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知道《聖經》是什麽時候出現中文全譯本的嗎

《聖經》在西方家喻戶曉,明末清初以來,隨著基督教在中國的傳入,發展與流行,《聖經》譯本也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那麽,其傳入中國究竟是什麽時候呢?

最早的漢譯本出現在唐朝,惜未流傳下來

根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及《諸經目錄》記載,早在唐代景教傳入中國之後,就曾著手翻譯經書,並譯出景教經典三十餘部。這是最早的聖經漢語譯本。元代天主教傳教土孟高維諾亦曾漢譯新約。不過,這兩種譯本均未流傳下來。

明末清初譯本未出版,現藏圖書館

崇德元年1636年,陽瑪諾漢譯《聖經直解》出版,主要是四福音書中的經文。清代中前期,白日升、賀清泰均曾漢譯新舊約,但未出版。譯稿現存不列顛英國博物館和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圖書館。

《神天聖書》——最早的漢語全譯本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廣州翻譯出版聖經。其中新約部分於嘉慶十九年(1814)正式出版:舊約部分與米伶合作,於1819年正式出版。道光三年(1823)新舊大約並出版,名《神天聖書》。這是在中國境內最早出版的《聖經》漢語全譯本。

隨後,麥都思、郭士立分別修訂新約部分,並以《新遺詔書》和《救世主耶穌遺詔書》之名出版;後者曾為太平天國所採用。郭士立還修訂了舊約部分,以《舊遺詔聖書》之名出版。

光緒年間各種文言文譯本風行

光緒九年(1883),英、美傳教機構在香港成立代表委員會,重譯聖經。1885年,譯出《聖經全書》,並經留寓香港的著名改良主義者王韜潤飾,正式出版,即代表委員會譯本。其他各種譯本也相繼出版。至1877年,總計有11種之多。均為文言文譯本(即文理譯本,深文理譯本)。

1885年淺文理譯本出現

1885年,楊格非出版第一個淺文理譯本(指較為淺顯的文言譯本)出版。1885年,楊格非出版第一個淺文理新約譯本。1902年,施約瑟出版淺文理《聖經全書》。

各地語言的白話文譯本相繼出現

白話文譯本,即官話譯本,最早由麥都思、施敦力於鹹豐七年(1857年)將新約譯成南京官話出版。同治五年(1866)出版由艾約瑟、丁韙良、施約瑟、包約翰、白漢理等翻譯的北京官話新約譯本。1874年,施約翰翻譯舊約北京此外,又有各種方言譯本,如上海話,福州話,廣州話,廈門話、興化話、蘇州話、客家話、台州話等聖經全書譯本相繼出版。

《聖經》漢譯本的出版對於基督教在華傳播有重要推動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