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後氣溫「跌跌不休」,這3種疾病要提防

立冬,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沒那麼簡單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後,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每次冷空氣到來都會出現一次明顯的降溫、大風和雨雪氣象,而後又轉晴,並逐漸轉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氣象變化。

這樣的氣候條件,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提醒大家格外提防感冒、心腦血管病和胃病3種疾病「傷身」。

立冬後氣象轉變比較快,而且早晚溫差大,如果沒有及時增減衣物,容易受涼感冒。據了解,近段時間醫院就診的患者比平時多了近兩成,多數以喉嚨痛,咳嗽為主。醫生介紹,這些病症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是由於季節交替,氣溫冷熱變化不定,體質較弱的人群無法快速適應而導致感冒。

提醒大家氣候不定注意適時增減衣物多飲水防內熱;堅持鍛煉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和辛辣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在人員密集的場所,注重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低溫是誘發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立冬後,氣象一凍,血管就會收縮,血壓上升,心肌缺血、腦溢血、心肌梗塞冠心病的發生率就會增加

另外,寒冷可導致人體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腦血栓或心臟血栓。按發的時間來說,一般是在6時至12時,這個時間段,心腦血管病患者要特別警惕。

發病時,病人往往覺得胸痛、憋悶、可伴有瀕死感,重者大汗淋漓。這些癥狀多考慮急性冠脈綜合征。既往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清晨胸痛要格外警惕。

提醒大家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讓心態平穩,不要讓情緒起伏過大運動時要科學安排時間,不要選擇在氣溫較低的晨間。

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也會大量增加,易使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老胃病患者經常會胃部不適,同時,立冬後胃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症等疾病的多發季節,這些和患者的精神、氣候變化及寒流的侵襲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此外,天冷後,食慾旺盛,食量增加,易加重胃腸負擔,也容易引起胃病。

提醒大家防止胃病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要蓋好被褥;還要加強鍛煉,注意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不要盲目「進補」

立冬進補,來年打虎」不可盲目

冬令進補不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

但是真正懂得進補之道的人卻很少立冬補冬,也不可盲目「進補」。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雖屬同一節氣氣候條件迥然有別。西北地區氣象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氣溫相對較溫和,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主,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進補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除此之外,進補還應因人而異,遵循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不可盲目「進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