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6歲男子突發心梗,還好搶救及時,醫生勸誡:這2個習慣最好改改

近幾年,心梗發病人群逐漸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患者突發心梗,其死亡率非常高。

心梗,又稱為心肌梗死,是長時間缺血導致心肌細胞死亡。

而心臟,好比人體的「發動機」,一旦停止跳動,生命就會終止。

一天凌晨,急診室接到一位突然心梗的男子,醫生經檢查,確診是突發心梗,全力搶救,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電擊除顫、腎上腺素注射……能用的全用上了。

經過醫生診斷,需進行手術,幸運的是搶救及時,手術很成功。

據家屬介紹,患者李先生病發當晚依舊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中已近凌晨,正要準備睡覺,李先生突然覺得胸口劇烈疼痛,左肩也伴隨疼痛,同時有噁心感,起身時疼痛頓時加劇,滿頭大汗,隨後,家人立即撥打了120。

醫生了解患者情況後,原來,李先生是一名IT,因工作原因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為了生活,不喜歡,也只能忍了。

此外,李先生還有個習慣,就是吸煙,為了提提神,晚上吸煙會更多一些。

醫生了解情況後,提醒:2個習慣最好改一改,不然心梗找上門!

1,熬夜

長期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疾病。

熬夜還會使機體疲勞,導致植物神經功能下降,交感和副交感的神經發生紊亂,心臟功能受到影響,跳動發生紊亂,引發心律不齊、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

對IT工作者來說,熬夜是「家常便飯」,想繼續乾,就只能加班,不然容易被裁掉。

2,吸煙

吸煙,是一個非常損傷身體的習慣,也是一件「成癮」的事。

主要是因香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長期吸煙,還可能使基因發生突變,誘發癌症的發生。

其中,尼古丁會促使冠狀動脈收縮,血管收縮嚴重,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增加心臟病的發生。

一氧化碳進入體內,會與血紅蛋白結合,從而降低攜氧量。

吸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吸煙越多,對心臟的損傷越大。

像李先生熬夜加班時,更喜歡吸煙,加班時,每次大約吸一盒煙,這樣對心臟的損傷會更大。

心梗突發,牢記兩個「120」:

1,迅速撥打120:

患者出現劇烈的胸部疼痛,時間較長,伴有出汗、煩躁、瀕死感等,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立即撥打120;

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胸背痛、肩頸胳膊疼、牙痛、上腹痛等,也應注意,最好去檢查一下;

患者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等癥狀,及時就醫。

2,搶救時間為120分鐘:

急性心梗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也就是說,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若在120分鐘內完成,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時間越短疏通,治療效果越好。

如何保護心臟?記住,少碰3類食物,做好3件事!

少碰3類食物:

1,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不利於身體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

生活中常見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蛋糕、餅乾、麵包、奶茶、冰淇淋等,這類食物是很多人的最愛。

但長期的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會促使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量升高,增加心腦血管堵塞的風險。

2,高鹽食物

鹽,是一種生活必需調味品。

但攝入過多,容易使血壓升高,誘發高血壓,從而增加冠心病的發生。

生活中除了食用鹽,還有很多易被忽略的「高鹽食物」,如速食麵、香腸、各類小零食(包括薯片、薯條、辣條等)、各種醬料等。

控制鹽分的攝入,除了食用鹽,還需控制加工類零食的攝入,這樣更利於控制血壓。

3,高糖食物

糖,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食物,吃糖的人,會產生一種愉悅感。

但糖攝入過多,會使血糖升高,若長期攝糖太多,會增加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而長期持續的高血糖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阻礙心腦血液供應,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嚴重可致心肌梗死。

做好3件事:

1,勤喝水

多喝水,補充體液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從而減少血管堵塞,有助於血管健康。

巧吃蘇 梵 莓,補充清血液成分,減少血栓形成:

它富含槲皮素、綠原酸、花青素,被稱為"血管清道夫"。

研究發現,槲皮素、綠原酸、花青素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微量元素,會誘發慢性血管病。

它們進入人體內可以打開並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油脂含量,軟化血管,清除自由基,從而達到調血脂、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2,適量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更利於身體健康的運動。

堅持有氧運動,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

記住,一定要選擇適合個人的運動方式,並避免過度鍛煉。如,慢跑、快走、打羽毛球、練太極拳等。

3,控制好情緒,避免激動

情緒不穩定,會影響血壓,使得血壓波動很大。

而生氣會使身體分泌更多毒素,促使血壓升高,容易出現胸悶、氣短、頭暈、頭痛等不適,嚴重還會誘發心絞痛、急性心梗等。

控制好情緒,避免情緒激動,利於控制好血壓,對心臟也有保護作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