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痔瘡很尷尬,菊花保衛戰該怎麼打?

一說起痔瘡,可能每個得過的人都有一部辛酸血淚史。

在大家的印象中,得痔瘡的人有很多——

基礎的配置是十男九痔,更慘一點的是十女十痔,萬萬沒想到的是少年得痔……

一說起痔瘡,旁邊總會有人跳出來補上一句「金玉良言」:你少吃點辣椒嘛!

啥?火鍋、串串、燒烤、冒菜、乾鍋、小龍蝦、美蛙魚頭,哪樣沒有辣椒?

在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雲南,不吃辣椒,那可就相當於絕食了!

那如果得了痔瘡究竟該怎辦,人們又該怎樣預防?咱們今天請醫生來聊一聊。

今日特邀名醫

什麼是痔瘡

痔瘡,主要是指肛門、肛管還有齒狀線附近的皮膚、粘膜,還有結締組織等脫出到肛門外,有的伴有便血,以及由它所伴發的一系列症候群都叫做痔瘡。

痔瘡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逐漸增高。

痔瘡發病率增高

與人們的工作性質和生活習慣有關

主要是飲食及排便習慣

像久坐一族、久站一族,如司機、外科醫生、警察、教師、售貨員、辦公室文員、會計、售票員等最容易得痔瘡。

社會在發展,人們生活水準提高,飲食習慣逐漸改變,人們對「粗糧」、粗纖維食物攝入越來越少,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飲酒,均可導致痔瘡發病率的明顯上升。

不良的大便習慣,如上廁所長時間看手機、大便乾燥、便秘和腹瀉等均是導致痔瘡的重要原因。

另外,與人們對痔瘡的重視程度有關,有的人得了肛門局部炎症和其他肛門病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痔瘡。

這和女性的生理特點有關。

女性的生理特點容易引起便秘,而便秘最容易形成痔瘡。便秘會讓人用力排便,容易引起肛門周圍的粘膜和皮膚逐漸鬆弛脫落,從而形成痔瘡。

而女性在懷孕妊娠的時候,龐大的子宮會壓迫直腸,從而引起大便的減少,另外還會壓迫肛門周圍血管的迴流,引起靜脈曲線型的痔瘡。所以說有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後會發現原來沒有痔瘡,現在就有了。

所以說女性包括老年女性,一定要多加註意。

圖片來源:網路

人們需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就做好預防。

首先,在生活起居方面不要久蹲久坐,要適當地休息或適當地活動

第二,應該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防止便秘的發生。如果不幸便秘了,可以吃一些通便的藥物或者是可以軟化大便、有助排便的食物。

第三,蹲廁所的時間不要太長,要快速解決,最好能爭取在5分鐘之內排完大便。千萬不要拿著手機或雜誌書籍長期蹲廁,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為拿著手機等蹲廁,會轉移蹲便的注意力,造成蹲便時間加長。

圖片來源:網路

第四、 不要用力大便,因為用力解大便的時候會引起腹壓增大,從而引起肛門周圍的粘膜和皮膚脫出。

另外,肛門局部如果有炎症或者是有其他的肛門病變的話,建議及早治療,防止發展成痔瘡。

當然,在飲食方面,能不吃辛辣的食物,最好就不要吃。

以上這些都可以起到預防痔瘡的良好作用,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視。

名醫在線特邀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普外科副主任

馬丹

為您講述:

長痔瘡很尷尬?菊花保衛戰該怎麼打?

播放GIF

下載名醫在線app

了解更多

科普影片和服務!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