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債突破重要關口宣布全球借貸指標告急 美股五連跌

  美股重挫,道指遭遇五連跌,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昨日正式突破3%,創下2014年1月以來新高,這是怎麽了?突破如此強大的心理關口,意味著什麽?

  昨天,全球金融資產定價之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正式突破3%,創下2014年1月以來新高,而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5%,也創下2008年9月以來新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持續飆升讓全球金融市場持續震蕩,道指重挫超400點,創逾一年最長連跌天數。標普跌1.3%、納指跌1.7%。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份,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曾一度上漲至2.95%,當時觸發了美國三大股指的回調,避險情緒還蔓延至了外圍市場。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常被視作全球借貸成本的黃金指標。美債收益率的攀升,釋放出的發債成本攀升的信號,對企業不利,意味著可能告別過去低利率環境下的寬鬆信貸。

  以10年期美債收益率作為參考標的的地方政府發債成本同樣也會上升,危及基礎設施投資前景。房貸利率、汽車貸款利率也將跟進上升,影響百姓生活的收支平衡。

  在歐洲市場,歐洲STOXX 600指數收跌0.02%,報383.11點。德國DAX 30指數收跌0.17%,報12550.82點。法國CAC 40指數收漲0.10%,報5444.16點。今天開盤的亞洲股市,也是一片下跌。目前,日經指數和韓國綜合指數都下跌0.5%左右。

  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持續飆升,讓避險情緒明顯上升,美元和黃金價格出現上漲,而美元上漲推動商品價格出現全面調整。

  10年期債券收益率正式突破心理關口

  美聯儲加息預期繼續影響美國債券市場,周二美國債券收益率全線上漲,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站上3%整數關口,為2014年1月來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美債“破3”絕對不是一件平常事,自2011年以來,3%收益率的關卡只被短暫觸及過兩次,分別是在2013年和2014年初。

  此外,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50%,為2008年9月以來首次。歐元區國債收益率漲幅擴大,追隨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3%的表現。

  此前,在2月份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曾一度上漲至2.95%,當時觸發了美國三大股指的回調,避險情緒還蔓延至了外圍市場。不過,10年期國債收益率隨後又回落並在過去兩個月裡一直保持區間震蕩。近幾日,隨著其收益率步步迫近3%,市場擔心會由此觸發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

  多數市場人士認為,10年期美債3%對市場而言意義重大,將影響美國股市乃至全球經濟。一方面這意味著更高的利率水準,企業的借貸成本將隨之上漲,進而限制企業帶給投資者的回報太空。

  “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對4月23日CNBC表示,一旦收益率明確地突破或者說收高於3%,交易員可能會因此更有信心押注利率進一步上行,收益率水準或更快上升。

  此外,10年期美債被全球機構投資者視為許多金融工具的基準,比如美國房屋抵押貸款,這意味著利息水準將上漲;另外,也可能將推高債務的違約率。比如,美國30年預售屋屋貸款抵押利率就跟隨10年期收益率出現了持續上漲。

  美國大量的新債發行計劃和原油價格持續攀升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攀升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國新債發行計劃已經達到了14.9兆美元,市場壓力巨大,而且原油價格在中東局勢動蕩之下,持續上行並創出了三年多來的新高。

  中債是否會跟隨美債

  天風研究孫彬彬固收團隊在研報中提到,從歷史數據來看,2010年二次匯改以後中債跟隨美債的規律確實非常明顯,不過2017年以來,這種跟隨關係明顯被打破:中債從大的方向上與美債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反向走勢。

  孫彬彬團隊在研報中提到:

  美債破3,容易讓人心生疑慮,從預期上可能會打消一部分機構進一步做多的意願,而實際影響比較複雜,因為利差並不能簡單用於預測未來。最終還要看央行貨幣操作太空的受影響程度,外因還是要通過內因來起作用。

  分解來看,短期而言,由貨幣政策主導的“期限偏好”部分仍然存在維持偏離的基礎,中債並不必然跟隨美債變動;中期而言,海外壓力的演化關鍵點仍在於通脹。就目前位置,我們的利率水準仍可以消化美債上行的壓力。

  全球主要股市一片哀鴻

  由於10年期美債突破市場心理關口,道指收跌424.56點,跌幅1.74%,連跌五個交易日,創2017年3月份以來最長連跌天數,報24024.13點。納指收跌121.25點,跌幅1.70%,報7007.35點。

  在今天亞洲交易時段,上證指數、日經指數、韓國綜合指數以及香港恆生指數均出現開盤下跌情況。

  避險資金紛紛買入美元

  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3%重要心理水準,促使投資者買入避險產品,買入美元和黃金,使得歐元和日元大幅走低。

  美元的上漲,推動全球商品價格出現全面下跌。今天開盤的商品期貨市場上,有色金屬和黑色產業鏈品種出現全面下滑。

  全球進入加息周期

  全球進入加息周期的主導者正是美聯儲,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全球貨幣開始收緊。其實,美聯儲具體加息幾次,並不是關鍵所在,重要的是美聯儲進入了加息的通道,這是全球流動性的重要轉捩點。

  今年3月22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至1.5%-1.75%。這是新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年初上任之後的今年首次加息,也是美聯儲2015年12月16日以來第6次加息。

  在美聯儲加息帶動下,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也進入加息周期:

  2017年,中國央行三次上調了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2017年11月,英國央行宣布加息25個幾點,為十年來首次;

  2017年11月30日,韓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為六年來首次加息。韓國,成為第一個在美國壓力下加息的亞洲國家;

  2017年7月-2018年1月,加拿大央行也進行3次加息,將基準利率提升到了1.25%;

  2018年3月,日本央行雨宮正佳表示不排除加息可能。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