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再忽視產前抑鬱症了

生兒育女是女性的天職,因而懷孕和生產一直被認為是女性一生中相當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就其生理與心理之變化,甚至超過經初潮或停經期,常須承受較重的身心壓力和負擔,因而相關的抑鬱和焦慮等癥狀也隨之而來。

產前抑鬱症普遍存在於一般產婦之中,通常伴隨有抑鬱、哭泣、自責、自卑、意志消沉、昏昏欲睡、對自己懷孕角色的焦慮感,失眠、食慾反常以及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若能適時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通常可短暫時間內消失而恢復正常。

產前抑鬱症常常被忽視

產前抑鬱症在我國常常被忽視,家人對懷孕、生產,及產後期孕婦的身心狀態往往是呵護備至,唯恐有失。而產前、產後的抑鬱症則是整個懷孕生產期最大的夢魘,其心理障礙足以使處在這段期間的婦女,非但沒有新生命即將誕生的喜悅,反而籠罩著揮之不去的抑鬱與幻滅的陰影。其發生的原因與中樞大腦內許多與精神情緒功能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相關,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等。

產前抑鬱可能影響孩子

在整個懷孕期和生產後,至少15%的產婦屬於發生這些情緒障礙的高危險群,發作的癥狀九成屬於抑鬱症。因母親的精神狀態不良所波及胎兒或嬰兒的池魚之殃則可以想見。如果胎教真能影響胎兒的心智之健全發展,那麼抑鬱的母親很難期待其有開朗成熟的心情來對待自己肚子裡的新生命。產後亦因自顧不暇,根本無法提供嬰兒完整妥善的照顧,甚或必須仰賴其他親友全程餵養照顧之,如此必然在某種程度上妨害嬰兒的身心健康,從心理學上來講,此影響是伴隨孩子一生的。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能多了解產前抑鬱症,並加強產前的關懷和心理疏導,增進產婦對自身變化的了解和體認,應有助於幫助女性預防並及早適應生兒育女的天職,減少不必要的不利環境心理因素。一旦發病亦能摒除心障迅速就醫。一般配合支持性的心理顧問,通常在數周到數月的心理疏導過程後,就可以達成不錯的療效,再加上認知性的重建產婦之母親角色功能和其人格之成熟度,使能完成母親與嬰兒之間關係的改善與平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