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肖颯:化解“焦慮”的幾個小妙招...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肖颯

  還有一點更現實,那就是:死亡和明天哪個會先來?我們永遠不知道。把每一天都當作一世,感恩今天我們遇到的人、事,第二天醒來,又是初生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探索、歷經風霜後,還保有一份熱血且100%真誠的心,那麽,焦慮將無處遁形。

  作為一枚焦慮多年的中年女性,寫這篇文章也算是一種自我療愈吧。僅以自己的觀點,與諸位愛粉交流,期待大家的生命開出更美的花兒,讓生命之河跌宕而富有勃勃生機吧。

  1

  什麽樣的人愛焦慮?

  颯姐試圖從知網尋求一些學術概念,卻看得有些雲山霧繞,索性咱們就從活了三十多年的感性認識來談談想法。

  生活裡那些“神經大條”的人通常並不焦慮,他們信奉“車到山前必有路”,凡事不著急,其本質是思想較懶惰,不願意去認真對待未來的挑戰,讀者可以腦補為“佛系”青年的所作所為。

  反而,活得比較認真的人,更容易焦慮。我們心有記掛,擔心自己擁有的東西逐漸流逝;擔心當下的選擇不夠精確,從而導致未來的生活不夠完美。

  我們可以看出,相較於常人,愛焦慮的朋友往往具有“活在未來”的基本價值觀,信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怕現有信息不足以得出一個“優”的選擇,真心怕自己會後悔。

  也就是說,愛焦慮的人往往是上進、有一定思考能力和執行力的人,呵呵,好吧,我這是在誇自己和愛粉小夥伴呢。

  2

  如何擺脫焦慮的小煩惱?

  既然對未來的擔憂引發了焦慮,我們試圖找到一些步驟來緩解這種煩惱。具體的方法是:

  (1)承認現實。理想主義者一般都是上進的人,通常認為自己依然擁有年輕的心,然而,我們必須承認肉身已經不再年輕;咱得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只有順應時代,“勝過天”幾乎不可能。

  越是現實,越是內心不欺騙自己什麽“世界是美好的”,而是懂得人性必有醜惡的一面,那麽,我們就能對未來降低“期待”。

  (2)面對欲望。坦然看待不同時期的“欲望”,而不是一味壓抑。功名利祿,酒色財氣,只要是普通人都有這些天然的想法。

  作者的觀點是只要不違法犯罪,不用當什麽道德模範。看《生命之書365條的靜心冥想》,對欲望也是不讚同壓抑,而是建議從更高的層面理解和接納自己。

  (3)放下“意義”。世間的事,不是一定有意義的,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無序的巧合。我們人類給自己的際遇賦予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意義,然而,多數是自己欺騙自己。

  沒有恆久遠的愛情,只有恆久遠的石頭,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即便是父母之愛也是如此。經歷了苦痛,也不是命運要告訴你什麽哲理,也不是讓你“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只要概率輪到你,你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N次,還樂此不疲。

  (4)像個孩子。懵懂是一種天分,我們曾經都是單純的孩童,被人為教化成一個個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從這麽多年的人生經驗看,許三多那種瓜子只要肯堅持,卻也能做成點事;那種人脈+情商雙高的精明人,卻可能也走了很多彎路。

  (5)動若狡兔。行動是治愈焦慮的針劑。從颯姐個人體會而言,遇到細分領域的預判和商業模式的選擇,我通常會選擇“先乾起來”,只要時間成本付得起,不怕“試錯”,大不了就不成唄,又沒人逼你一定要第一次就拿滿分,既然是個馬拉松,那就先跑起來嘛。越跑越有信心,越能找到方向。

  3

  與人分擔你的憂愁,分享你的喜悅

  上周在某區為某協會授課,午間與領導和行內頭部企業用工作餐,大家好奇地問我:肖律師,你為啥要寫公眾號呀?我正在低頭認真吃飯,聽到這個問題,不禁笑了,回答道:這是我解壓的方式呀。

  嘻嘻,讀者不必惱,每天寫公眾號文章是我一天最放鬆的時刻,因為沒有案件客戶的奪命催促;沒有工作留言的叮叮聲;沒有孩子的鼻涕和老人的叨叨;只有我和一台電腦,我敲著字,它記錄著我的思路和感悟,舒暢的感覺油然而生。

  其實,我就是把近兩萬行業粉絲當作可以傾訴的朋友,把每天所學博采眾長後釀成蜂蜜貢獻給大家;把每天谘詢、約飯、案件中抽象出來的問題犀利地表達出來,其中不免有我們的洞見,也有我們的偏向。

  讀者們可以選擇更為安全、高效的方式,那就是把你的焦慮傾訴給你認為能夠足夠給你安慰的人,當然如果這個人正好可幫你解決現實問題,給你思想力和新視角,那麽,ta更適合成為你平時常交流的知己。

  此時,請注意一點,切勿有戒心,在一開始考察好此人的人品及嘴嚴程度,一旦確定後就放下“戒心”,推心置腹,而不是藏著掖著。

  咱們國人的毛病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是100%的真誠,這就導致了嫌隙,其實,如果兩個人的利益綁定結實或者根本沒有任何可能的利益衝突,那麽,咱就用人不疑;如果注定會被背叛,那麽,無論怎麽防咱也防不住。

  4

  寫在最後

  人呐,就是毀在“聰明反被聰明誤”。現代社會的通說是,人隻活一次,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裡人們總是想獲得更多的東西(財富、愛、經歷、感受等),這就讓我們變得不淡定,有取捨,重選擇。

  其實,怎麽活著都是一輩子,怎麽活著也都沒有錯。我們認為的“好”就是真的好嗎?我們是不是從父輩那裡聽來了什麽是好的生活,然後就試圖沿著他們希望的樣子生活呢,也許那只是你心裡的一面鏡子,打破鏡子,你才發現支離破碎的是你虛妄的臆想,鏡子背後的世界還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未來不值得焦慮,還有一點更現實,那就是:死亡和明天哪個會先來?我們永遠不知道。把每一天都當作一世,感恩今天我們遇到的人、事,第二天醒來,又是初生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探索、歷經風霜後,還保有一份熱血且100%真誠的心,那麽,焦慮將無處遁形。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兼任北京市網貸協會法律顧問,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法律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