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親放任15歲女兒輟學打工被刑拘,網友:乾得漂亮

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為孩子提供的基礎教育,家庭再怎麽貧困,也不應當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雲南西盟,15歲的葉某剛上初一就輟學前往深圳打工。當地政府多次找到葉某父親,令其勸女兒返校就學,葉某父親以外出打工為由拒不履行義務。

在得知父親因為自己被拘留後,葉某主動重返校園,認為自己應該好好讀書。

家庭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些父母的想法真的很摸不透。有因為孩子“笨”上完初中或者沒上完就被轉學去技校的;有因為是女孩,覺得“讀書無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還不如早點賺錢嫁人;更多的父母還是苦口婆心的規勸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學,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孩子內心的疑惑很大,沒有人能訴說,也沒有人能解答。

社會普遍認為孩子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的花朵,不應該過早的接觸風吹雨打,因為成年人真正知道社會上不僅僅有陽光,還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少年人心智不成熟,遇事會產生各種各樣“幼稚”的情緒,給自己招致麻煩,讓自己陷入窘境,還固執的相信自己可以解決,這是好事,是少年人的特質,用小說體來說這就是青春。然而,最不應該經歷就是苦難,15、6歲的年紀,以痛為夢,以傷為榮,整日裡憂憂鬱鬱,這是小說或者影視劇作中我們動容的點,因為我們覺得那像我們。

但其實,那並不是全部的我們。有些人把傷口扒開給別人看,是喜歡那種撕心裂肺的刺激,就像我們一遍遍揭掉嘴唇上的皮,一次次晃動自己搖搖欲墜的牙,痛並快樂著,就會有激勵自己的勇氣,讓自己時刻銘記刻骨銘心的痛。這仿佛成了成長和創作的必要條件,然而,霉霉在採訪中卻推翻了這一觀點,擁有快樂和靈感更刺激

人的一生按80年來算,前20年,也就是前四分之一我們都在校園中度過,在校園中學習知識,有的人甚至佔比更大。有些人覺得這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20年可以成為一個領域頂尖的專家,年輕力壯的20年也會比年老色衰的20年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價值。

反駁。咱們來想象一下,在圖紙、材料、技術和工作人員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要求一個月完工,另一個要求三個月完工,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呢?兩棟房子首先在外觀上的差別可能不是很大,但居住年限卻可能大不相同。要求一個月完工的那棟房子在質量上會更粗糙,對於細枝末節的關注度不夠,有可能水泥還沒晾乾就被新的磚瓦覆蓋了,對蓋房子的人和住房子的人都不安全。另一棟要求三個月完工的房子,工作人員在使用鋼筋水泥的時候會更加注意細節,比如鋼筋的長短和邊緣,水泥混合的細膩程度,甚至磚縫、牆縫都被無痕的遮蓋了,這就是所謂的“慢工出細活”,所以,急不得。

孩子也一樣,“拔苗助長”要不得。心智尚未成熟,三觀尚未構建完成的時候,孩子們羨慕的是社會上的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忽視的是自己的青春年華和學習的能力。目前的教育制度還是比較適合我國陽光而內斂的這群孩子們的,他們會跟隨知識的腳步,從一張白紙到寫滿國學文法、理化公式,從“封閉式”學校到開放式社會,循序漸進,有理有據。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家庭和國家對於學生的課外延伸應該更加注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如何讓學生因為對書本上的某篇課文感興趣進而對這篇課文描繪的景致、對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對這個作者的其他著作感興趣,如何讓學生因為推斷出某個問題進而對某位學者研究的領域和這位學者這個人感興趣,所有課程同理,家長們和教師們任重而道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