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揮別2018,盤點全球市場中國十大IPO

騰訊證券特約

作者:富途證券

對於中國公司IPO來講,2018是一個大年。

A股行情慘淡,今年也上市公司數量少,截止12月18日,成功掛牌公司104間,融資額達1429億,同比下降30%。

港股自上市制度改革,開放同股不同權以及業績盈利要求,吸引了許多新經濟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香港已上市新股數量為158支,同比增49%,總融資額達2434億港元,同比增184%,今年有望登頂全球第一。

最後是美股,儘管有著貿易局勢不斷更新的背景,但2018年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需求未減。截止12.18,共有37家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融資總額達到92億美元。去年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則只有20家,融資總額僅為36億美元。

IPO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是融資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對於股民則提供更多投資選擇。揮別2018,為大家帶來以融資規模排序,全球市場中國十大IPO盤點。

1、中國鐵塔 融資517.44億人民幣(588億港幣)

中國鐵塔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設施提供商,三大股東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截止12月18日中國鐵塔成為今年以來全球最大IPO,也是第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鐵塔類公司。

中國鐵塔上市之後股價一度跌至0.99港元,但自12月7日被調入港股通後一路水漲船高,至12月18日股價已累計上漲超23%。以鐵塔基建服務企業的收入計算,中國鐵塔市佔率達97.3%,具備壟斷優勢。另外鐵塔在半年業績會表示,公司會維持不少於50%的派息比率政策,並以海外同業的3%至4%股息率作為參考指標。

受到國內5G加速,隨著運營商資本開支回暖,5G基建投入增加利好,作為目前運營商基地台的指定建設方,中國鐵塔股價仍然保持強勢上升過程中。

2、小米集團-W融資375億人民幣(426億港元)

小米集團後的“W”指代的是“Weighted Voting Right”(WVR),也就是“同股不同權”。小米是港股實行新上市制度後,首間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作為中國知名的以手機、智能硬體以及物聯網平台為主營的互聯網公司,小米上市受到了極大關注。雖然上市首日短暫破發,然而在大市走弱的背景下,股價仍然強勢上揚,一度最鋼彈22.2港元。

第三季度小米集團財報顯示,實現營收508.46億元,同比增加49.1%,實現經調整淨利潤28.85億元,同比增加17.3%。小米表示所有業務分部收入均增長強勁,其中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增長最為迅速。

不過由於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不少投行擔憂未來智能手機消費需求疲軟,小米業績前景不明。以17元發行價計算,截止12月18日,小米已跌22%。

3、美團點評-W 融資291億元人民幣(331億港元)

美團點評是繼小米又一以“同股不同權”架構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上市首日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港元,但從第4個交易日就跌破69港元的發行價。

股價上市以來一路下跌,走勢很弱,截止12月18日,收盤已創歷史新低報47.9港元,市值為2630億港元。

美團股價走勢不佳,原因有幾點:

一是作為主營業務收入的美團外賣業務,其盈利模型非常脆弱。無論是傭金化率不及預期、還是成本控制不及預期,或是市場規模不及預期,都將對最終的毛利潤水準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機構和市場擔憂美團持續虧損的外賣業務面對阿里巴巴是否能夠扭虧。

二是新業務及其他的毛利率為-37.4%,2017年同期為46.2%。主要由於摩拜業務、網約車業務以及餐廳管理系統及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等的投資增加及該分部的業務組合變更。

儘管上述新業務給美團點評帶來了巨額虧損,但美團點評仍表示會持續加大投資新業務。由於預期美團點評在新業務上的虧損仍會持續甚至擴大,美團股價也持續低迷。

4、工業富聯 融資270億人民幣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分拆三分之一業務以工業富聯名義正式登陸A股,總股本達197億,上市當天,工業富聯大漲44%,總市值鋼彈3905億,此後更是漲超5100億,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5個多月下來,截至12月18日,工業富聯股價為12.23元,股價低於發行價13.77元,總市值也縮水至2408億。相比最高點縮水鋼彈近2700億。

獨角獸光環已難以支撐這家公司的早前估值。10月31日,工業富聯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雖然同比增長32.09%,但淨利潤同比增幅僅為2.69%。代工的微利本質顯露無遺。在蘋果產品銷量疲軟的背景下,押注於工業互聯網轉型,顯然不能為市場所普遍接受。

5、愛奇藝 融資167億人民幣(24.2億美元)

由於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有奈飛強勢表現在前,愛奇藝的上市初期股價也一路上揚。

愛奇藝在掛牌以來,2018年6月股價最高觸及46.23美元,市值達327億美金折合人民幣超過2200億元!但隨著業績不如預期,股價截止12月18日跌至16.57美元,市值距離最高點蒸發近200億美金。

作為國內三大在線影片服務平台,愛奇藝最大的症結在於內容成本高居不下。

1Q18/2Q18/3Q18愛奇藝內容成本分別為39億元/47億元/6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4%/47%/66%。以3Q18為例,內容成本佔愛奇藝總成本的比重達到78%,是愛奇藝最主要的成本構成。,這嚴重影響毛利率,愛奇藝虧損也呈現擴大的趨勢。

不過最新一季度愛奇藝會員數量季度淨增1300萬達到8070萬,同比增89%,在股價大幅超跌後,愛奇藝的投資價值開始被機構所認可和關注。

6、拚多多 融資112.47億人民幣(16.3億美元)

拚多多在2018年是一個商業奇跡,首先是其用3年時間便實現了美股上市,GMV(期間成交額)增速、月活躍用戶數趕超京東,平台用戶停留時長呈追平淘寶之勢。雖然上市初期一度跌破19美元的發行價,但後續情勢逆轉,一度股價最鋼彈至30美元,市值超過京東。

從最新財報來看,拚多多 2018 年 3 季度統計年度活躍買家 3.86 億,這個買家總量規模已顯著超越京東(3.05 億),僅次於阿里(6.01 億)。拚多多Q3總收入為人民幣33.724億元(4.91億美元),同比增長697%,環比增長24%.拚多多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為人民幣894.4元,同比增長99%,較上季度的762.8元環比上漲17.7%。

而在本季財報中,拚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增長明顯,QuestMobile和獵豹大數據的相關數據顯示,拚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檔案顯示,高瓴資本第三季度大幅減持阿里巴巴逾九成倉位,但新入了拚多多。可以直觀看到拚多多作為中國電商界的後來者,殺出了一條血路。

7、平安好醫生 融資78億人民幣(88億港元)

平安好醫生作為2018中國香港首個“獨角獸”企業上市,路演時超額認購鋼彈653倍,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但開始正式交易以後,平安好醫生股價僅僅兩個交易日便跌破54.8港元發行價,其後更是一路下行。

獨角獸走弱的背後,除了有市場行情影響以外,其公司基本面不足是根本原因。招股書顯示,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好醫生的營收分別為2.79億元、6.02億元和18.68億元,同期分別虧損3.24億元、7.58億元和10.02億元,連續3年累計虧損超20億元。

平安好醫生預計2018年將繼續產生大額虧損淨額。對於虧損,公司的解釋是,目前公司處於流量獲取階段,需要獲取足夠用戶,改變用戶習慣。

目前暫時還無法看到平安好醫生有明確的盈利模式,而股價也表明了市場的態度,未來怎麽實現互聯網和醫療的高效結合仍需觀察。

8、騰訊音樂 融資75.9億人民幣(11億美元)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2日上午,騰訊音樂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報價14.1美元/ADS,較發行價上漲8%。上市沒幾天市值已經突破200億美元,騰訊音樂瞬間直逼全球行業老大Spotify。

騰訊音樂旗下有四款應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對應了超過8億的月活,其中在線音樂業務月活佔了6.6億,從市場佔有率來講是國內絕對的龍頭。但是騰訊音樂的整體付費率只有3.8%。

在中國對於音樂版權的保護還不夠健全,大家對於歌曲的付費意識也不夠強烈。經常能找到免費的音樂下載到手機。

然而有趣的是,依靠如此低的付費率,騰訊音樂卻實現了盈利。事實上,在線音樂的付費隻佔騰訊音樂很小一部分業務,騰訊音樂的主要收入來自社交娛樂服務。而這一塊的毛利比在線音樂高很多,也幫助騰訊音樂很早就實現了盈利。

騰訊音樂的單用戶ARPU只有8元,而帶著社交屬性的全民K歌ARPU值達到了108元。社交娛樂業務通過不到1000萬用戶和4.4%的付費率,給騰訊音樂貢獻了7成收入。獨特的盈利模式以及巨大的用戶數量,騰訊音樂從風險回報比上看似乎比連年虧損的Spotify更吸引。

9、蔚來汽車 融資69億人民幣(10億美元)

9月12日蔚來在紐交所上市,首日漲5.34%,次日飆漲75.76%,讓一眾吃瓜群眾大跌眼鏡。然而蔚來上市之後也經歷多重質疑,據公開資料,蔚來成立至今一共獲得5次共22億美元的投資,相比之下,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到2010年上市前的7年間,經過了5輪融資,隻融資和借貸8.63億美元,2010年上市時融資僅2.26億美元。

據統計蔚來用四年燒了特斯拉十年的錢,但早在13年特斯拉已經交付5000輛車。

蔚來的招股書顯示至2018年6月底,蔚來運營資金消耗超過104億元。三季度其運營虧損為28.09億元。至2019年7月的三個季度,如果樂觀按照23億元(應用三季度調整後數據)/季度計算運營虧損,蔚來現金儲備僅有38億元。

短期難以改變的燒錢模式,以及還得面對未來新能源車市場競爭的變數,隨著美股近期的疲軟走勢,短期難見業績支撐的蔚來股價也面臨很大考驗

10、邁瑞醫療 融資63億人民幣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龍頭企業邁瑞醫療,A股上市最高實現了153%的漲幅,躋身千億市值陣營,這支刷新創業板IPO募集資金最大紀錄的股票,用資本市場的認可度鞏固了行業地位。

為什麽在行情不佳的情況下,邁瑞醫療反而上市走出強勢股價表現?這與邁瑞醫療上市估值較低有關。根據招股書顯示,邁瑞醫療2017年淨利潤為26億元人民幣,最終上市定價48.8元,總股本12.16億股,市盈率為22.8,遠低於當時醫療器械行業30的水準。

邁瑞醫療業績持續保持穩定增長,2018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2.79億元,同比增長23.19%;實現淨利28.97億元,同比增長45.27%。2018年全年邁瑞醫療預計營業收入為130億元-1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34%-27.98%。

醫療器械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端新經濟製造業,符合產業更新趨勢,政策支持,作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以及慢慢冒起的全球品牌企業,邁瑞未來值得期待,不過短期也需注意估值過高的風險。

結語:縱觀全球市場2018年十大中國IPO,其中僅有中國鐵塔、工業富聯以及邁瑞醫療為非互聯網企業。這與目前中國新經濟企業緊跟全球科技發展步伐,在許多行業領域甚至獨創中國模式有關。而在過去十年,正是美國崛起了以“FANNG”為首的互聯網龍頭企業,帶領美股走出長牛行情。

2018年港股市場經過改革也積極吸引新經濟公司上市融資,A股也加速了對注冊製科創板的推進。但上市融資不代表成功,2018年中國十大IPO公司中有多少能夠扭轉虧損保持增長,仍需接受時間的考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