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年已減3000億,上海今年將再為企業減負1835億

為加大力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新一輪減稅收、降成本措施正在上海展開。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6年至2018年,上海三輪措施累計減負超過3000億,預計今年為全社會新增的減負將超過1800億,由於是動態的,現在測算約為1835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減輕企業負擔這項綜合性工作,會通過七方面15項措施來實施。在七個方面內容中,分別是降低稅收負擔、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政府性基金和經營服務性收費負擔、降低用能成本、降低融資成本、降低用地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其中,在降低稅收方面,要確保減稅政策落地生根。從目前實施情況來看,本市1至4月份(所屬期)累計新增減稅430多億元,其中今年新頒布的減稅政策減了120多億元,2018年翹尾因素減稅減了310多億元。

“從整個減稅情況看,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入,減稅效應會進一步顯現。”上海市稅務局巡視員胡蘭芳表示“比如深化增值稅改革,我們從4月1日開始實施,實施的首月本市76萬戶一般納稅人實現了所有行業全面減負,單月減稅額接近69億元,其中製造業減負最大。小微企業減負的覆蓋面要超過95%,1至4月份減了近34億元。”

減負效果究竟如何?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表示,“減負措施是一項具體性措施,在稅費、融資、人工、物流這些成本上升的壓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在滬注冊的371家上市企業財務報表體現,企業成本增長率在下降,其中,中小企業的收益率更大。”

同時,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從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將在降低養老保險部門繳費比例、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及工傷保險費率3方面發力,預計共減輕企業負擔約415億元。

“我們也會繼續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預計今年年內為企業減負約23億元;另外,我們還將繼續暫停徵收企業欠薪保障費,預計為企業減負1.4億元。”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費予清說。

根據措施,5月1日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部門繳費比例降低4個百分點,由現行20%降至16%;5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上海市一類至八類行業用人部門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在國家規定的行業基準費率基礎上下調20%。

陳寅表示,減稅降費的目的,是讓企業降低成本、更好地在市場上進行競爭;以上海的集裝箱吞吐量為例,其連續9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其背後則是管理制度上的優化,如幾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貿易企業便利化、以及不斷降低港口貿易過程中的各項收費。

記者在15項措施中看到,降低港口收費上,從今年4月1日起,將分別降低貨物港務費、設施保安費、引航(移泊)費、航行國內航線船舶拖輪費的收費標準15%、20%、10%和5%;上海作為航運中心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此外,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將體現在7項內容上,如再取消調整一批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優化辦理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提升開辦企業效率,實現“一窗通”平台覆蓋全部開辦環節,提供刻製公章免費服務,推進營業執照、稅控盤、法人一證通、稅務發票、公章“一窗發放”;開展全程無紙化登記,實現提交申請、登記機關審批、領取電子營業執照在線辦理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