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順豐2018年營收909億,開拓快運等新業務致營業成本增三成

3月15日晚,順豐控股(002352)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18年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增幅達27.60%;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上年下降4.57%;2018年實現快遞件量達到38.69億票,同比增長26.77%,佔全國快遞行業市場份額7.63%,同比2017年上升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春節前業務高峰帶來票件量的增長及單票收入的上升(24.85元),2019年1月順豐單月營收首度突破百億。

順豐2018年報主要財務指標

南都記者梳理歷年財務數據注意到,在韻達、申通、中通等“通達系”快遞企業2018年營收、淨利潤均實現了同比雙位數增速的同期,順豐的淨利潤增速近兩年來出現同比下降,2018年第三季度,該指標降幅曾達到54.84%。

對此,順豐方面表示,2018年除了增長的運輸、人工成本,以及加大對快運、醫藥冷鏈、同城、國際四大新業務的開拓性投入,加上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營業成本同比增幅(31.17%)略高於營收同比增幅,“但均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前瞻性投入,有利於公司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的利潤水準。”

快運、冷鏈等新業務增速,將成立同城公司獨立運作

在經過2017年快遞行業整合期之後,快遞行業整體增速有放緩,但仍維持了較高水準。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8%。

在此基礎上,順豐速運物流收入896.77億元,同比增長27.01%,高於快遞行業整體收入增長水準;直營體系服務帶來了高於同行的品牌溢價,2016~2018年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遠高於行業12~14元的平均水準。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傳統業務(時效和經濟板塊)依然是帶動營收的主力軍,2018實現營收737.54億元,同比增長19.92%,佔總收入的81.10%,不過,較2017年的86.29%下滑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以快運、冷鏈等為代表的新業務收入達171.8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5.93%,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繼續由上年的13.71%上升至18.90%。其中,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業務(不含稅)、國際業務同比增幅分別達83.6%、84.8%、172.2%、28.6%。南都記者將其與2016年、2017年財務數據相關指標對比注意到,近三年國際業務同比增幅呈現放緩趨勢,快運(重貨)業務增速不斷提高;而相對2017年,冷鏈、經濟業務營收增速不斷上升,同城、時效業務增速放緩。

圍繞上述新業務,2018年順豐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布局。2018年3月,順豐收購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業務,建立“順心捷達”快運業務獨立品牌(加盟製),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與順豐快運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形成互補;2018年8月,順豐與全球冷鏈供應鏈巨頭美國夏暉集團成立新夏暉,截至報告期末物流網絡覆蓋中國大陸及港澳28個省市自治區;立足中高端市場的同城業務已覆蓋全國275城,據年報披露,2019年順豐同城將依托順豐生態系統,成立同城公司獨立化運作,逐步引入戰略合作和投資方,打造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對客戶進行新零售賦能。

國際業務方面,順豐2018年宣布整合國際物流三巨頭之一DHL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而與UPS合作開發的產品上線以來,收入增長超過56%。據透露,未來除了國際業務合作,順豐還可借鑒利用UPS在航空樞紐方面的運營經驗,提升鄂州超級樞紐建成投產後的運營水準。目前順豐鄂州機場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等相關部門批複。

科技投入27.23億元,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步伐加快

順豐2018年報研發投入情況

除了新業務,定位於科技物流平台的順豐在2018年繼續於科技研發方面加大投入。財報顯示,2018年,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達27.23億元,同比增加69.82%,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同比增長128.64%,研發人員為5139人(含外包),同比增幅83.54%,分別相當於2016年、2017年的2.5倍、1.8倍。

順豐官方介紹稱,“2018年,順豐控股繼續加大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精準地圖服務平台、無人化及自動化操作等方面的研發投入資源,並逐步落地,為日常運營的降本增效提供助力。”據透露,順豐正在打造國內首個智慧包裝平台,有利於加速快遞物流行業包裝類別的統一和標準化進程,提升行業包材生產加工效率,減少過度包裝產生的資源浪費。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從快遞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的過程中,2018年下半年以來,順豐加速運力資源擴張以及供應鏈優勢資產收購動作、降低學習成本,“當前所處階段可類比為 FedEx(美國聯邦快遞)的第三次騰飛階段(以收購方式布局貨代、零擔等行業),而由於中美快遞行業競爭格局的差異,順豐並購的步伐明顯快於FedEx,相應地,這也對公司管理與運營水準提出更高要求,整合效果仍需觀察”,“長期而言,鄂州機場 2021年投入運營將成為公司降本提效的關鍵節點。”

順豐方面在財報中提到,為有效支撐各項戰略性投資、新業務投入需要,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由2017年底的46.23%上升至2018年底的48.45%,但仍保持較低負債水準,財務狀況穩健。而全球著名的直營快遞企業如德國郵政DHL、FedEx、UPS等資產負債率均在70%左右。

兩位高管辭職,招商局集團高管被提名

在發布2018年報的同期50條公告中,順豐官方宣布了部分高管的變動情況。

據介紹,順豐控股董事會於近日收到高級管理人員羅世禮、梁翔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羅世禮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仍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及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公司將聘請羅世禮為首席顧問,在公司科技戰略發展規劃等重大決策方面為公司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專業建議。

梁翔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後,公司將聘請梁翔為特別顧問,在公司資本運作、市值管理等重大決策方面為公司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專業建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羅世禮、梁翔未持有公司股份。

同時,公司董事會同意提名鄧偉棟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依據官方披露的信息,鄧偉棟2009~2011年任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企劃與商務部總經理;2011~2015年任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5年至今任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資本運營部部長,截至目前,鄧偉棟不持有公司股份。

此前,順豐方面曾在3月7日宣布,因個人工作調整原因,由公司股東深圳市招廣投資有限公司提名的董事張銳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采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