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親子溝通,也能做到簡單高效。

一小男孩超愛吃糖,乳牙已經被蛀掉了一個。

為了限制吃糖,媽媽給孩子規定每天只能吃3小顆,立刻遭到反對,小傢夥很委屈,說「媽媽不尊重小孩」。

媽媽:「好吧,媽媽尊重你,給你2個選擇,選擇一,早上吃2小顆,下午吃1小顆;選擇二,早上吃1小顆,下午吃2小顆。」

孩子:「當然選1,我能吃多一顆。」然後高高興興地跑去玩了。

孩子對自己的選擇相當滿意,並且履行得非常好。

這是發生在一朋友家的情景。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當然,「欺負」小孩是不好的,但也給大部分家庭的親子難題提供了一個思路——「損失厭惡」下的選擇,育兒簡單又高效。具體如何做?

如果我的孩子愛吃糖,為了限制他吃糖,我大概會這樣給他選擇:

「你有兩個選擇,選擇一,每天吃3小顆糖;選擇二,每天吃1罐你最愛的原味優酪乳。」

當然,我家孩子會選擇第二個,因為他最愛原味優酪乳,而不是糖,但也順便實現了父母的目的——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的牙齒,並且原味優酪乳比糖果會健康一些。

最最重要的,是孩子會選擇他們最愛的選項,父母一點兒也不需要強迫。

▲為什麼孩子也會有「損失厭惡」?

據說原始人在森林裡每天都會面臨無數選擇:比如捕捉到獵物後,到底是第一時間吃掉還是關起來日後再吃,關起來的選擇還會面臨被其他野獸吃掉的威脅;採摘到果子後,到底是第一時間放嘴巴還是藉助太陽曬乾儲存……在生存環境惡劣的原始森林,原始人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比如,當他們發現關獵物的洞穴難以被其他野獸或原始人侵襲,便慢慢有了畜牧;又比如當他們發現在太陽底下晾曬果子時不會有鳥吃,他們便選擇把果子曬乾用於冬天充饑。這一系列背後的選擇,便是損失厭惡在起作用,一切為了生存,這種選擇偏好,在漫長的人類發展中,已經變成了人的下意識的選擇偏好。所以孩子們毫無疑問也有損失厭惡。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損失厭惡」,人會趨向於選擇「獲得」,而不是「損失」,「損失」給人帶來的情感波動,會比「獲得」更強烈。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認為,人們是會趨向對自己有利的。相比起「獲得」,損失風險和損失體驗會更「揪心」,並且有助於我們分析一些育兒問題。


一位媽媽計劃在兒童節當天給家裡的兩個孩子買玩具,並且已經在某天晚飯時告訴了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很開心。

幾天后,弟弟在家裡踢球,不小心打壞了客廳的電視機,生氣的媽媽說:「為了懲罰你,我不會給你買玩具,我隻給哥哥買!」

晚飯後,弟弟偷偷把哥哥剛寫好的作業本從書包裡拿出來撕掉,被哥哥發現。哥哥很委屈責問弟弟:「你為什麼無緣無故撕掉我的作業本?」

弟弟:「有緣有故!因為媽媽給你買玩具,不給我買!」

孩子的爸爸說,妻子在小兒子心裡種下「黑暗」的種子,其實是孩子「損失厭惡」心理作用下的結果。

▲當孩子總是說「不」,「損失厭惡」下的選擇,會給父母帶來驚喜

當你家孩子總是說「不」,不願接受你的提議和教育,這時父母別批評,也彆強製和命令,因為這樣做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和抵觸,而是換一種方式——給孩子選擇,通過「換一種方式」,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因為孩子有「選擇」積極性。

美國堪薩斯大學(Kansas)的Pamela J. Mendonca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的被試是一群超重兒童,通過醫生的治療方案希望健康減重。研究者把孩子們分為兩組,對於第一組,研究者讓孩子們選擇他們喜歡的減重方案,還在實驗進行過程中經常提醒他們:」這個方案是你選擇的「;而對於第二組孩子,實驗人員沒有這樣做,孩子們的減重方案是由醫生直接安排的。一段時間後,第一組孩子對減重方案的執行仍舊很積極,減重的效果也比第二組孩子更出色。當孩子有選擇機會的時候,他們會最大化地內化自己的行為。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換言之,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和行為引導中,相比起父母的強製或批評,如果父母提供選項給孩子選擇,雖然目標沒變,但因為有了選擇,孩子會感覺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們也因為擁有了「選擇權」而變得積極起來。

▲日常育兒例子,「損失厭惡」下的選擇,親子溝通更高效

例子1:


「爸爸,我想到公園玩。」

「作業沒做完,爸爸給你2個選擇,一是早上寫作業,下午我們到公園玩2個小時;二是現在到公園玩1個小時,下午寫作業。二選一。」

「我選擇早上寫作業,下午能玩2個小時。」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例子2:


「媽媽,我要買那列火車玩具。」

「你剛才說要買芝士蛋糕的,媽媽給你2個選擇,一是買芝士蛋糕,二是買火車玩具,只能選擇一個。」

「好吧,我還是選擇芝士蛋糕好了。」

例子3:


「媽媽,我想穿小花裙去玩。」

「郊外會有小蟲子和蚊子,穿小裙子會被叮咬。媽媽給你2個選擇,一是穿小花裙再穿一條褲襪;二是穿一條長褲子,配你的酷酷小皮靴。」

「我最愛小皮靴了,我要穿長褲。」

孩子總說「不」?用點心理小法,爸媽省心,孩子喜歡

例子4:


「爸爸,我還不想睡,我還要玩一會玩具。」

「現在已經10點多了,爸爸給你2個選擇,一是我們現在睡;二是我們再看20分鐘繪本童話書。」

「我最愛睡覺了,我們現在睡吧。」

溫馨提示:給年幼孩子的選擇,為什麼最好兩個而不是多個?

太多選擇,容易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所適從可能會激發孩子的反抗情緒。從簡單中選擇,不僅有助於孩子直接選擇,還能幫孩子獲得更多自信。

相比起斥責打罵,父母用一種孩子喜愛的方式,親子溝通會更高效!

(完)

關鍵字:親子溝通、幼兒心理、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顧問師黃杏貞,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