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日茶不離手,小心腎結石找上你!

門診來了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性患者,主訴是這兩天尿尿都是紅色的,同時有左腰痛與左下腹痛的癥狀,再進一步詢問她是否有排尿疼痛、尿頻、或最近腰部被撞擊到等其他病史之後,考慮最可能的兇手是尿路結石。

進一步安排驗尿、腹部X光等檢查,果然在X光片的左下腹區域看到一個小白點,即結石;腎臟超聲檢查,還發現左腎有腎盂擴張、積水的情形。告知這位男性看到腎結石時,他的反應是「怎麼又來了?之前才剛打過結石!」,順口多問幾句他平時的飲食習慣,他說每天茶葉水不離手;叮囑改茶葉水為多喝白開水水,並預約回診追蹤結石排掉情況。

長了腎結石,會有什麼癥狀?

腎結石,更廣義的說法是尿路結石,常見於中年(40歲以上),男性患病的機率比女性高,是女性的 1.73 倍,肥胖者(BMI值超過30)也較容易有腎結石生成。

其實,在腎臟有結石生成時,若石頭乖乖的靜靜待在原地不動,通常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癥狀,許多人都是在體檢時做超聲檢查意外發現的。

但若這顆石頭意外地從腎盂滾至和腎臟相連的輸尿管,在這個小石頭滾動的過程當中,就會帶來劇烈的腰痛、有時甚至會合併下腹痛、肉眼可見的血尿、腹脹、噁心、想吐等癥狀。

偶爾可見到病人的兩側都有腎結石,且同時滾下來,塞住兩側的輸尿管,甚至會出現無尿等急性腎損傷的癥狀,所幸,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不是很常發生。

腎結石要怎麼處理呢?

通常告訴病人腎結石,下一句話基本是這樣的「那該怎麼辦?要碎石嗎?」

若腎結石的大小在 0.6公分以下,多喝水是有機會自行排出的,尚不需要碎石。

若腎結石的體積太大,可以先利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把一顆大石頭打成好多顆小碎石,以利排出;有時若結石長滿多個腎盞,則需要開刀取石。

另一種情況則是小結石從腎臟掉至輸尿管後,卡在輸尿管的某一段,以致腎臟新製造出來的尿液無法繼續往下排至膀胱,這些尿液往後回堵,造成該側腎臟積水、與輸尿管積水,若服用讓輸尿管擴張的藥物同時配合多喝水,依舊無法讓這顆小結石掉下來的話,就須輸尿管內視鏡術協助取石。

把腎結石打掉,就不會再長了嗎?

當病人因為腎結石來求診時,我更會注意他是否有相關電解質或新陳代謝方面的異常,通常抽血檢驗鈣、磷、尿酸、副甲狀腺素等數值來做排除;之前曾碰過病人反覆長腎結石,震波碎石做了好多次,結石還是一直長,後來一抽血發現他的鈣離子和副甲狀腺素數值都超高,再進一步安排影像學檢查,發現原來是長了副甲狀腺腺瘤所致。

若抽血數值沒有異常,我會再進一步詢問病人每天的喝水量是否有達到2000至2500毫升(若氣象熱,流汗量多,一日喝水量甚至要 3000毫升),以維持足夠多的尿量,讓尿中的鈣、草酸、磷酸、尿酸等物質不容易在尿路系統中沉澱下來。

同時也要留意平時吃進去的食物,口味是否會太重鹹、肉類攝取過多、水果補充不夠?是否喜歡喝草酸含量高的飲料,如:茶、咖啡、可樂、啤酒、巧克力等,甚至以茶代水?這些飲食習慣,都會讓人變成容易長結石的體質。

若病人願意配合,調整飲食習慣,二多三少:多喝水、多吃水果;少鹹、少肉、少喝茶與咖啡等飲料,足以有效讓人擺脫反覆生成尿路結石的困擾。

一開始提到的那位病人,後來怎麼了?

這位男性患者在看完門診之後,每日飲用超過 2000毫升的白開水,並確實配合服用可讓輸尿管擴張、以利尿路結石排出的藥物,同時忍住不碰最愛喝的茶,後來血尿與腰痛的癥狀即不再出現。

最後,要提醒愛喝茶的茶友,要確實做到二多三少,不然這個結石體質可是不會改善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