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億寵物經濟背後:有人悶聲發大財 有人說一切很難

  千億寵物經濟背後:有人悶聲發大財,有人說一切都很難

  每經記者 張虹蕾 實習記者 李詩琪    實習編輯 魏官紅    

  深夜回家,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熱一口飯,卻先看看小狗的狗糧夠不夠吃;出差幾天,最擔心的莫過於家裡貓咪過得好不好……這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些縮影,卻也是國內寵物經濟開始火熱的印證。

  事實上,當下國內的寵物經濟產業鏈條已經覆蓋了上遊的寵物繁殖銷售、寵物食品用品生產加工,以及下遊的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寄養、寵物培訓、寵物保險等相關產品服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涉及這些領域的企業不僅有A股上市的佩蒂股份中寵股份,還包括以瑞鵬股份、路斯股份等代表的囊括眾多細分領域的新三板公司。

  從機構的預測數據和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的寵物市場正被資本寄予厚望。但在多位從業者看來,很多領域似乎又是“一條太難的路”,即便前景廣闊,但仍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著與成熟市場對接的強烈碰撞,因此光鮮背後還有著掙扎。

  記者注意到,在品牌缺失、產業低端化、電商以流量為導向導致利潤偏低的背景下,國內寵物經濟這把火似乎燒的並不如想象般旺盛。不過,更多從業者依舊寄希望於這片藍海的潛力,“痛並堅持”著。

  千億市場規模分化大

  “市場上對寵物行業的關注似乎並不多,但其實這是一個悶聲發大財的產業。”在和一位在大型寵物公司供職的市場部人員攀談時,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出上述感歎。

  這樣的感歎背後是千億的市場規模。狗民網聯合多機構發布的《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340億元,其中寵物食品、寵物醫療成為行業中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

  巨大的市場太空除了讓一些企業走上了新三板和上市的步伐,也有很多新興品牌在這個賽道上躍躍欲試,但似乎不同於表面的光鮮,留給這個市場的難題似乎頗多。

  此前,PIDAN(寵物用品品牌)旗下自主研發的一款貓砂盆“雪屋”,成為國內第一個獲紅點設計獎的貓咪單品。不過,雖然榮獲了國際獎項,但PIDAN創始人馬文飛依然在7月中旬的一個午後感歎稱“我不是特別近人情的人,因為選擇了太難的路”。

  馬文飛以自己的經歷舉例,當設計出很多寵物用品,卻因為供應鏈的水準參差不齊,無法還原設計稿或者產品良率太低,而踩了一個個的“坑”。

  不同於馬文飛源於生產模式的困擾,一位寵物服裝類品牌負責人介紹稱,目前在做寵物服飾的過程中,面臨一上線就被仿製的情況,仿製者會把衣服的價格壓得很低,影響原創者的利潤,這讓她覺得很“頭疼”。

  而九鼎投資的一位寵物行業投資人的關注點則在品牌化方面,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目前看了國內寵物賽道上的很多企業,但就連頭部資源也大部分在做代工,這種情況讓他覺得有些失望。根據記者的梳理,當前A股上有關寵物市場僅有的兩家上市公司為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其為國外品牌代工的營收均佔公司總營收的70%以上,自主品牌的生產和推廣成為公司難以突破的瓶頸。

  實質上,業界的焦慮在於寵物行業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低的發展品質。在消費更新背景下,“鏟屎官”寧可節省自己的開 銷,也願意為寵物購買昂貴的主糧或零食。《2016中國消費者報告》提到國內半數的“鏟屎官”每月花在寵物身上的費用在100元~500元之間,而花費500元以上的“鏟屎官”佔比40%以上。

  儘管我國寵物行業發展速度迅猛,但有寵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企業主銷中低端市場,而絕大部分份額,特別是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佔據。

  “並不是說中國企業做不了高端的定位,或者說可以不去做,而是說國內寵物市場形成過程中,產品定位是偏低端的”。厚生投資創始合夥人張天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寵物行業大部分企業的出發點源於滿足寵物基本的糧食需求,沒有在初始狀態形成精準高品質的定位,在這樣的背景下的確有明顯的業務發展挑戰。

  以上問題的根源或許是中國寵物經濟當前所處的初始階段。張天笠稱,目前來說,這個行業在國內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偏早期,但中國消費者對於全球化對接的步伐卻很快。因此從市場發展來講,中國市場的平穩發展期會變得比較短。

  寵物用品垂直電商夾縫求生

  頗具趣味的是,儘管傳統寵物行業發展還屬初級,但我國的寵物電商卻呈現異軍突起的態勢。數據顯示,寵物電商現已成為我國寵物商品消費最主要的管道,而線上管道佔據的市場份額也遠遠超過寵物經濟較為成熟的歐美國家。

  根據《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統計,在當前我國寵物商品的購買管道中,線上管道佔據了73.6%的份額。而國外市場調研公司Packaged Facts的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美國寵物用品網上銷售額僅佔整體寵物用品零售額的9%。

  狗民網CEO賈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國內外的互聯網環境區別較大,商業邏輯也就有很大的區分。歐美的寵物市場已有一百年的歷史,在其發展過程中,市場中誕生了PETSMART和PETCO這樣的專業寵物商品線下門市,大量銷售也集中於此。對比來看,中國整個行業發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伴隨著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電商的發展。

  可即便電商發展迅速並佔據了主要銷售管道,受製於國內整體寵物市場特別是寵物商品行業的諸多發展問題,頭部電商和頭部品牌相捆綁、平台整體利潤率低成為了寵物電商平台的“心頭痛”。

  根據馳銳傳媒對寵物商品線上銷售的統計數據,當前寵物電商平台中,頭部電商霸佔了主要流量。其中,阿里和京東整體佔據了超過95%的線上交易份額,垂直電商難以與其相提並論。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或許是各類電商平台很難產生獨特的定位。善於為寵物產品經銷商和品牌方定製行銷策劃的馳銳傳媒CEO薑濱濱分析道,垂直的寵物電商平台大部分由社交平台轉化而來,因此其通常具備社交和電商兩個屬性,中間很難做到良好的轉化。另一方面,綜合類的電商平台對於寵物市場也更重視,阿里和京東都已將寵物調整成了一級類目。

  除此之外,隨著電商成為國內寵物市場最主流的銷售管道,各品牌、廠家紛紛在電商展開直營形式的銷售。商家們為了爭搶銷量,各線上店鋪展開劇烈的低價爭奪戰。伴隨著電商平台對流量的吸引而經常展開的促銷、打折活動,使得寵物電商及品牌商的利潤被壓低到少之又少。

  薑濱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整個行業都是生產型思維和銷售型思維,缺少品牌建設,廠家更多看重的是銷量。低價、促銷本來應該是短期行為,但在對銷量的追捧下,變成了經常性的銷售手段。這樣下來瓶頸就會產生,電商和品牌商相互捆綁,變得都不賺錢,只有低價保量才能佔住“坑位”。

  根據馳銳傳媒的統計,當下傳統寵物品牌電商淨利率僅為4%,經銷商年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的不超過10家。

  但即便如此,寵物市場特別是電商平台的大蛋糕依舊吸引著這些商家繼續奔波。“大家都在痛並堅持著,行業內的獨角獸仍然沒有出現,或許群雄逐鹿就是當下寵物電商的競爭狀態。”薑濱濱如是說道。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