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節同學聚會,戲精分幾類?

春節回家的你,真是防不勝防!

時光荏苒,轉眼大年初五已經到了,很多人也要踏上返程的列車。你以為,此刻和爸媽分別的場景應該配上《離別的車站》。可現實卻是,《好運來》才是無數人內心的BGM。

為什麽這麽說?終於!終於!終於!各式各樣的聚會終於畫上句號,而經歷一萬點暴擊的你,終於拖著遍體鱗傷的身軀,逃離故鄉。感恩小小一張返程車票,因為它就是你挨過春節唯一的希望和動力。

千萬不要覺得這樣的比喻很過分,從親人的逼婚,到同學的攀比,本應被歡聲笑語包圍的年終聚會,如今早就變了味兒。如果不是因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還在等你回家,估計很多人早就留在漂泊的城市,做個孤單卻清淨的“留守大齡兒童”。

很抱歉地通知你,這一切只是夢想啦!回想一下剛剛過去的春節,家人還是同學,誰帶給你的傷害最深?

你卻待TA如初戀

每年春節前,總有如何回懟家人的文章刷屏。從洗腦式的逼婚到查戶口式的盤問工作,仿佛你就是家裡唯一可以貢獻話題的人。在好奇心的趨使之下,七大姑八大姨瞬間變身最值得提防的人,讓人談之色變。久而久之,自然對走親訪友產生了生理性的抵抗。

除了被逼問的壓迫感讓你窒息,看似坐在遠處談笑風生的爸媽,才是心驚膽戰的元凶。懟,有傷親情;不懟,答案了熟於心的他們,依舊期待你會帶來些不一樣的資訊。因此,那些回懟指南瞬間失效,只能客串回家前做心理建設時逗你開心一笑的段子。

還有一種可能,有時,笑裡藏刀的二姑小姨,之所以對你充滿好奇,無非只是客串了爸媽的口舌,幫他們發問傳話而已。一些不方便開口的話,只能讓外人說,反正一年見一次,早就被問到麻木的大家也不會真的因此撕破臉,斷絕親屬關係。就算問了說了,你還是會硬擠笑臉作答,來年春節大家還是相親相愛一家人。所以,將損失降到最低,上上策啊!

無論你做得多好,盤問都不會因為你的優秀而終結。舉個例子,就拿人氣最高的催婚來說,單身時被逼問怎麽還沒另一半,有了另一半又開始催你趕緊結婚,結了婚話題就轉成什麽時候要孩子,有了一胎問二胎,好不容易家庭美滿幸福,孩子的學習和婚事瞬間提上日程。面對這個死循環,我只能笑著用食物將欲言又止的嘴巴塞滿。

此情此景,就像《李茶的姑媽》裡被逼婚逃婚的橋段,所有人追逐著你閃躲的眼神,期待對視後宣泄內心的種種疑惑。

說句心裡話,長輩們還是愛你的,只是一年不見,除了這些老三樣問題,確實沒什麽可問的啊!難道要跟你聊KPI,聽你吐槽老闆嗎?!別埋怨,如果他們真的有一天閉口不問,難道要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嗎?如果換做是你主動開口找話題,估計也就是“身體怎麽樣”之類的俗套對白吧!

所以,面對長輩的質疑沒什麽可懟的,嬉皮笑臉混弄過去就好。實在覺得可怕想拒絕,說個他們最想聽到的答案就可以啦!問你有沒有朋友,有!問你工作怎麽樣,漲工資了!無非只是例行公事打個招呼,展現出關愛晚輩的人設而已。大家真心沒你想象得那麽陰謀論,非要害你出糗,畢竟親戚還是要做的。就算不為自己,起碼人家兄弟姐們間還是有親情的。

怎麽變得如此容嬤嬤

家人,總歸是家人!再沒眼力價的人,也不會真讓你受傷,還是有分寸的。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沒人想當遭人罵的長舌婦。相比之下,COCO覺得同學聚會才是真正的傷害,很多人還樂呵呵奔赴這場鴻門宴。

同學聚會到底有多可怕?自己想想《夏洛特煩惱》裡的沈騰吧!戲有多多,人有多可笑,傷害值就有多慘絕人寰。

首先,傷害來自潛意識。同學到齊的那一刻,你就開始了被傷害的過程。試想,一屋同學全都拖家帶口,不是說單身不好,只是人家張嘴閉嘴都是育兒經,單身的你跟人聊什麽?聊青春,聊當年喜歡過的男生?拜託!這都是已婚人士的禁忌話題,大家也是想聊而不敢多言,蜻蜓點水已經算是真愛了。

而且,同學聚會動不動就變成選美大賽。家人面前,你可以穿得舒服;同事面前,你有什麽家底品味如何,人家比你自己還清楚;同學面前,沒人想被吐槽“長得胖”“穿得老”“皮膚差”,那些過年穿衣指南,就是送給這些帶著偶像包袱,希望跟時間做對,夢想成為“凍齡女王”的戲精們。因此,經常看到用力過猛的災難現場。

這些都是皮毛,真正的傷害來自同學聚會的鄙視鏈。上學時,大家比球鞋和手機,要麽就是誰能泡到班花校草,看,一不小心就埋下了攀比的萌芽。如今,攀比的東西更多了,戲精本尊基本分為以下幾類:

恩愛精,就是張嘴我老公,閉嘴我老公。“看,這是我老公從巴黎買給我的包包,人家只是多看了幾眼就當做Surprise買回來,浪費錢!”“聚會差點來不了,本來要跟老公去日本跨年,特地往後挪了一天才把時間排開”。

家庭精,此類不多做解釋,但凡是有孩子的人都能滔滔不絕說上一頓飯。養育孩子不是重點,自己把孩子養育成了多好的孩子才是中心思想。學習成績全年級前10%你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炫耀,基本上鋼琴八級,奧數冠軍,滑雪高手這種才是入門級籌碼。最厲害的一般是孩子留學或走關係進了重點。還有後續的故事,才最精彩,先賣個關子。

工作精,這個也不多做解釋,看看開什麽車基本上一決高下。進階版本是見到有特殊關係的同學,立刻笑臉相迎加微信,視作珍寶,以備以後的不時之需,比如有著重點學校關心的你。即使沒有,你也是某些人微商事業的尊敬客戶,如圖:

在這種鄙視鏈的存在下,同學聚會變成演員的誕生,過得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在別人面前不能輸才對。特別是對於那些生活工作沒什麽火花的人,同學聚會非常不友好。於是,某些人開始給自己的日常輕描淡寫地加戲,時間久了自然變本加厲。大家想著反正一年一見,平時沒機會戳破謊言,那就讓人得到短暫痛快吧!難怪別人吹得牛,讓你很受傷。

同學還是家人,誰的聚會傷害你最深?跟COCO分享你的慘痛回憶和戲精本尊吧!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 豆瓣 / 新浪微博 / Giphy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