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椎間盤突出有2個癥狀,早知道早治療

脊柱外傷和慢性反覆損傷是椎間盤損傷的主要原因,常見發病部位依次為:腰椎頸椎、胸椎,以下腰段脊柱最為常見。

椎間盤由纖維環、髓核和軟骨板三部分組成,纖維環的前側部最厚、最堅韌,與前縱韌帶緊密附著,而纖維環後部最薄弱,與後縱韌帶疏鬆相連。因此,椎間盤最容易從解剖結構薄弱的後方和側方突出。椎間盤損傷可引起纖維環破裂和髓核突出,主要壓迫硬膜囊及神經根

臨床表現:局部疼痛和脊柱活動受限是椎間盤突出的重要臨床表現,壓迫神經根可產生沿神經走行的放射性疼痛。例如,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除局部腰痛外,還出現坐骨神經疼痛。

影像學表現:MRI 是椎間盤病變最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正常人椎間盤的髓核和纖維環內側水分比纖維環外側和後縱韌帶多,因此前者在T2加權像上的信號強度較後者高。椎間盤變性者表現為椎間盤變扁,在T2加權像上的正常高信號消失。在體軸橫斷點陣影像上觀察椎間盤膨出,可見椎間盤超出椎體邊緣,矢狀點陣影像顯示椎間盤突入椎管,但是脊膜囊和神經根受壓不明顯。椎間盤突出在體軸橫斷點陣影像上顯示椎間盤呈半球狀或舌狀向後方或側後方突出,壓迫硬膜囊和神經根

椎間盤損傷

MRI矢狀位T2加權像顯示腰4 ~5椎間盤突出( A);MRI橫軸位T2加權像顯示頸椎間盤突出,進人椎管,致椎管狹窄,脊髓受壓(B)

比較影像學:X線平片僅能顯示椎體邊緣(特別是後緣)的骨贅形成,椎間隙有狹窄,個別情況下可見椎間隙前窄後寬,反映髓核突出體的改變及生理曲度變化而提示本病的診斷,但確診仍需進行MRI或CT掃描。MRI是椎間盤病變最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CT體軸橫斷點陣影像的表現與MRI相似,但是顯示椎間盤病變及脊髓受壓情況的效果不如MRI清楚。

五、肌腱和韌帶損傷

肌腱和韌帶損傷多發生於急性創傷,以撕裂傷銳器切割傷多見,少數病例在慢性勞損的基礎上,由肌腱或韌帶變性引起撕裂。肌腱和韌帶損傷按照病情程度可分為部分和完全斷裂兩種類型。

肌腱和韌帶損傷可引起其本身和周圍組織內部出血和水腫,完全斷裂者,韌帶和肌腱可發生異常移位。

臨床表現:肌腱和韌帶急性損傷後,患者出現局部疼痛、腫脹、壓痛、皮下淤血等臨床表現,相應的關節活動受限,可合併關節的半脫位或脫位。若肌腱和韌帶完全斷裂,在施加外力時,可出現關節活動異常或關節間隙增寬。位於關節附近的韌帶損傷,常引發關節腔內積血或積液,可合併肌腱韌帶附著處的撕脫骨折

影像學表現:

MRI:MRI顯示肌腱和韌帶損傷的效果最佳,正常情況下,肌腱和韌帶無論在T1還是T2加權像上,均表現為境界清楚、邊緣銳利的帶狀低信號。若發生斷裂則斷裂處呈高信號;完全斷裂時,其位置和走行方向發生改變

A:MRI矢狀位T2加權像顯示半月板損傷,半月板呈片狀高信號;B.:MRI 矢狀位下,加權像顯示前交叉韌常損傷,呈高信號,其脛骨端附著點下方見骨髓水腫

2. CT:CT掃描體軸橫斷點陣影像,正常人韌帶和肌腱為帶狀或類圓形軟組織密度影;肌腱和韌帶損傷者,其邊緣棋糊腫脹甚至出現碎片;伴出血時,可見不均勻較高密度影。此外,CT掃描還能顯示撕脫骨折和關節內積液

比較影像學:MRI是肌腱和韌帶損傷首選檢查方法,可清晰顯示肌腱和韌帶損傷、斷裂和出血,而X線無法顯示。CT可以顯示肌腱和韌帶腫脹,出血

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在下方,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文章學到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