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上降壓藥,就能控制腦卒中風險了嗎?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位朋友這麼問:現在吃降壓藥這麼普遍,甚至農民都能免費領取政府醫保的降壓藥,同時按醫生的要求吃降壓藥,而且人們的健康衛生意識也逐年上升,但是調查數據卻顯示腦卒中發生率逐年升高?

對於這個問題,說一下個人觀點:

1. 降壓藥的普及,不代表高血壓控制率的升高,在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率仍然很低。

2. 高血壓控制住了,確實能夠減少腦卒中風險,但高血壓並非導致腦卒中的唯一風險因素。

醫療條件確實在不斷進步,現在農村的高血壓患者,也可以領到醫保提供的降壓藥,但如果你知道,我們國家對於高血壓的知曉率不到一半,而高血壓的控制率不到五分之一的時候,對於我國高血壓的控制情況,就應該有個初步的了解了。

高血壓確實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風險因素,長期的高血壓不控制或控制不良,會加速腦動脈血管的硬化,不管是梗塞性腦卒中還是出血性腦卒中,都與高血壓長期不控制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控制好高血壓,是減少腦卒中風險的重要方面。

但吃上藥就代表高血壓控制好了嗎?當然不是的,高血壓的控制,不但要重視合理的用藥,更好重視好生活上的調理調節。吃吃了降壓藥的同時,控制體重了嗎?控制鹽的攝入量了嗎?清淡飲食了嗎?戒煙了嗎?酒有沒有少喝點?心態控制的如何,還是愛生氣嗎?這些方面,也是控制高血壓,減少腦卒中風險的重要方面。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服藥了並不是萬事大吉,從生活調理和合理用藥方面,保證血壓控制平穩才是最重要的。想要控制血壓的平穩,除了要注意生活調理,合理用藥,也要注意血壓的監測,只有監測好血壓,了解血壓控制情況,才能及時合理的選擇和調整用藥,保證血壓控制的平穩。

因此,及時高血壓患者即使服用了藥物,也不代表高血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只要真正的把血壓控制達標,才是最重要的。高血壓的控制,應該至少把血壓降到140/90以下,如果身體耐受,能夠降到130/80以下,能夠更好的減少腦卒中風險。

血壓控制好了,能夠減緩動脈硬化速度,減少腦卒中風險,但並不代表腦卒中不會發生,除了要控制好血壓,有高血脂問題、頸動脈斑塊等方面問題的朋友,還應該注意控制好血脂指標,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高血糖也是導致腦動脈硬化的風險因素,控制好血壓的同時,把血糖控制好也非常重要。這些因素,對於誘發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都是一些疾病因素,都應該控制好。

除了控制好疾病,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適度加強運動,戒煙限酒等多個方面,並不僅僅是對控制血壓有一定的益處,對於上述相關疾病的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減少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想要預防腦卒中的發生,還要注意生活上的一些誘因影響,突然的寒冷刺激,過大的情緒波動,便秘時用力排便,熬夜等多個因素,都有可能在相關疾病的影響下,誘發腦梗塞或腦出血等腦卒中問題的發生,也都應該注意避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