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益生菌:腸道病菌的「剋星」!


一、益生菌與胃腸道健康的關係

人體腸胃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它的健康狀況影響著人體的喜怒哀樂。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棲居著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統稱為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群間互相製約、互相依存、受飲食、生活習慣、地理環境、年齡及衛生條件的影響而變動,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

消化道內特定量的有益微生物,以維持消化道內的平衡和養分的消化吸收,因為益生菌在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乃至胃腸道健康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腸道健康標準

關於腸道健康的五項主要標準

腸道健康徵象

食物消化和吸收正常,營養狀況正常,有效吸收食物、水和礦物質,腸道運動節律、通過時間正常,無腹痛、腹脹;糞便正常,無噁心、嘔吐、腹瀉、便秘和腹脹。

胃腸道無疾病 無胃酸性疾病,無胃食管反流或其他的胃腸炎症性疾病;

無酶缺乏或糖類不耐受;

無炎症性腸病、乳糜瀉或其他炎症性疾病、無結腸直腸或其他胃腸腫瘤

腸道微生態正常穩定 無細胞過度生長,腸微生物組成和活力正常;

無胃腸感染或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正常的免疫功能 胃腸粘膜屏障正常,黏液分泌正常,無細菌易位;IgA水準正常,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正常;免疫耐受,無過敏或黏膜高反應性

健康狀態 生活質量高,或腸道舒適度正常;5-羥色胺分泌正常,腸神經系統功能正常

人體胃腸道是益生菌定植並發揮作用的主要場所,益生菌在腸道微環境中進行代謝活動,影響人體的食物藥物成分代謝、細胞更新、免疫反應等諸多生理活動。

益生菌具有緩解便秘、乳糖不耐受症和減少術後綜合征的療效;

益生菌的抑菌活性可以有效地減少胃腸道中的病原菌和感染性疾病;

體內體外試驗也顯示了益生菌抗結腸癌和術後腸道改善的效果。

這些進一步表明益生菌為現有的胃腸道治療領域提供了一個選擇性的方法。

然後,各種臨床試驗表明,益生菌的影響根據不同的益生菌菌株、配方、劑量和對象而異,此外,其預防的效果要遠遠好於治療的效果。

二、益生菌治療各種胃腸道疾病的研究進展

1、益生菌抑製和緩解腹瀉;

2、益生菌緩解乳糖不耐受;

3、益生菌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

4、益生菌治療炎症性腸炎;

5、益生菌能改善便秘;

6、益生菌抗結腸癌;

7、益生菌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

8、益生菌改善大腸癌術後患者腸道屏障功能。

三、益生菌促進胃腸道的機制

1、益生菌與腸道屏障作用

腸道屏障和胃腸微生物是保證腸道健康的兩個主要因素。

益生菌能調節腸道上皮細胞的功能。

2、益生菌能調節宿主的免疫功能

除了增強物理屏障作用,共生菌和補充的特殊益生菌能夠增加小腸黏液的分泌,促進免疫屏障功能。

另外,通過調節免疫細胞生成促炎反應細胞素或抗炎反應細胞素,益生菌也可以實現免疫調節。

3、益生菌能產生抑菌物質

大多數益生菌,尤其是乳酸菌,耐酸、適應腸道生態環境,便於在人畜腸道內繁衍增殖。在健康人畜的腸道中,各種細菌的種類、數量和定居部位是相對穩定的,它們互相協調。互相製約。共同形成一個微生態系統。

益生菌能夠抑製病原菌的生長,促進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的生長。

4、益生菌抑製腸道病原菌的入侵和定植

益生菌與致病菌競爭腸道黏膜表面的結合位點,然後定植於腸道內,這可能是益生菌發揮其功能的抑製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的黏附也可被益生菌所抑製。

近三十年來,益生菌製劑的研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藉以調節人體內微生態群落或種群結構,保持菌群平衡,促進內環境的穩定,提高宿主的健康狀態。對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益生菌製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調節內源性的微生態系統或免疫系統作用於腸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