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月零花錢三千,吃不起大學超市一碗面

繼上個月中小學小賣部被官方宣傳出校,惹得不少天真無邪的中小學生費勁畢生語文功底,泣書挽留後,這幾天,關於#大學超市#的話題也上了熱搜。

但這次話題表達的思想感情,卻發生了180度大轉變。

事情要從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的天平超市說起。近日,知乎上有曝出該超市存在商品價格過高、收銀不掃碼、商品質量低劣、服務態度差的問題。經協商調整後,許多商品僅降價一毛錢,並且刷卡時還出現價格反而還多了一塊錢的現象。

後來經學校核查,發現天平超市存在違反不合理的經營行為,其已被要求停業整頓。

為此苦惱的,不僅是東大的同學。在這一話題下面,有不少其他高校的小夥伴也跑來哭訴:

學校的超市,哪有什麽物美價廉,分明就是打著方便旗號的高消費地攤啊。

學校超市,掏空了我的錢包

同樣在本月初,網曝鄭州一所高校也存在超市物價撲朔迷離的現象。

有同學吐槽,“一個蘋果6元,一個水蜜桃7元”,“辣條都買不起”,“買水果甚至不如自己種水果”……還有的商品漲價漲得離譜,兩周內買同一個東西,價格就實現了三連升,付款金額妥妥翻了一倍多。

上個大學,高物價的學校超市估計能不遺余力地幫你把零食癮給戒掉。

價格讓人肉疼,質量也讓人憂心。壞掉的水果、劣質的清潔用品……一不留神就可能多花錢又掉進了大坑。

然而據該校學生稱,學校僅有那一家超市。腿腳勤快一點的同學,會去隔壁學校的超市購物,不然,就只能接受本校附帶“壟斷稅”的價格。

一家超市獨佔一校的戲碼不是第一次上演了。澎湃新聞4月就有報導稱,中國民航大學學生爆料該校也只有一家超市,該商家擠走其它超市後“壟斷”且定價高。

不僅如此,有學生反映該超市還存在商品標價與結账價格不一致的現象。本以為運氣好賺到了,付款後才發現入了坑。

正常價都是奢望,還想享受促售價?同學你清醒一點吧。

偌大校園隻開一家店、抬高價格、隨性漲價、欺騙式促銷,不難就把象牙塔裡的大學生們搞得暈頭轉向。

對於一些在位置較為偏僻、周邊就讀的學生來說,校園裡的生活服務場所、設施是他們的日常剛需,商家想從中做些“小動作”,學生也奈何不了它們。

更有甚者,據央視網報導,海南一高校有同學爆料該校禁止外賣進入,還把小賣部、商業街都關了。而學校食堂的飯菜,不僅難吃,還多次吃出蟲子。

一面想從應當提供的服務中省錢,一面又想往學生身上撈錢,一所大學如果變成這樣,還算是在積極努力地務正業嗎?

超市和食堂,收費亂象重災區

在坊間各種關於校園超市、食堂等的傳說裡,這些地方向來是校領導遠近親戚的專屬聚集地。

這樣的說法或許過於絕對,但校方與商家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關係,確實是有事實依據的。

早在2016年,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衡山縣9所中學的13位校領導相繼被查出與校園超市有非法利益關係。按理來說,超市進入學校經營需經過招投標的流程,上述超市卻越過了這一環節,直接被安置在校園。

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被揪出的人只是冰山一角。當然,這也是全國中小學、大學超市腐敗的冰山一角。

食堂的情況也與之類似。現今不少校園食堂是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向外交由私人進行經營,在某種程度上,外包的方式為學校減輕了不少後勤壓力。

但承包商自然以利益為重,原本應當遵循公益性、非盈利的食堂逐漸成了一種“壟斷”,淪為牟利的工具,反映在現實中,便是飯菜價格上漲、質量卻一言難盡。

食堂數量夠不夠、飯菜好不好吃可以繼續改進,但飲食衛生狀況堪憂的現象,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河北一高校曾被曝食堂員工用腳清理餐盤、江西有高校被查出後廚環境差切菜板上粘著大量汙垢、有的食堂強製充值校園卡消費……這樣的食堂,校領導都不敢吃吧。

還有一部分食堂由學校後勤集團統一管理,期間也不乏發生撈油水的情況。有統計顯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有關校領導貪腐的判決書中,逾4成涉食堂腐敗。

今年初,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健康衛生委員會等部門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從4月1日起,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

在食堂管理方面,要求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不得對外承包或者委託經營。

從高校超市、食堂的種種亂象看來,儘管歲數已經成年、更能辨別是非,手中零花錢也更多了,大學生在校消費時所需要的保護,可不比中小學生要少啊。

亂收費的水,到底有多深

不稍加心眼去探一探究竟,你不會發現如今大學校園收費的水有多深。

比如,課程改革可以是加收費用的理由。

武漢、濟南兩地有高校學生就遇到過開學前已繳納整學年的學費、學分學費及相關費用,學校卻臨時通知需再次補交“學分費用”的情況。

宿舍“升級”,費用自然能水漲船高。

在秦皇島一高校,學生宿舍外包後,你還可能會遇到“增值服務費”,七七八八的費用加起來,兩人間費用超5000元,住宿費基本比肩學費。

搬到新校區、洗澡間啟用了新設備,收費也會有“新標準”。

陝西一高校有同學反映,同樣是往校園卡充值100元,以前在老校區能用一學期,現在新校區只能用一個月,“洗澡23分鐘花了13塊錢”、“水量還無法調節”,省錢黨不得不專門跑回老校區洗澡。

學校要求考取證書,再掛上一個“沒有證書不得畢業”的規定,也能強製讓學生上交報名費。

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河北一高校還搞出了跨學年收學費住宿費的操作,校方鼓勵學生預交學費,交得越多,省得越多,優惠力度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

乍一聽,還以為哪個商場在做什麽揮淚大促銷、跳樓大拋售呢。

在抱怨學校收錢離譜的聲音中,更有不少吐槽學校設施差、服務差的哭訴——動輒斷網斷電、冬天沒熱水、夏天沒空調、外面下大雨宿舍下小雨……

看來,費勁心思收了這麽多費之後,這些學校到底把錢花在哪兒了,又是另一個千古難題了。

【歡迎留言討論】

你被學校超市坑過麽?

作者 | 軒睿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明

* 未標注來源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