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洗車變雞肋,保養成集客手段,維修廠靠什麽賺錢?

前言

保養當作洗車,快修作為美容,裝飾當成維修。通過保養集客,通過快修和維修來賺錢,這個模式行得通嗎?

作者 | 宋全業

出處 | AC汽車

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不管後市場經歷過怎樣的變化,探索者們值得尊敬的地方在於,依然在努力探索,不斷的在試驗和失敗中橫衝直撞,直到找到自己的路,也許本沒有路,直到最後也沒有路。

自從保養大戰開啟,很多人問筆者,保養價格這麽低是回歸還是競爭,其實都不是,是為了活著,活下去。

在2015年之前,不需要集客,不需要行銷,不需要管理,不需要服務,只需要乾好活,或者湊合著乾好活,就能帶著一幫兄弟們吃香喝辣。但是現在經營一家維修廠也像經營一家企業,需要管理,需要行銷,需要服務,需要技術,甚至需要人力資源。很多老闆們就懵了,因為我只會乾活,什麽管理、行銷、服務都不懂呀。所以不要以為十年前我管理了20家門市,現在就能管好5家門市。十年前的思維模式放到現在已經落後了。

2015年之後,很多維修廠開始上洗車業務,通過洗車引流,從目前來看,洗車已然成為一個非常雞肋的業務板塊,轉化率上不去。在洗美門市裡,洗車用來引流,裝飾原本是最賺錢的生意。後來裝飾被馬爸爸和4S店拿走後,美容應聲而起,活生生的切出來一塊業務。做洗美門市的老闆原來都看不起做維修廠的,而且洗美門市的老闆經過廠家一波又一波的培訓教育,是屬於見過世面的人。

在這個業務組合中,洗車一開始就被設計成不賺錢的生意。在洗車又被加油站攔截的情況下,洗車對於維修廠來說已經到了雞肋的地步,尤其是在人力資源無法有效解決的情況下。

連鎖保養體系的崛起以及保養大戰的日益蔓延,綜合維修廠已經惶惶不可終日,很多維修廠也拿起了保養的武器,你不是價格低嗎?我也可以做到和你一樣低,甚至更低,不就是不賺錢嗎?誰不會呀!反正保養在綜修廠體系裡也就100台左右的量,產值佔比10%-20%左右。犧牲一下還是可以的。當保養成為綜修廠集客的手段,迎來的將是保養價格的進一步下探以及對整體運營能力的更高要求。

首先,參與保養價格戰的目的是什麽?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求目的和目標,然後才是方法、路徑以及執行力的要求。保養參與價格戰的目的:第一,鎖住自己的客戶不流失,不被線上或其他連鎖門市通過低價拉走了。第二,擴大客戶範圍,讓更多車主進入自己的門市,從而擴大客戶基盤數。第三,考慮清楚達到多少量是自己的目標。

這些事情想清楚,再動手不遲。任何自視甚高目空一切的行為都要付出代價,不去認真研究找出應對方案,一味的固步自封都會最後恍然大明白的。

參與保養價格戰的目的是集客,目標是達到自己能夠承受範圍內最高的數量,而不是越高越好,畢竟不能真把它做成不賺錢的活。免費保養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空間。

其次,為什麽洗車達不到集客目的?

洗車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成本高,人工費用和房租費用居高不下,已經進入了虧損階段。同時加油站的攔截,車主洗車意識的淡化都導致洗車流量下降。(不同城市有差異,選擇性忽略省得扯淡)

最核心的是洗車的轉化率已經上不去了。洗車自然轉化為維修和保養的頻率太低,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有更方便和低成本的集客手段,放棄洗車也可以接受。並且維修老闆搞洗車,本來就不專業,客戶投訴洗不乾淨的太多。對場景化的消費預設,也讓客戶認為你是一個洗車店,你在維修保養方面不專業,這樣轉化率就更難上去了。

第三,保養集客真的可以嗎?

可以的。保養當作洗車,快修作為美容,裝飾當成維修。通過保養集客,通過快修和維修來賺錢,這個模式通過測試是可以的。

如果一個單店保養100台,通過集客手段,拉到3倍以上的量,達到300台的保養台次,即使單台保養的利潤下滑一些,也可以通過保養的台次彌補單車利潤的下滑。如果進廠台次翻了3倍,快修和維修的產值還上不去,那就是轉化的問題了。畢竟從洗美向維修保養轉化有難度,從保養向快修和維修轉化的難度要低很多。在客戶的認知消費場景裡,保養和快修屬於同一個消費場景。

第四,如何拉到3倍以上的保養台次?

某石油品牌的單店,月保養台次50台是一個大關。很多綜修廠的保養台次都在100台上下,這還是比較好的綜修廠門市。保養在整個綜修廠業務體系裡面,佔比相對較低,但畢竟是剛需業務,如果保養被撬走了,其他快修業務很容易被攔截。

100台拉到300台保養,按照目前的數據來看,單月300台保養,平均一年2次保養的話,最少需要1800個客戶基盤量。那就想盡一切辦法,搞定1800台車的保養卡在店裡。1800台不夠,那就搞定3600台。如果有3600台車的保養,這個門市還愁其他的生意嗎?

搞不定,想辦法呀!

第五,客戶進來了怎麽辦?

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操作檢查,做好30項檢查,配置相應的有專業知識的服務顧問和維修技師進行專業溝通,需要更換的進行提示,不需要的絕對不讓客戶多花冤枉錢。提升專業度和信任度,轉化率自然就上來了,畢竟客戶的消費場景在維修廠裡,更容易促使轉化。

把維修廠當成洗美店來經營,這種思維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思路。保留專業度的同時提升行銷能力和促銷活動支持,把保養做成洗車,通過快修和維修賺錢,說不定是一條路。

— END —

活動推薦

2019連鎖發展論壇·武漢站

2019汽車零售與服務業投資峰會·上海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