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益生菌與心理健康

我們的腸道和大腦之間的聯繫錯綜複雜,這一聯繫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的語言文化之中。「一肚子委屈」、「腸子都悔青了」和「滿腹牢騷」等等詞語,將我們的情緒感受與我們的胃腸道聯繫在了一起。我們的心臟和胃腸道反映著我們的情緒變化,表現為肌肉緊張、心跳加快或胃部異常收縮等等。腸道和大腦之間的雙向溝通,不僅有助於維持胃腸道穩態,而且還可能影響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健康。

連接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之間的通路在19世紀首次被發現,被稱為腸道神經系統。腸道神經系統被認為是自主神經系統的第三個分支,也被稱為「第二大腦」。它的神經元數量與大腦神經元數量相似,在神經遞質和信號分子方面也與大腦同樣複雜和極其相似。

大腦和消化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係,其實已經被認識到了許多年,古代文化、現代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都研究過。長期以來,人們認識到一些慢性胃腸道疾病與精神癥狀之間存在關聯,但其因果關係和潛在的病理生理機制並不確定。然而,最近的科學進展讓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腦-腸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

人類的消化系統是400-1000種不同細菌的家園,這些細菌組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共生生物網路。腸道微生物可通過調節腸道運動、腸道疼痛、免疫反應和營養加工等方式影響腸道穩態。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關注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宿主之間的共生關係。這一思想學派正在推動人們重新認識腦-腸相互作用在維持體內健康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腸道微生物對腸-腦相互作用具有強大影響,參與影響情緒行為的發展,調節壓力和疼痛以及大腦神經遞質系統。益生菌和益生元被認為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最終影響宿主行為,但是如何將其應用到涉及大腦或腸腦軸的人類健康或疾病之中,數據還十分有限。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益生菌對腸-腦雙向共生關係的影響不僅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關,還與我們的這種雙向共生的腦腸關係還具有其他重要特徵,這些特徵不僅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關,還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有關。

益生菌

世界衛生組織將益生菌定義為「如果攝入足夠數量,能夠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probiotics)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為「為了生命」(for life)。益生菌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他們對乳酪和發酵產品的使用。

二十世紀早期,諾貝爾獎獲得者Eli Metchnikoff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時,他說過:腸道微生物對食物的依賴使我們能夠採取措施改變我們體內的菌群,使用有益微生物來代替有害微生物。大約在同一時期,一位名叫Henry Tissier的法國兒科醫生注意到,腹瀉患兒的糞便樣本中某種細菌的數量較低,而這種細菌在健康兒童中含量很豐富。這種細菌就是目前我們熟知的雙歧桿菌。他建議將來自健康兒童腸道中的細菌用於腹瀉患者,以幫助恢復健康的腸道菌群。很快,Metchnikoff和Tissier的工作被用於商業開發,然而,並非所有結果都是陽性的,許多科學上看似穩定的觀察結果,卻被證明是無用的。隨後,益生菌研究失寵了,但是在過去二三十年裡,益生菌的研究又死而復生且來勢洶洶,益生菌的研究以及消費者對益生菌興趣都日益增長。

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支持益生菌可能對健康有益的觀點。益生菌被用於各種膳食補充劑,有膠囊、片劑或粉劑等形式,並且存在於各種發酵食品中,最常見的就是優酪乳。最受歡迎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特定種類的益生菌往往具有特定的健康益處,使用益生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增加腸道有益微生物,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在健康情況下,胃腸道是大約400種細菌的家園。細菌從人類出生開始定殖,順產的新生兒通過母親產道分娩時,接觸到母體的子宮頸和陰道菌群,新生兒胃腸道就開始定殖大量細菌。剖腹產的新生兒通過與環境接觸而接受細菌定殖。腸道細菌的定殖具有一系列有益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抵禦新攝入的微生物的再定殖,其中就包括病原微生物。因此,通過飲食控制或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有益細菌的相對數量可能有助於宿主的健康。

益生菌與心理健康

有報告指出,全球心理健康危機日益增長被認為是現代文明的結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如此。社會經濟的改變、城市化需求的增加、飲食習慣的變化、久坐不動的行為、電子產品的長時間使用、缺乏足夠的日照以及脫離大自然等等,被認為導致現代社會許多疾病流行的促進因素。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正開始探索這些影響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與其它現代生活因素相結合影響心理健康。

其中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研究領域就是腸道菌群的改變對神經心理學的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心理健康問題與慢性低度炎症、氧化應激和炎症細胞因子的升高等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也伴隨著腸道有害菌的增加和腸道菌群失調。通過腹腔注射細菌脂多糖可以引起情緒障礙,同時補充益生菌也可以影響機體的細胞因子、氧化應激和炎症標誌物水準。

我們很容易理解益生菌在胃腸道疾病中的健康益處。益生菌可以幫助減少腸道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從而減少各種胃腸道不適。益生菌還能增強免疫反應,改善皮膚功能,增強對某些過敏的抵抗力,減少體內病原體,保護機體DNA、蛋白質和脂質免受氧化損傷等等。

最近的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也可能對腸道以外的健康有益。腸道微生物在腸道與大腦的雙向溝通中發揮重要作用,腸道微生物也可能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人們對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系統、大腦發育和行為的關係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腸道菌群通過免疫、內分泌和神經途徑調節神經生理行為。大量研究已經開始關注益生菌在抑鬱症、焦慮症、自閉症、阿爾茨海默病、慢性疲勞綜合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的有益作用,表明了益生菌在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潛力。

腦-腸之間的雙向交流已經很明確,但是我們對腸道影響病理心理學的具體作用機制的了解仍處於初級階段。在研究腸腦軸功能方面,我們大多使用的是動物模型,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結果,而在人類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以後,我們將陸續總結益生菌目前在各種心理疾病的應用中所取得的進展,介紹益生菌在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的潛在價值,敬請關注!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喲

了解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NS乳酸菌』——您的伴侶!與你分享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