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科專家說給你聽」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遊離是怎麼回事

拍完核磁後,經常會見到報告單子上寫有這樣的字樣「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遊離……」,患者前來諮詢:「腰椎間盤突出還好理解,剩下的這些是什麼意思?很嚴重嗎?要不要手術呢?」。邀請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脊柱病區李曉祥博士說給你聽!

骨科脊柱病區李曉祥博士點評:

患者在進行腰椎的核磁共振檢查時,會看見核磁共振報告結果上描述有「腰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甚至是遊離」,這些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它們反映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不同程度的病理過程。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粗俗地理解成突出程度比較輕的狀態,稱之為膨出;當椎間盤的纖維環出現破裂,部分髓核掉出去,我們稱之為突出;髓核進一步向外移動和椎間盤、髓核完全脫離,稱之為脫出;脫出的髓核向近段或遠端移動,就變成一個遊離的髓核。

對於腰椎間盤出現明顯病變的患者,我們什麼時候進行手術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前面也反覆的提到過,影像學的檢查結果提供的是定性的參考依據,但是我們更關注的還是患者的癥狀。

對於手術,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是絕對適應症,當患者出現某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建議患者儘早手術,沒有保守治療的意義和必要,保守治療可能會讓患者喪失更多的功能。這種情況有:馬尾神經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大、小便的功能障礙,會陰區的麻木,男同志存在勃起功能障礙等。另外一種情況是運動功能的障礙,比如說患者出現了小腿的無力,足下垂,踇指背伸無力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我們就會建議患者儘早手術。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相對適應症。患者有手術指征,但它是相對有彈性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癥狀反覆發作,比較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通過接受手術來顯著的改善工作和生活狀態。

需要強調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速,以至於我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外科治療技術越來越微創。在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實相對適應症是越來越寬的。也就是說,有越來越多的腰椎間盤患者適合早期手術。這種結論不是某一位醫生刻意地放大了適應症,而是有確切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尤其是在那些年輕的患者身上,其實早期接受外科的治療,能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從社會效益上來說,也能產生更多的社會效益。

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患者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表現為腰痛或下肢的放射疼痛情況,或許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這個保守治療可能長達3個月、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癥狀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患者可以繼續工作,但相對以前的工作狀態,很多的工作內容已經不再能承擔,後續的很多年患者都有可能持續地存在這種狀態。而這種患者在比較早期的時候就接受手術治療的話,可能就能夠更早地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承擔更多種的工作,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我們就更積極的建議那些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反覆發作的患者早期接受手術治療的重要原因。

專家介紹 李曉祥,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臨床醫學博士,主治醫師,講師。

執業經歷: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八年製臨床專業,臨床方向為脊柱外科學。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2015—2016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博士後研究。

臨床專長:骨質疏鬆症的規範化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診治,脊柱傷病微創手術治療等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