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偉大的母親形象下, 是一群手足無措的媽媽

今天是母親節,想必,你已經聽到了各式各樣對母親的花式讚美。

長久以來,歌頌母親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話語體系。中國的「母親」形象被華麗的大詞所包裹:無私、偉大、奉獻、含辛茹苦。

母愛本該值得讚頌,可問題是,當我們為母親們的無條件付出、不計回報這些詞感動時,我們亦是在選擇將她們不平等的生存現狀加上了溫情的濾鏡。

可以說,如今流行的「歌頌式」話語,合理化了一切不公正的問題,成為了不公正現狀的維護途徑,是一場隱匿又變相的性別剝削

比起分擔育兒責任、改善母親的生活環境,言語上的幾句誇獎,成本最低,卻也最無用。

1.

當我們讚頌母親時,

我們在讚頌什麽?

前不久,某公號出了一篇“這群當媽的,值得10000句誇獎”的文章,裡面寫滿著年輕媽媽帶娃的“吐槽”:

在讚頌的表相下,其實是父親角色的缺失,是年輕母親在放棄自己除家庭外的身份。自從孩子誕生的一刻起,母親的身份便由她自己,化身成了一個集體式的名字「寶媽」。每時每刻,都為孩子打轉。

這類讚頌式文章常見的格式是:先列舉母親在家庭中付出的各種辛勞,然後升華情感說這是無私、偉大,最後往往落下不痛不癢的結尾:要麽是一句感謝、讚頌;要麽落入消費主義的模版:給她買個禮物吧。

其中的問題在於,當人們將焦慮、抑鬱、慌亂理解為“神”,另一面,是在將焦慮、抑鬱、慌亂合理化。我們讚美母親時,我們是在容忍甚至鼓勵這些不公正的延續:不合理的家庭分工、過重的育兒負擔、對於犧牲自我的美化

可以說,我們用「無私」一詞,包裝了一個又一個家庭裡疲憊不堪的母親。

戴錦華曾這樣評論社會上的流行又畸形的性別觀念,歎息它們為“至痛的洗腦”:

「當我看到“寧肯坐在寶馬後面哭,不坐在自行車上笑”這樣的話的時候,我覺得痛心。但對我打擊更大的不是這個新聞,而是來自於我的一個年輕同事,她這麽回復我:“坐在自行車後面,你笑得出來嗎?”」

真正令人警惕的,從不是某種畸形的價值觀,而是它們在社會中的合理化。當整個社會的標準開始傾斜,集體的價值觀便朝向一種畸形發展——從古到今,我們用讚揚的話語歌頌了太多母親的無私,漸漸地,人們對母親的訴求、需要、困境開始進行一種集體性的選擇性忽視

而“無私”一詞的本質,是付出和回報的不對等

國產電視劇《娘道》中,便是一個中國社會將女性的犧牲、無私包裝成女性品德的絕佳樣本。這部劇的中心思想“娘之道,哺而無求,養而無求,舍命而無求”——看,滿滿的“無求”。

當權力的保障、公平的家庭分工,都以母親個體的“無求”加以粉飾,與其說是一種高尚美德,不如說是對母親變相的性別剝削和規訓。

這種「讚頌式騙局」在社會中無處不在:公司為了鼓勵員工無償奉獻精神,用“全年未請年假” 、“加班時長最久”等方式以對員工進行鼓勵。而這種鼓勵話語下,過長的工時、無償勞動等「問題」被一筆帶過。

2.

「偉大」的母親形象下,

是一群手足無措的媽媽

來自美國的Alexandra Sacks是一名生殖心理醫生,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種孕婦和產婦打交道,疏導她們關於生育方面的心理問題。

在她的一場TED演講中,她分享道,和孕婦、產婦們打交道的十年中,發現了一個極有規律的模式:

常有年輕的媽媽打電話給她,說自己得了產後抑鬱。而Sacks在完成了各項檢查後診斷後,發現她們一切都好,並沒有得產後抑鬱。可媽媽們往往還是不放心,說:

“可是,為什麽有了孩子後,我沒有感覺到完整。反而感到痛苦?”

Sacks分享的例子,讓我們清楚地理解到:讚頌母親這一看起來正面的話語,之所以是危險的,是因為它設立出的不切實際的標準和現實中完全脫離。

女性在「神化母親」的標準下長大,潛移默化地默認自己也該是無所不能。而當現實的境況被無助、疲倦、抑鬱、焦慮充斥時,母親面臨的,是面對落差時赤裸裸的自我懷疑——

“別的女人生孩子都沒叫,你怎麽就這麽嬌貴?”

“產後抑鬱,你太作了吧?”

“母親的天職就是帶孩子,你怎麽連這都做不好?”

這些指責背後,是一套社會默許的價值觀:生育和育兒是一個女性的必經之路,是母親們的「天職」。並且,女性天然適合育兒。

Sacks直言:這種期望非常荒謬,因為它完全不切實際。美國有大量的書籍教人們理解青春期,卻無人關注女性轉化為母親這一段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這種“期待”和現實的落差,在中國母親們身上,更是顯露無疑。

看理想不久前做過一個80、90後父母的採訪。其中,訪談中的每位母親都有著困擾。有的因為產後荷爾蒙的變化,而受情緒折磨;有的在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上掙扎;有的因為少陪了孩子一會兒,就感到愧疚。

每位母親的體驗都不相同,而唯一的共同點是,她們離“理論上”的母親生育後幸福美滿、對照顧孩子得心應手的形象,差距巨大

這些當了母親的女性中,往往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仿佛曾經聽來的當媽後的各種美好,都成了一場騙局。可為什麽沒人告訴她們,生育除了幸福之外,亦有需要面臨的挑戰?為什麽我們的文化裡,從未致力於全面、客觀地闡述「母親」這一身份的方式?

這難道不是長久以來,單純讚頌母親之偉大的後遺症?

我們的媒體不停地在塑造著一個“完美”母親的形象,而從未認真談論過母親們真實的困境。這種話語的背後,無論有心無心,都成為了一場隱匿又變相的性別剝削

Unmasking Motherhood: Katherine Wintsch | TED Talk

《使女的故事》中,女性被淪為國家的生育機器,為不育的夫婦承擔生育的責任。這部反烏托邦作品,正是一個對「無私」這一危險詞匯的清醒劑——若我們持續容忍和浪漫化女性的無私,不警惕社會上對女性“安排”的職能和角色,劇中恐怖的畫面恐怕會成真。

3.

母親,一個被「構建」的詞

母親的“天職”一說,從達爾文時代就開始了。他曾說:“女人因具有母性本能,會對自己的嬰兒明顯表露這些特質。”

而母親是否天生就有照顧子女的“本能”?

長時間以來,人們往往運用“生物學”、“本能”這樣的詞來闡明女性作為母親的重要性。這是早期科學研究中充滿性別偏見的例證之一。這種話語,被社會學家們稱為「強迫性母職」,指明所謂的母愛的“天性”之說其實主要是父權價值的製約。

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實驗證實,母親的“天職”並非本能。

人類學家莎拉·赫迪(Sarah Hrdy)在《母性:母親與異體母親》一書從人類學和社會學兩個角度結合討論了這一問題。

書中舉例到,嬰兒在吃奶的同時,會用手摸著母親的乳房。赫迪指出,這是嬰兒的生存策略——嬰兒需要抓緊不放,正表示母親不一定會哺育,否則嬰兒何必積極爭取。

理解「母性」需要科學,但同時要謹慎科學中的性別偏見和道德綁架。對於那些想利用自然界來宣傳自己對人類行為所持的意見的人,赫迪一語道破:這種人不算科學家,更像布道家。他們把自己的道德規範強加於自然界,不容自然界的生命自己發言

美國詩人、作家Adrienne Rich 曾提出過“制度化母性”(institutionalized motherhood)的概念,指出「母性」這一詞,並非生物學中所謂的本能,而是社會構建出的一套話語體系。

她在書《女人所生》(《of woman born》)中說道:

傳統的母性思想要求女人的“天性”,而不是智慧;要求自我忘卻,而不是自我意識;要求依靠他人,而不是創造自我。

而「制度化母親」最大的問題,在於其制定者並非女性。父權社會賦予了母親的種種職責,包括生育、育兒、照顧家庭,而在這一場關乎規則的計劃中,女性自身的經驗卻完全被排除在外

在一個缺失女性真實體驗的話語下,「母親」的概念對於那些尚未步入此角色的年輕女孩來說,是危險的。她們對母親的預期停留在過度浪漫化的美好想象,卻對現實生活中的困境一無所知。直到自己親歷的那一天,出現了偏差,自己成為了「不正常」的一員,痛苦由此產生。

同樣,對於那些已經經歷過母親角色的女性來說,她們亦難以發聲,因為在讚頌式話語的長期流行下,一切抱怨,都會成為對“光榮的母親”身份的一種背叛。

“母親正熱烈寫作,孩子淹進浴盆了”

波伏娃曾說,生物觀點的刻板印象會“導致女性成為人類的奴隸,使女性多種不同的能力發揮受限。” 在如今看來,這種觀點依然有現實作用。

4.

用數據說話,中國母親面臨的困境

中國人以勤勞出名,而中國母親,亦是辛勞的代名詞。

首先,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居世界之首,比大部分發達國家都高。從數據上看來中國女性一直踐行著“女性就是半邊天”的號召。

其次,家務勞動分工。在普遍外出工作的情況下,母親同時也是家務勞動主要承擔者。

再者,中國母親產後抑鬱的現象依舊嚴重。據2014年11月刊的《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指出,15%的中國女性被確診為產後抑鬱,85%的女性都經歷過產後的抑鬱情緒。

把這些數據集中在一起,可以概括出中國母親的現狀:疲憊不堪。讚頌式話語把母親誇得無所不能,而「神」的背後,是一張張疲憊的面孔,和一個個無聲的困境。

而此時,我們最不該做的,就是繼續讚頌、鼓勵、美化這種疲憊不堪。

人民論壇網在今年4月1日公布的《當前中國兩性觀念調查研究》中顯示,

“暖男”(60.1%)和“奶爸”(59.2%)是最受女性歡迎的男性形象。此外,“經濟適用男”(45.5%)、“妻管嚴”(45.2%)、“高富帥”(42.8%)的美譽度也較高。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女性對男性對期望,已拋棄了舊有的“一家之主”式的形象,而是期盼其更多地參與家庭分工,且與自己處於平等的狀態。可事實上,母親們的聲音呼聲和期盼似乎還未被聽見,我們的育兒文化,很大程度還是缺失父親的“喪偶式育兒”,即母親承擔幾乎所有的教育和撫養責任。

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當我們過度讚頌母親在家庭的付出時,也是在剝奪她們在家庭以外的一切可能性:工作、愛好、娛樂;及生理需求:吃飯、睡覺、運動、性生活……

當我們堅持“當母親就意味著犧牲”這個想法的時候,真正犧牲的,是她們的自我意識。當母親的身份被過於放大,她在社會中的其他身份正在以看不見的方式無限縮小。

5.

不讚頌,那能做什麽?

為什麽要警惕歌頌母親?這不是在否認世世代代母親的付出,亦不是在鼓吹一種自私自利的功利主義。相反,正是因為看見“神化”母親下一個個真實的現狀,才因此呼籲社會對母親身份更客觀和全面的認識。

沒有人能定義「母親」該是什麽樣的?母親偉大也好,脆弱也好,都該是以每個個體家庭角色的生命體驗而決定,而不是出於某一種社會標準下「硬被附有的禮物」。

女性不應該對自己因生育而有的痛苦覺得冤罪殺機並默默承受,別人也不應該熟視無睹,更無權企圖壓製這種發言。

我們在母親辛苦帶娃時說“你真無私”,在她脆弱痛苦時說“為母則剛”。與其用嘴上的褒獎輕而易舉地讓現狀延續,不如化作改善她們處境的真實行動。

那該怎麽做呢?在這裡,可以參考一下紐約時報作者Karen Rinaldi在《誰說母親意味著犧牲》一文中的建議:

通過將做母親重建為一種特權,我們把力量重新還給母親,賦予她力量,讚美她的自主權,而不是讚美她的犧牲。通過承認我們的母親角色,以及拒絕被授予“犧牲者”這一虛假榮譽,我們更多是在為所有女性賦予力量。

沒錯,賦予她力量。長久以來,中國母親的角色是“去個性化”的,除去母親之外的角色,關於她們人生的描繪幾乎為零。而此刻,除了正視和反思日常話語中對母親理所當然的剝削,鼓勵她,幫助她,讓她實現自我價值,是幫助她們找回個性的一種手段。

如果說母親節是一個慶祝身份意義的節日,那麽今天,我更願讓你拋下這個身份,因為你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一位「母親」

如果可以,親愛的媽媽,我不想再讚頌你的犧牲、無私、和風險,你不需成為無所不能的神、或者是沉默的付出者。

願母親們自由、快樂、成為你自己。

撰文:提圖

監製:貓爺

參考資料:

Sarah Hrdy《Mother Nature:A History of Mothers,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

Alexandra Sacks: 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the transition to motherhood | TED Talk

Unmasking Motherhood: Katherine Wintsch | TED Talk

Culture and the labour market keep India’s women at home | The Economist

《當前中國兩性調查研究》| 人民論壇網

《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2017)》數據解讀“半邊天”的秘密 | 新華網

《2018中國家長焦慮指數調查報告》| 智課教育x新浪教育

Karen Rinaldi 《誰說母親意味著犧牲》| 紐約時報中文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