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順豐控股速運毛利率5年首降 王衛財富縮水985億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沈右榮

曾經佔有民營快遞市場半壁江山的順豐控股(002352.SZ)正處在擴張與轉型的陣痛之中。

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下同)30.28億元,同比下降16.87%。同期,公司核心業務速運物流毛利率下降了2.27個百分點,這也是2013年以來首次下降。

盈利能力下滑源於投資、費用等增加。今年前9個月,銷售費用14.46億元,超出去年全年近億元。同時,研發費用7.69億元。

費用增長是順豐控股積極拓展冷鏈、重貨等新業務的直接反應。此外,公司斥資55億元收購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華供應鏈業務,試圖從從傳統快遞企業轉型為供應鏈解決方案公司。不過,市場似乎不買账。去年以來,順豐控股的股價持續下跌,市值蒸發了1616億元。公司實控人王衛的財富也隨之縮水了985億元。

備受關注的是,新業務未到收獲期,貢獻99%營業收入的速運物流正面臨著巨大挑戰。除了通達系奮起直追外,天貓、菜鳥、京東及中國郵政等競相亮劍,耗巨資轉型擴張的王衛,將如何出招?

上周,針對公司轉型、股價下跌等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順豐控股發去了採訪函,截至本報截稿時止,未收到具體回復。

淨利滑坡市值蒸發1616億

快遞龍頭順豐控股似已進入經營業績調整期。

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3.68億元,同比增長31.19%,淨利潤30.28億元,同比下降16.87%。具體分季度看,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速總體平穩,但淨利潤卻步步下降。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9.95億元,同比增幅為28.58%,二季度為12.39億元,增幅為11.62%,三季度為7.94億元,同比下降54.84%。

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看,增幅持續下滑。2017年的增幅為40.08%,今年一季度為19.89%,上半年為16.53%,前9個月為6.49%。

順豐控股預告,今年前年,淨利潤變動區間為43.6億元至52.6億元,變動幅度為-8.61%至10.2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變動幅度為-8.17%至 10.73%。由此可見,今年全年,淨利潤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值得關注的是,預告的業績能否實現也存在不確定性,因為順豐控股的營業收入月增速在放緩。

12月19日,順豐控股發布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11月,公司營業收入90.30億元,同比增18.54%,業務量為3.90億票,同比增14.04%,單票收入23.15元,同比增3.95%。而7月至10月,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0.04億元、71.43億元、81.56億元、72.9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9.63%、27.58%、24.94%、21.06%。同期,公司業務量分別為3.01億票、3.09億票、3.35億票、3.01億票,同比增幅分別為27.54%、27.69%、24.54%、18.04%。營業收入和業務量增速持續下降。

營業收入增速放緩、淨利潤變臉帶動其股價大幅下跌。

2016年,順豐控股以433億元的天價完成了借殼鼎泰新材。2017年3月1日,公司股價最高攀至73.48元,市值達3075億元。今年以來,股價持續下跌,至12月21日,股價最低觸及32元,最終收報33元,市值為1458億元。以此計算,一年零9個月時間,股價累計跌幅達55.09%,市值蒸發了1616億元。

作為順豐控股的實控人王衛,集董事長、總經理於一身,其間接持有公司61.16%股權。截至上周五,其個人持股市值為891億元,較巔峰時刻整整縮水了985億元。

百億擴張投資收益銳減8億

順豐控股淨利潤負增長與其投資增加、費用增長密切相關,而這些投資何時能轉化為效益尚是未知數。

今年以來,順豐控股開啟了擴張模式,深度布局供應鏈、同城、冷運、重貨等領域。今年3月,公司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建立獨立品牌順心捷達,發力重貨快運業務。4月,參與了美國流服務平台Flexport新一輪的融資,加碼國際業務。8月與美國夏暉集團一起成立了新夏暉,順豐控股為控股股東,加碼冷鏈業務。

最為受關注的投資是今年10月26日的並購,順豐控股豪擲55億元收購敦豪供應鏈及敦豪物流各100%股權,標的系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華供應鏈業務,這單收購還整合了中國內地、澳門和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對於豪買模式,順豐解釋稱,順豐處在戰略轉型時期,希望成為科技驅動行業。因此,公司將會從傳統快遞企業轉型為供應鏈解決方案公司,而讓順豐在短時間內獲得國際領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整合公司是最便捷途徑。

今年前9個月,公司投資現金流流出424.18億元,流入288.54億元,淨流出135.6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24.25億元的淨流出。

大肆擴張轉型也讓順豐不可避免地承受著陣痛。目前來看,冷鏈、重貨等新業務尚未到收獲期,且需要投入,這也就是順豐控股淨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

從財務數據看,今年前9個月,頻頻投資的順豐控股獲取的投資投資急劇減少。其投資收益為2.60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0.98億元,減少了8.38億元。

此外,公司的銷售費用大幅飆升。今年前9個月,公司實現653.68億元銷售收入產生的銷售費用達14.46億元,而去年全年,銷售收入為710.94億元,銷售費用為13.5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收入增長了31.19%,銷售費用增長了46.84%,遠高於銷售收入增速。

銷售費用大幅增長直接拉低了毛利率。今年前9個月,公司綜合毛利率為18.41%,較去年同期的20.51%下降了2.1個百分點。而作為公司核心業務速運物流業務,其同期毛利率從21.12%下降至18.85%,下降了2.2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受研發費用同比增加1.43億元及系統優化、人才引進等影響,公司的管理費用同比也增加了4.6億元,增幅為29.10%。

股東減持同業圍剿突圍臨考

從一個6人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佔民營快遞半壁江山的巨無霸,王衛帶領順豐締造了傳奇。但在如今的轉型過程中,市值蒸發超1600億元,王衛能否繼續帶領順豐走向大物流,有待時間驗證。

順豐正面臨著同業圍剿。近年來,通達系(申通、中通、圓通及韻達)紛紛躋身A股市場,齊齊加入追剿順豐的行動中,相繼宣布進軍中高端快遞市場。新物流巨頭菜鳥、京東也在持續發力。此外,中國郵政也在做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EMS和郵政合二為一,其競爭力不容小覷。

當然,對順豐威脅最大的或許是京東。

上周,一快遞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去年以前,擁有空運能力的順豐幾乎霸佔了冷鏈物流90%以上的市場份額,最典型的莫過於陽澄湖大閘蟹。而今年,順豐壟斷優勢已被打破,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爭相搶食陽澄湖大閘蟹蛋糕。京東物流還宣布“300個城市48小時配送到家,150個城市24小時到家,上海蘇州等最快6小時到家”,其承諾若因京東物流問題導致死蟹,最快將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理賠。

公開資訊顯示,京東已試點無人機鏈接生鮮物流“最後一公里”,這使得京東冷鏈物流競爭力大幅提升。

京東冷鏈物流競爭力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京東在冷鏈物流領域對順豐的狙擊。去年6月,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曾放言,未來的物流巨頭只有京東和順豐。僅過一年,劉強東又改口稱只有京東物流才是覆蓋全國物流體系的,沒有第二家。

其實,不只是冷鏈物流領域,在個人快遞業務領域,京東也相繼推出了同城即日、特惠送等,團隊為自己組建,以此狙擊順豐。

王衛能否帶領順豐成功突圍尚不可知,而目前,股東還將大幅減持,這將對順豐股價形成挑戰。

今年4月23日,順豐控股披露減持計劃,參與定增進入的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順達豐潤、順信豐合等4名股東擬減持不超過7.53%股份,減持價不低於45元/股。以此計算,4股東合計將套現149億元。截至目前,因股價跌至45元以下,4股東隻完成少量減持。此外公司監事劉冀魯也完成了部分減持。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截至目前,4名股東及劉冀魯已經合計減持套現了33.40億元,其中劉冀魯套現4.70億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