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平洋證券厲兵秣馬 加大投入謀求轉型

  3月24日,太平洋(SH.601099)發布了2017年報,年報顯示,該公司繼續加大了人員投入,投行和研究業務積極轉型,同時加大在全國範圍內的網點布局。

  證券行業不僅是一個監管嚴格、資本密集型行業,也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因此,高端人才是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端人才的供給相對有限,自身培養也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近年來,證券行業處在持續擴張與競爭加劇的發展趨勢之中,各大證券公司一直大力投入人力資源建設。太平洋證券也在持續引進、招聘人才,培育團隊,員工總數近兩年快速增加,2015年末員工總數為1,394人,2016年末增加至1,714人,2017年末增加至2,032人,年增幅在20%左右。除子公司、營業網點人員增加以外,太平洋證券人員增長較多的主要為投行和研究團隊。2017年末,其投行業務人員總數達到250人,比上年淨增32人,研究業務人員總數達到81人,比上年淨增39人。

  太平洋證券年報顯示,在“大投行、大團隊”的戰略定位下,其投資銀行業務根據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調整盈利模式、風險管理模式,探索從通道業務轉型為綜合金融服務,積極開拓資產證券化等新業務領域,努力探索創新業務模式。2017年在並購重組、債券、ABS等業務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同時積極拓展證券研究業務,2017年大力引進新財富上榜分析師,市場熱點行業配置明顯增強,積極向賣方業務轉型,取得實質性進展。2018年其研究院還將繼續引入優秀人才,提升研究實力,做大賣方研究業務,大幅度提升業績。

  吸引投行高端人才和明星分析師,離不開高額的薪酬,會造成人員費用大幅上升,從太平洋證券年報數據看,其業務及管理費用2017年同比增加了6,921.19萬元,增長了6%。但從長期來看,引進高端人才,既能夠打造券商的品牌效應,同時能夠引流機構客戶,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看利大於弊。

  2015年股災之後,儘管證券行業經歷了牛熊洗禮,傭金率競爭趨於白熱化,但經紀業務仍然是證券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考慮兩融產生的利息收入,經紀業務對證券公司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即使在近兩年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證券公司在逆勢新設營業網點。2017年,太平洋證券新設營業網點24家,總數量達到107家,涵蓋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區,新設網點在各項費用支出上均會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與此同時,太平洋證券也完成了在全國營業網點的布局,並在營業網點數量最多的雲南省,新設了雲南業務中心,試圖對雲南區域的業務進行整合,深耕傳統優勢區域。

  除布局國內市場外,太平洋證券還積極謀劃國際化布局,早在2013年即成立首家境外合資證券公司,隨後成立老撾代表處,開拓東南亞市場,還因此獲得了滬深交易所國際市場拓展2017年度優秀會員。看起來,面對2017年業績下滑的局面,太平洋證券正厲兵秣馬,在熊市中謀求轉型。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