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業凋敝、民不聊生:抗戰時各支軍隊是怎樣解決吃飯問題的?

作者:霄羽

1942年,中共中央領導人張聞天到陝甘寧邊區的幾個村子調研時發現,那裡的農民七八天才能吃得上一頓「撈飯」,也就是把小米煮到八九成熟後再撈出燜成乾飯。能吃上「撈飯」標誌著農民改善了生活,因為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吃煮得很稀的黑豆糊糊,偶爾加點瓜菜和洋芋。到了青黃不接時,那就連黑豆糊糊都沒有了,只有忍饑挨餓。

抗戰期間,兵荒馬亂的中國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大量青壯年男子入伍,大大減少了農村勞動力,導致農業生產更加脆弱。像陝甘寧邊區這樣悲慘的情景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農村隨處可見。

國民黨軍、八路軍/新四軍、日軍這三支不同性質的軍隊總人數有數百萬之巨,每天的糧食消耗是個驚人的數字。那麽,在全社會民不聊生的背景下,這些軍隊又是如何解決吃飯問題的呢?

影視劇中的日軍

國軍:集中資源供應軍隊

武漢失守之後,大量戰區民眾蜂擁入川,以至於四川人口猛增,經濟壓力隨之而來。到了1940年宜昌會戰之後,隨著前方節節失利,重慶、成都物價飛漲,法幣貶值,從不缺糧的天府之國居然鬧起了米荒。一些奸商囤積居奇,抬高糧價,大發國難財,讓平民百姓吃盡苦頭,全社會人心惶惶。

蔣介石對此極為震怒,嚴令有關部隊對囤積居奇者嚴加查辦,將私下囤積了200石小麥的成都市市長楊全宇槍決,所囤小麥全部沒收。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出,國民政府對糧食問題相當重視,為此采取了得力措施,手段不可謂不嚴厲,並非毫無作為。

國軍士兵

然而,抗戰前的中國剛剛經歷了數十年的軍閥大混戰,百業凋敝,民不聊生,糧食原本就不夠吃,只能優先保障一部分人。國民政府在資源分配上的一貫原則是先保證中央軍,然後是各戰區一線部隊,最後才是其他雜牌軍,糧食分配自然也是這樣。

不過隨著沿海城市紛紛陷落,國民政府最主要的財政收入關稅不複存在,海上貿易路線也全部被封死,因此糧食供給越來越困難,只能實施征購和征借。由於通貨膨脹和貨幣短缺,征購和征借最終成了打收據,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激起了民怨。

大轟炸之後的重慶

真正能有效操作的,是田賦征實。

所謂田賦征實,就是不再用不斷貶值的法幣來交租,而是恢復古老的徵收實物。這種手段可以讓國家直接徵收到糧食,從而克服財政困難。這一制度在山西、浙江、福建等省試點實行取得實效後,於1941年開始全面推行,當年就籌集到糧食2460萬石,成效立竿見影。

不過,田賦征實是以收繳糧食的數量作為考核依據,所以交糧方免不了會在米中摻雜異物增加重量以蒙混過關。如此一來,國軍官兵吃的米飯裡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殼、稗子、老鼠屎和小蟲,被官兵們戲稱為「八寶飯」。

普通的國軍士兵每天吃兩頓飯,一天最多6兩米飯,最悲慘的時候菜品幾乎都是菜葉鹽水湯。美軍在對中國駐印軍官兵進行體檢時,儘管已經大大放寬了標準,但依然有半數以上士兵被判定營養不良。

儘管如此,田賦征實對於穩定大後方、堅持持久抗戰具有積極意義。因為「八寶飯」哪怕再糟糕,也總比沒飯吃要強。

電影《一九四二》劇照

由於國民黨掌握國家政權,所以可以動用行政命令手段集中資源供應軍隊,至於老百姓的死活只好暫時放到一邊。電影《一九四二》中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對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說:「老百姓餓死了,這地還是中國的;當兵的要是餓死了,中國就得亡國」。話說得儘管冷酷無情,但現實就是這樣殘酷。

可問題是,一支軍隊如果不是為了保護老百姓而戰鬥的話,那麽軍隊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麽呢?

河南災民

八路軍:取之於敵,自力更生

八路軍和新四軍由於深入敵後作戰,其鬥爭環境極度艱險,而供應糧食的困難程度更要大於掌握政權的國民黨軍。

在最初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國民黨為表示國共合作的誠意,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的八路軍按4.5萬人的編制數每月發大米3000袋,白面1.8萬袋。到後來物價上漲,八路軍擴編,而國民政府並未多發糧食,隻發給八路軍一定數額的糧食津貼。

1940年百團大戰之後,蔣介石對敵後抗日武裝的規模感到震驚,於是從當年11月起中斷了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供給。沒有了供給怎麽辦呢?正像《遊擊隊之歌》所唱:「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八路軍開展大生產運動

實際上自抗戰初起之時,「取之於敵」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獲得補給的有效手段。115師攻佔山西曲陽縣城時曾繳獲補給站的大量糧食、餅乾、罐頭,解決了部隊急需。百團大戰期間冀中部隊第27團繳獲生豬100多頭,除該團吃用外,還分給貧苦百姓。利用戰場繳獲補充自己,後來成為我軍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之一。

抗日根據地的老百姓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衣食父母。以晉察冀根據地為例,八路軍通過邊區政府征集公糧,分片儲存在某些村子裡。部隊每到一個村莊,只要拿出邊區政府發的糧票,就可以立刻得到所需要的糧食。晉察冀根據地的支前工作走在了全國各抗日根據地的前列,以至於被毛澤東稱讚為「模範根據地」。

八路軍戰鬥在青紗帳裡

1942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日軍瘋狂的大掃蕩使得抗日根據地生產受到很大破壞,糧食、棉布醫藥和生活必需品嚴重匱乏,有些地方軍民生活隻以野菜、樹葉充饑。據八路軍供給部在1941年9月給中央的報告中稱,華北的八路軍部隊「有的整天僅吃一頓飯」,個別部隊「兩天僅吃一頓飯」,甚至有的部隊「根本沒有吃到飯」。

農村經濟已經遭到毀滅性打擊,抗日武裝勢必不能再增加群眾負擔,於是大生產運動成為必然。

大生產運動最先在陝甘寧邊區展開,後來發展到各根據地。除了人所共知的359旅南泥灣開荒外,冀西根據地甚至還試著種稻子,結果在1943年取得了稻穀大豐收,讓北方的官兵吃上了大米飯。

朱德、賀龍在王震陪同下視察南泥灣

在電影《平原遊擊隊》中,李向陽率領的遊擊隊和以松井為首的日寇之間的鬥爭主線就是搶糧與反搶糧。這並非電影虛構,而是當時敵後抗日鬥爭的常態,真實反映了敵我雙方對糧食的重視。正如八路軍129師政委鄧小平所說:「誰有了糧食,誰就有了一切」。

日軍:不擇手段地「以戰養戰」

在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時常見到鬼子進村後四處抓雞的場面。這並非對日軍的醜化,這種情形源自於日軍處於無後方作戰狀態,即不能充分依靠國內的補給供應,只有依靠就地搶劫才能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

「九一八」事變前,日軍駐中國東北的兵力不多,軍糧由國內或朝鮮運到東北,也有極少數是在中國東北當地購買,還有一部分來自台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糧食主要由在東北的日本開拓民生產提供,少數由國內供應。

這些開拓民都是來自日本本土的無地、少地的農民、軍屬、未成年人和退役軍人,由日本政府提供耕地、種子、農具、牲口、房屋以及資金。他們平時耕種操練,過著半軍事化的生活,戰時會隨時變身備份隊被派往前線。抗戰全面爆發時,日本已佔領經營東北多年,開拓民的生產基本能滿足駐東北的關東軍給養需要。

七七事變之後,日軍長驅直入,補給線越來越長,依靠本國生產的糧食物資已不夠用(日本國內生產的糧食在當時也僅夠滿足國內)。於是,日軍高層提出「決戰第一,吃飯第一」的口號,號召部隊「搶糧於敵、以戰養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資源更是捉襟見肘,於是變本加厲地要求侵華日軍不僅要做到給養自給,還要更多地掠奪中國的物產,變佔領區為「大東亞聖戰」的供給基地。為此,日偽統製了淪陷區的糧食,並組織部隊到抗日根據地搶糧,甚至規定佔領軍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保證自己的後勤補給。

日軍在佔領區實施搶劫

日軍在佔領區強製使用所謂「軍票」作為流通貨幣,強迫老百姓用軍票到日本商社購買生活用品。這種沒有儲備金做後盾的紙幣毫無信用度,很快就成為廢紙一張。因此,這種手段不過是一種對老百姓財富的變相搶劫。

到了1943年,隨著日軍在太平洋節節敗退,中國派遣軍的日子也更加難熬。一些沒有糧食的日軍也不得不以青苗和野菜為食,水田裡的青蛙和蛇都被捕食一空。

糧食物資的匱乏,也是日本在相持階段無力發動大規模全面進攻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1944年日軍發動規模空前的「1號作戰」時,幾乎動用了其所能調動的一切資源,儘管本次戰役在戰術上取得了勝利,但日軍也由此耗盡了元氣,實際上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