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做才能遠離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預防當先

這個病很難治,致殘率很高,所以預防特別重要。中西醫預防腦梗都有啥高招?一起來看看……

腦卒中是造成我國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佔死亡人數的11%左右,同時也是造成殘疾的第一大原因。此外,腦卒中的複發率也很高。

小小的科普一下:「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缺血性腦卒中佔腦卒中的60%~80%,是醫療界防治的重點之一(保健君: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腦梗」),為了人類的健康、減少家庭及社會負擔,我們需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缺血性腦卒中,以幫助人們主動、正確地預防該病,將患病風險降至最低。

到現在為止,缺血性腦卒中對於醫學界而言仍然是一種難治的疾病,所以醫療界非常強調預防,這也正是《內經》所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而西醫與中醫對缺血性腦卒中的預防各有側重點。

西醫對缺血性腦卒中的預防

醫生:有效控制患者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

患者:低脂、低鹽飲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

從西醫角度而言,腦卒中既然由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所以方法亦應針對多種危險因素進行預防。

危險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顫)、動脈粥樣硬化,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因素,如吸煙、高脂飲食、過度飲酒等。

在這些危險因素中,臨床醫師根據實驗數據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而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有效地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確實可以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

而患者需要做的則是堅持合理的飲食結構,如低脂、低鹽飲食等;同時需要戒煙、限酒、適量運動、注意休息等。

中醫對缺血性腦卒中的預防

醫生:滌除故邪、阻止故邪致病

患者:調控情志、避免寒熱過度、注意飲食起居

按照《內經》觀點分析,故邪的構成主要就是「痰瘀」,即是痰瘀故邪。如果從整體角度分析會發現,患者整體是處於「本虛」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生成故邪,此故邪藏於血脈之中。所以針對卒中的預防主要就是滌除血脈中的故邪,或者阻止故邪致病。

通過滌除故邪、阻止故邪致病預防卒中,是患者自己無法完成的,需要找到專業的中醫師通過四診合參,予以藥物治療。

而患者可以自己做的,則主要是個人的保健。

情志正確調控

情志波動是故邪致病的誘因之一。

對於氣血的運行中醫著作中有一句諺語——「氣如橐龠,血如波瀾」,其意是氣推動血液在經脈中運行。如果人體的氣機出現過度的變化,就會引動故邪致病。關於氣機的變化,《內經》曾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靜、安和是阻止故邪致病的方法之一。心情的平靜、安和也是保養元氣的方法之一。如《內經》所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進一步解釋,心情的平靜、安和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如果刻意控制,即是告子之「不動心」。

寒熱

這裡所述的寒熱即是指環境的溫度。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要避免過寒、過熱。《內經》認為人與天地相參,古人有天人感應之說。如其所述 「天溫日月,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腦卒中高發於秋冬寒冷之際,也印證了《內經》所述的正確性。所以,預防腦卒中的方法之一是保持適當的著衣,避免受寒及過熱。

飲食起居

對於飲食起居,《內經》總的原則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其中關於飲食,一方面強調多種食物,如其所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另一方面也強調食不過量,如其所述「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而對於飲食不均衡、過偏的後果也做出了分析,認為其是導致疾病及死亡的原因之一,如其所述 「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關於起居方面,在《素問·四時調神論》中講解得較為清晰。具體就是春天時,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夏天時晚睡早起;秋天時早睡早起;冬天時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