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面部痙攣和面部神經痛的穴位治療

面部痙攣:每個人之所以能在高興時表現出愉快喜悅的模樣,悲傷時做出愁容滿面的神情,是因為臉部神經的作用。臉部皮膚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有些差異,其實是與肌肉融城一體的。所以,臉部神經一旦收縮皮膚,也就同時搜索做出表情。

如此重要的臉部神經機能,若處於興奮狀態,就是痙攣。相反的,如果機能虛弱不振,則會引起麻痹。

痙攣大多發生於眼睛、臉頰及嘴巴周圍。眼睛四周是因眼輪肌的肌肉痙攣。臉頰及嘴巴四周則是由於口輪肌的肌肉痙攣。

臉部痙攣是由於三叉神經痛、生殖器官疾病、精神緊張或興奮所引起。但是,一些原因不明的臉部痙攣,大多出現於更年期的女性。

假如病情惡化,當然需要接受專科醫師的治療名輔以穴位刺激。癥狀輕微的話,只要進行穴位刺激即可治癒。

有效的穴位:內眼角的晴明、瞳孔正下方的四白,頰骨下面歡髎、耳前的下關、耳下的翳風。

穴位刺激療法:首先必須確定是臉部哪一處的肌肉痙攣。選擇符合肌肉的最有效學位,做穴位刺激。進行刺激之前,要先按摩頸部及整個臉部,以緩和肌肉緊張。頸部可以用四指從耳下摩擦至喉嚨部位。而臉部則由內向外進行。

眼睛四周抽動時,用力按壓位於內眼角和鼻根正中央的晴明穴。你用力按壓即鬆手的做法,相當有效。另外,眼尾和外側的眉毛附近,也需要按壓。

臉頰抽動時,用力按壓位於眼尾下方,頰骨隆起處的歡髎。要訣是按壓5至10秒。

同法按壓下關。在距耳朵前方2寸,用手指由耳朵前面沿頰骨壓至鼻部,有個凹陷,嘴巴一張開就消失的地方,即是下關。

嘴唇附近痙攣時,指壓四白穴或翳風穴。

四白穴位於瞳孔正下方1寸,按壓即有感覺刺痛的地方,按壓方式是以反覆用力按壓來進行。

翳風穴位於耳下,耳垂向後壓,耳垂末端剛好對著的地方。臉部神經正好通過翳風的深部,所以,要仔細地指壓。假如外出或上班時突然發生經攣,可以按壓翳風穴和下關穴。要訣是用拇指慢慢且用力按壓5秒之後,稍微指壓,再按壓,反覆進行。痙攣會逐漸平息。

面部神經痛:人到中年以後,尤其是女性,經常有發作性的臉部疼痛,即所謂臉部的三叉神經痛,只要受風寒刺激或疲勞等,會反覆發生這些癥狀,一旦停止發作,疼痛就會無端消失,疼痛發作一次約數分鐘至數十分鐘。

通常,只要發生一次,就很容易再次複發,剛開始可能只是顏面半邊覺得脹痛,日後,會變成針刺般劇痛,甚至不能說話,導致失眠。因此,其特徵是患者,經常因害怕發作而心神不寧,可導致神經過敏,精疲力盡。

同時也會引起肌肉麻痹,顏面半邊疼痛。從這些特徵即可與其他疾病引起的頭痛、偏頭痛、眼、耳、鼻的疾病區分。

分布在臉部的三叉神經,左右分別各有三條分支,每一分支,引起的疼痛部位都不一樣。

第一支分布於額頭,眉宇眼睛和鼻之間。如受侵犯,會導致前額部、前頭部、上眼臉及鼻子的疼痛,又稱為眼神經痛。

第二支分布於臉頰到上顎間神經。這一條如果受侵犯,從下巴到上唇、上排牙齒間都會疼痛,又稱為上齶神經痛。

第三支分布以下顎到舌、耳朵、太陽穴為中心。如果受侵犯,側頭部、耳前,下唇和下排牙齒間都會疼痛,又稱為下顎神經痛。

其中最常見的是第三支所引起的下顎,神經痛是一種以老年人居多的疾病。

有效的穴位:1.內眼角至額頭的疼痛(第一支神經痛):取睛明、攢竹、陽白。2.臉頰疼痛(第二支神經痛):取四白,巨髎,顴髎。3.下顎疼痛(第三隻支神經痛):取下關、頰車、大迎。

平常還要注意麵部的保暖,出門帶口罩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轉載,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