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2018年的三伏過半

三伏天,除了炎熱酷暑你還知道些什麼呢?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一個時段。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是一年中「風、寒、署、濕、燥、火」等六淫最旺盛的時候。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氣象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除此之外,三伏天還有個好處,就是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時機!

三伏天:一是半魔鬼一半是天使

三伏天是全年中氣象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此時,人體的陽在外,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夏天人體的陽在外內裡空虛,是人體處於最壞也是最好的時間段---是最容易留下病根的時間;也是治病的最好時機!夏天養得好,後半年就不容易生病;養得不好,後半年就比較容易生病!

三伏天順應天地和自身的陽氣,並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艾灸,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2018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伏 前 灸---6月25日—7月16日

初伏 10 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 20 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 10 天---8月16日—8月25日

伏後加強灸---8月26日—9月5日

適合三伏灸的人群:

▲各種體質虛弱之人,如手足發涼、自汗、盜汗等;

▲適宜兒童、老人提升體質,用來預防冬季發病。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久咳及一切痰飲病證。

▲寒濕引起的各種病症,如風寒濕痹、痛經、閉經、寒濕腹痛、婦人病等。

▲適宜心、肝、腎引起的浮腫、水腫、黃疸等。

▲慢性胃炎、久痢、久瀉、易發呃逆、噁心、嘔吐、泄瀉、痢疾等胃功能不佳者。

▲適宜用於防衰老,保健防病。

不適合三伏灸的人群:

▲感冒正在發燒的病人;

▲患有惡性腫瘤、潰破性皮膚病、肺結核、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病等病患者;

▲小於2歲半的兒童和孕婦(孕婦也有中醫認為可以灸,不過需要專業指導);

▲正處經期且月經量多女性患者;

▲有嚴重過敏體質的患者;

三伏天的第一大忌:生冷

1,忌吃少吃生冷,喝溫熱水;

2,少吹冷氣機;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的溫差不要超過5度;

3,忌一切耗損陽氣的行為。

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如果此時再吃冰吃冰淇淋,相當於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氣就重的,再吃就把寒氣逼到骨髓裡去了。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冰淇淋、冰鎮西瓜,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親,切記!

三伏天飲食注意

1,薑棗茶:酷熱時節,上午最好喝杯薑棗茶(生薑、大棗、紅糖)或者薑糖水(生薑、紅糖)都可以,可以把五腹六髒的寒涼之氣排出來。

2,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三豆湯(綠豆、赤小豆、黑豆)的方子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全食物,很安全,而且可以當糖水喝呢!

3,多食苦、酸、甜的食物: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吃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資訊,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