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說的冬病夏治,原來夏天才是這7種病治癒的大好時機!

骨科、風濕類疾病

主要有: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膝骨關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痹病。

風濕骨關節病,中醫統稱「痹症」。中醫學認為,「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致發痹」,意思是寒冷、潮濕、季節氣候變化,都會引起風濕類疾病發作或加重。

夏天陽熱之氣,對風濕類疾病有一定緩解作用,因此,這時配合辛溫之葯以治療,效果好。

皮膚病

主要有:手足皸裂、鵝掌風、角化性手足部慢性濕疹、手部汗皰疹及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等。

《黃帝內經》中提倡春夏養陽,冬病夏治法是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的規律,利用暑伏之季,人體陽氣旺盛,毛孔張開,易使藥液透達皮膚的原理。

採用中藥浸泡治療可充分發揮疏通氣血的作用,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祛除余邪,以在防治冬季皮膚病複發上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失眠

播放GIF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病機是臟腑功能失調。

冬病夏治,特別是天灸背俞穴,可調整臟腑功能,從而能夠改善失調。

頭痛

頭痛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種中醫稱為「頭風病」,也就是每感風寒就頭痛難忍。

要有效預防,注意不要用冷水洗頭,洗頭後應及時吹乾頭髮。

此外,禁止直接對著電風扇或冷氣機冷風長時間吹。

呼吸道疾病

播放GIF

主要有:支氣管炎、哮喘、咽炎、扁桃體炎、反覆呼吸道感染、肺氣腫、肺結核等。

形寒飲冷則傷肺。

——《黃帝內經》

這句話解釋了為什麼祛除寒邪,就能治虛寒證的呼吸道疾病。

一些長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遇冷或冬天容易發作。

因此,要有效預防,在夏季就應注意風寒,須少食甚至禁食冷飲。

胃腸道疾病

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等。

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

——明代中醫學家張景嶽

寒則凝、溫則通,胃脘痛虛寒症為多,治療宜溫通調補。

從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看,人在夏季其實脾胃很容易虛弱,如果貪食冷飲,常待在冷氣機房,會損傷脾胃。

脾胃虛寒、手腳冰涼的人群,即便在夏季,清晨或夜裡溫度較低時,也應及時加衣避免受涼感冒,尤其不要把冷氣機溫度開得太低。還須注意不要過食各類瓜果及冷飲冷食,免傷脾胃。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播放GIF

主要有:虛、寒性的痛經、慢性盆腔炎、遺尿症、夜尿症等。

通過冬病夏治,可溫陽、助陽、驅除寒邪、活血而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夏季要防3種病

急性胃腸炎

播放GIF

急性胃腸炎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進食不潔食物造成。

主要癥狀:

噁心、嘔吐、腹痛、腹瀉。

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癥狀。

主要應對措施:

要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潔凈的食物。

嚴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潔衛生。

生、熟食物要分開。

涼拌菜裡可以多加入生蒜殺菌。

禁食腐敗變質的剩飯、剩菜。

食物應充分加熱。

一旦出現腸胃不適,如嘔吐、腹瀉等癥狀,馬上停止食用可疑食品,並前往醫院診治。

痛風

高嘌呤食物(比如大魚大肉),加之飲酒,特別是啤酒,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要防止痛風,飲食上應注意:

少吃肉類、海鮮、脂類。

多吃雜糧薯類、新鮮蔬果、牛奶。

嚴格戒酒、不喝甜飲料、多喝水。

急性呼吸道感染

播放GIF

這主要是不恰當使用冷氣機造成的。

防治措施:

冷氣機溫度應設定在26℃以上,且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

在冷氣機房放置一個加濕器或一盆水,預防空氣乾燥。

保持冷氣機房的通風,盡量多做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

注意營養均衡,勞逸結合,睡眠充足,適當多飲水,增強免疫功能,預防外感。

健康過夏天

從一點一滴做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