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華時評:反家暴要越過“家醜”這道坎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題:反家暴要越過“家醜”這道坎

新華社記者李麗靜

一年一度的“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到來前夕,社會上發生的幾起家庭暴力案件再次引發人們對於此類問題的高度關注:家暴不簡單是“家務事”,反家暴必須越過“家醜不可外揚”這道坎。

受傳統觀念影響,中國人往往傾向於認為“家醜不可外揚”。鄰裡雖有耳聞,也認為是別人的“家務事”,不便乾預。但是,家暴不僅僅會對被施暴方造成傷害,還往往容易發展成社會不安定因素,給更多人帶去傷害。在家暴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因缺乏安全感,會把“原生家庭”的烙印帶到公共場所,容易在校園裡出現攻擊性行為,在自己組成的家庭中成為新的施暴者。

家暴一旦被社會公眾所知,往往都是多年積累的惡果。家暴為何長期邁不過“家醜”這道坎?除了上面提到的觀念問題,還有救助管道狹窄和救助力量薄弱等現實難題。

家暴受害者最初尋求幫助的對象,一般是居委會、婦聯等,而這些組織往往要在征得施暴者同意的前提下,才能開展批評教育、心理疏導等工作。還有一些家暴受害者會到警察部門、法院尋求幫助。但是由於家暴案件本身有其特殊性和複雜性,證據收集難度大、周期性長,不能為所有的求助者提供充足完善的保護;或因家暴禁止令申請門檻高,保護時間短,後期執行難等,讓保護效果打了折扣。

如何讓家暴邁過“家醜”這道坎?首先受害者要理性堅強,勇敢地對家暴行為說“不”。不要對施暴者抱有任何幻想。第一次遭遇家暴,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及時製止暴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站起來,說出來,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其次,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全社會要大力倡導新型社區文化,使鄰裡守望相助成為反家暴最前沿、最有力的力量。第三,學校的教師、部門的同事、生意的夥伴,發現苗頭多問幾句,一些家暴就能被及時發現和遏製。

你可以說“家是心靈的港灣”,也可以說“家是沒有桃花的桃花源”,還可以說“家是用愛的磚瓦砌起的城堡”。但不管家是什麽地方,它都不能夠成為暴力滋生的土壤。(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