改檔亂象突出,67%的電影票房在千萬以下,暑期檔依舊有不少問題。

撤檔、改檔影片超過20部

今年堪稱史上最亂暑期檔,撤檔、改檔影片超過20部。

最早是郭敬明的《爵跡2》宣布退出暑期檔,隨後《昨日青空》《墨多多謎境冒險》《如影隨心》《大轟炸》全部撤檔。

而《阿修羅》則是上映三天后因票房不佳臨時撤檔,片方表示將重新製作再度上映,但大家卻並不看好。因為從先例看,幾部首輪上映後撤檔的片子,最後都消失得悄無聲息。

撤檔是一類,隨意改檔的片子就更多了。《神奇馬戲團》《風語咒》《反貪風暴3》《大師兄》《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等,都或提前或延後上映。

遇到這樣的情況,最頭痛的,就是影院經理了。

杭州一家影院經理告訴錢報記者,撤檔、改檔中還有一類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影片的場次已經開了預售,票早就賣出去了。影片臨時撤改檔,我們需要退票善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非常影響觀眾對影院的信任度的。”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片子撤檔改檔?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還是對片子的品質沒有信心,生怕在群雄逐鹿的暑期檔裡變成炮灰,說到底暑期檔的這種亂象最後還是要歸咎到內容問題上來。

近7成電影都是炮灰

院線經理們浸淫電影多年,眼睛很毒,片子的賣相好不好,一眼就看出來了。

今年暑期檔票房前五分別是《我不是藥神》(30.98億)、《西虹市首富》(25.2億)、《侏羅紀世界2》(16.96億)、《一出好戲》(13.23億)、《巨齒鯊》(10.28億)。

這幾部片子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其實大多在他們的預料之中。早在今年5月,院線經理看片之後,就預測《我不是藥神》將成為暑期檔票房冠軍。

“不過,整個暑期檔還是缺少像去年《大聖歸來》那樣的黑馬。什麽是黑馬?就是小成本電影,品質好、口碑好,最終逆襲成為爆款的那種。”一位院線經理們告訴錢報記者。

那彭昱暢、張子楓主演的《快把我哥帶走》(以下簡稱《快哥》)是否算得上黑馬呢?

他說,《快哥》確實不錯,從精心的劇作,到情感氛圍的烘托,以及二孩話題的現實意義等幾方面來講,都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只是體量偏小,上映20天票房近3.5億,只能說“小黑馬”。要是暑期檔多幾匹“小黑馬”,也是好事,可惜只有這一部。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上映的影片多達134部,但只有43部票房超過了一千萬。也就是說,有91部電影票房不足千萬,佔比近68%。這些電影雖擠進了熱門暑期檔,卻沒有產出口碑和票房,最後淪為暑期檔的炮灰。

大導演、大IP沒有大收益

今年暑期檔還有一個現象比較突出,新導演的現實題材電影大賣,比如,票房冠軍《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的導演處女作,位列票房第五的《一出好戲》也是黃渤導演處女作。

兩片都以關注社會現實,挖掘人性,使得電影具有現實意義和思想深度,不僅在票房上獲得了成功,同時收獲了好口碑。

之前備受期待的薑文和徐克兩位電影大導的作品,反響卻一般。

薑文四年磨一劍的《邪不壓正》,豆瓣評分7.2分,票房5.83億。薑文自言已經在個人表達和大眾接受度上進行了妥協,但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依舊沒有完美統一。

而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豆瓣評分6.4分,票房6.06億。該片的審美和主題過時,即使在特效上動足腦筋,也沒能吸引更多觀眾。

而今年暑期檔最失敗的,莫過於《愛情公寓》,這部號稱“十年重聚”的大IP電影,創出爛片“新境界”,以“掛羊頭賣狗肉”的欺詐形式,讓觀眾和影院十分氣憤。

“《愛情公寓》這麽好的一個IP,只要能做到同名電視劇的水準,10個億肯定沒問題。結果硬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杭州一家影院經理感歎。

無獨有偶,《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也是一個有20年情結的IP,結果豆瓣評分3.6分。

-END-

來自錢江晚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