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奔私到回公 資管老將原富國副總陳繼武20年再出發

  從奔私到回公 資管老將20年後再出發

  王娟娟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已走過20個年頭,2018年整體規模突破了12兆大關。]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已走過20個年頭,2018年整體規模突破了12兆大關。20年的成績來之不易,而在行業不斷迭代之中,一大撥公司和資管老將也在時代的浪潮中擇時而動,書寫著自己的答卷。

  前15年,公募基金一直是證券公司、銀行等少數金融機構的天下,直到2013年6月1日,《基金法》修訂,放寬基金公司大股東的準入門檻,明確符合條件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均可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在“公奔私”的大潮之中,開始出現了“私轉公”的回流。行業的改革與創新中,曾經選擇創業的“奔私”老將也捋臂張拳,開始重回公募,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第一財經日前獲悉,業內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轉公”公募基金公司——凱石基金已上報六隻公募產品,其中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型基金已經獲批。凱石基金是原富國基金投資總監、副總經理陳繼武“私轉公”的操刀之作。

  作為中國第一代基金經理,1999年投身公募行業的陳繼武,從奔私創業到回公,用了近20年的時間,而這20年正是公募基金不斷變革的20年。以凱石基金為代表的“私轉公”案例,也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金融機構如何打破桎梏、力求重塑行業格局的縮影。

  從出走到回歸

  1998年3月,以國泰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的成立為標誌,中國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誕生。而當時,陳繼武正在一省級信託公司投行總部任負責人,一年後陳繼武放棄投行,投奔基金業。

  “進入公募之前,我做了三年投行,投行兩大業務,保薦和包銷,定價是包銷的核心,但當時深感定價能力不夠,比如這個公司我很了解,但二級市場值什麽價不清楚,所以想去二級市場了解一下。”陳繼武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彼時,國內資本市場制度不夠健全,公募市場管理更是剛剛確立,陳繼武回憶,當時的行業法律法規僅有《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一本。“現在已經是七八本了、兩三千頁了。第一次在南方基金考基金經理,第二次在富國基金考高管,第三次又在凱石基金再考高管資質,備考的內容也一次比一次多,要學習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在陳繼武看來,管中窺豹,兩次相同的資質考試,卻也證明了,市場越來越複雜之下,行業法規也越來越多,且越發健全。

  機制和法規的健全,讓公募基金成為最受市場信賴的資管產品之一,但與此同時,機制的僵化、激勵的缺失也讓不少公募老將心生去意,“公奔私”由此而生。

  “作為第一代基金經理人,我們同時期的基金經理人以及後面的第二代也都基本離開了這個行業。一個人辭職離開,是個人問題;如果走的人多了,一定是這個行業的問題。”陳繼武認為,眾多的私募大佬相繼奔私,靈活的機制是最大的吸引力。

  2009年,A股迎來階段性牛市,當年1月銀監會印發《信託公司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意味著存在多年的陽光私募模式得到監管認可。在此背景下,“公奔私”大潮洶湧,陳繼武也在這一年轉投私募,創立上海凱石益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在陳繼武離開公募基金的那些年,行業和基金公司的自我革新也在不斷推行。

  2013年,修訂後的《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證監會也頒布《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鼓勵支持民營資本、專業人士等各類主體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與此同時,基金公司也在革新專業人才激勵機制。第一財經此前報導,近年來,基金業的股權激勵、事業部改革正在成為潮流。牌照的放鬆,法規的不斷健全,這些都讓陳繼武認為,公募顯然是一種更好的資產管理模式和機構組織形式,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公募要優於私募。2015年,在眾人不解之中,陳繼武開始著手申請公募牌照。2017年3月,凱石基金拿到證監會的批複,獲準設立。

  “市場面前無英雄”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立一年後,凱石基金的產品近日正式獲批,從申請牌照到發行產品,這家“私轉公”的基金公司也成為了業內一個新的改革樣本。

  “強監管背景下,我們遇到了券商結算模式這樣的一個關卡。”據陳繼武介紹,以往基金公司和交易所直連交易,結算參與人由託管行擔當。從中登公司和交易所角度來看,這樣的交易結算模式可以優化。所以,中國結算擬出公募基金採用證券公司結算模式的試點草案,提出推動託管資格和結算資格審批分離,逐步將託管行結算模式變更為證券公司結算模式的改革思路,同時繼續配合相關機構推動落實託管行交收責任。

  新的交易結算、運營模式的改革,牽涉中登公司、託管行、交易所等多方。“包括很多的監管指標都需要作出調整,所以落地是需要時間的。”陳繼武稱,目前基金採用證券公司結算模式的方案已經基本成熟。

  從2017年的“人人都是價值投資者”,到今年年初的“藍籌泡沫”、“收據見底”爭議,再至最近大盤跌破3000點,在陳繼武看來,中國市場不存在一招能吃遍市場的套路,只能根據市場各方面的因素來綜合權衡。“市場面前沒有英雄,更多的就是學生,永遠把自己當學生就對了。”陳繼武稱。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