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洱茶七子餅的來歷

七子餅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體現形態。

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經茶馬古道而名揚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書中第一次使用「普洱」這個地名。普洱成為了當時生產、加工、集散茶葉的重要集鎮。所產的蒸青、炒青、曬青團茶和散茶贏得了許多客商的親眯。到萬曆年間,朝廷在普洱設官府管理茶葉貿易,封疆大吏們把普洱茶區的茶葉運到北京,獻到宮裡,普洱茶開始得名而風靡天下。謝肇製著《滇略》中就有「世蔗所用,皆普茶也」之說。

「圓如三秋皓月,香於九畹之蘭。」這是乾隆皇帝對七子餅的聖喻。

普洱緊壓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時間下誕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兩,當時為了運輸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團之,緊壓成型。」因七兩重一片,七片裝一筒(筍殼包)。七子餅從而得名,現摺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餅茶形似圓月,是雲南傳統出口品種,暢銷港、澳和東南亞一帶。過去民族,兒女親事,非送七子餅不可,相傳至今,旅居東南亞一帶的僑胞,現在也很盛行。

為何七子餅隻裝七張餅,而不裝八張或六張呢?

說法一:「圓如三秋皓月,香於九畹之蘭。」這是乾隆皇帝對七子餅的聖諭。普洱緊壓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時間下誕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兩,當時為了運輸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團之,緊壓成型。」因七兩重一片,七片裝一筒(筍殼包),七子餅從而得名,現摺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說法二:為什麼七子餅隻裝七張餅?一種說法是七子餅茶原先是從唐代開始由邊境貿易而得來的,簡稱茶馬市,交易的時候是七張餅捆紮好外加一張餅一共八張過數的。另外那張分離的餅做啥用?用來上稅。一餅茶為357克,一筒七餅;357克×7餅茶=2499克,約2.5公斤。一件12筒約30公斤。一匹馬馱2件約60公斤,剛好可以負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舊時馬幫就是這樣運茶的。

說法三:在雲南少數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數字,象徵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圓圓滿滿。因此,在雲南少數民族中,七子餅茶常作為兒女結婚時的彩禮和逢年過節的禮品,表示「七子」同賀。七子餅茶暢銷於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在海外華人中被視為「合家團圓」的象徵。普洱圓茶是寄託,因此七子餅茶又稱為「僑銷圓茶」、「僑銷七子餅」。(來源:夏穎說茶,圖片來源:南茗佳人)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