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了補藥上火?補藥也有寒、熱、溫、涼的不同性質,吃對才是關鍵

經常聽到病人說,吃了補藥上火。有些人甚至都有些恐補了,一見面就強調:醫生,別給我用補藥哦,我一吃補藥就上火!

其實,補藥也有寒、熱、溫、涼的不同性質,寒涼性質的補藥,比如補腎的生地、補肝的白芍,以及補心肺的麥冬、天冬,不但不上火,還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腫瘤患者病人的體質和病情也有陰陽寒熱不同。飲食進補,應該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以及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特點等,選擇適時進補。

溫 補


性質溫熱,具有補虛作用的藥物或食物,適用於氣虛、陽虛患者,見倦怠、乏力、肢冷、畏寒等癥狀

常用的有羊肉、牛肉、鹿肉、鹿茸、鴿肉、龜肉、大棗、桂圓、黃芪、當歸、白朮、人蔘等。

涼 補


藥性偏涼,屬陰的補藥或食物,適用於陰虛、血虛不足者。這類病人經常有陰虛發熱的表現

常用的有豬肉、鴨、鱉肉、牡蠣肉、螃蟹、豆腐、梨、菱角、生藕、蘑菇、香蕉、百合、西瓜、紫菜、銀耳、生地黃、白芍、北沙參、麥冬、玄參、石斛等。

平 補


性質以甘平為主、不寒不熱、不膩不燥、補性平和且緩慢的補品,適用於陰虛發熱或陽虛畏寒均不明顯的患者

常用的有鯉魚、蝦、山藥、薏苡仁、扁豆、蓮子、芝麻、茯苓、枸杞子、女貞子、龜板膠、阿膠、太子參、冬蟲夏草等。

另外,如果出現補藥上火的情況,除了顧問中醫大夫外,在 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還要注意自我的心理調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