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後養生注意預防「五寒」,吃這些可禦寒

傳統中醫認為立冬之後應該溫補養陽,少吃生冷,不宜乾燥。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養生注意預防「五寒」

  • 防鼻寒

立冬之後「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不妨以寒製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

  • 防頸寒

秋冬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領裝不但能擋住寒風,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處。

  • 防肺寒

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專家稱,癥狀較輕的,可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

  • 防腰寒

腰部為「帶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具體的做法: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 防腳寒

可以經常做足浴。足浴要注意3點: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 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養生飲食推薦

  • 吃海帶、紫菜禦寒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 吃胡蘿蔔、菠菜禦寒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

  • 吃芝麻、葵花子禦寒

寒冷氣象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葉類蔬菜等。

  • 吃產熱食物粗糧禦寒

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

因此,秋冬季應適當增加以上產熱營養素的攝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另外,B族維生素有利於正常代謝,不妨多吃些新鮮的米面、蔬果等,盡量多吃粗雜糧。

推薦素食譜

1

冬瓜海帶燉豆腐

材 料:

冬瓜,海帶,豆腐,薑末,植物油,鹽,蔬果粉,醬油

做 法:

1、浸泡好的海帶切成小塊

2、冬瓜和豆腐全都切成塊備用

3、熱鍋入油,放薑末炒香

4、加入半鍋清水,下入海帶和冬瓜燉煮20分鐘

5、加入豆腐塊,在繼續加熱十來分鐘

6、起鍋前加調料即可

2

素炒三絲

材 料:

土豆1個,胡蘿蔔半條,青尖椒1個,植物油、鹽,蔬果粉適量

做 法:

1、土豆一個去皮切成絲

2、衝去表面澱粉後在清水中泡浸十分鐘

3、胡蘿蔔去皮切成絲,青尖椒一個去籽切成絲

4、鍋內燒開水加幾滴油和少許鹽,放入土豆絲和青椒絲煮一下

5、將煮好的土豆絲和青椒絲盛出,用清水沖一下後瀝乾水份

6、鍋內熱油,下胡蘿蔔絲炒幾下斷生

7、再加入土豆絲、青椒絲大火翻炒幾下

8、最後調入鹽和蔬果粉炒入味即可

3

養生粗糧飯

材 料:

大米1.5杯,蕃薯1個,紅棗5顆,紫米、糙米適量

做 法:

1、蕃薯去皮洗凈後隨意切滾刀塊

2、將大米、紫米、糙米、紅棗等裝碗中清洗乾淨倒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

3、將切好的蕃薯放進去

4、蓋上電飯煲蓋子,接通電源,選擇粗糧飯程式煮飯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