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企查查被懟,企業征信市場亂象何時解決

全文共2732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一紙因“數據精確性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將企業信息查詢工具平台企查查推向了輿論的風暴場,也再次引發了業內對於企業征信市場亂象的討論。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注意到,有不少用戶在各大投訴平台聲討企查查存在“洩露企業主個人隱私信息”、“披露注銷企業信息”、“公開售賣個人信息”的情況。

針對用戶投訴的真實性,截至發稿,企查查相關人士暫未對北京商報記者做出回應。分析人士認為,企業征信市場正成為嗅覺靈敏的機構角逐的下一個“藍海”,群雄逐鹿下,盡早獲得央行的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證才是穩妥之道。

01

頻遇投訴,用戶隱私遭洩露

企查查作為企業信息數據的“搬運工”,主要為用戶提供可以查詢和了解企業的工商信息、關聯企業信息、法律訴訟、失信信息、公司新聞、企業年報等信息。在市場上,用戶對企查查的評價“褒貶不一”,有部分用戶認為,企查查提供了較為全面的企業信息數據查詢,在日常面試中可以有效地甄別“騙子企業”和“僵屍企業”,判斷企業是否隱藏風險信息。但也有部分企業主認為,企查查直接將私人號碼公布在公開網絡上,導致個人被廣告推銷電話頻繁騷擾,對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各大投訴平台,聲討企查查的聲音也絡繹不絕。在21CN聚投訴平台上,關於企查查的相關投訴共有7條,其中大多圍繞“洩露企業主個人隱私信息”、“公開售賣個人信息”等情況。“企查查不僅非法披露已經注銷的企業信息,還將已經注銷的企業信息被反覆抓取進行售賣,”一家私人企業主白岩(化名)說道。

另一家私人企業主武澤開(化名)也發布帖子表示,企查查直接將個人私人號碼公布在網絡上,每天接到大量的廣告推銷和騷擾電話。他指出,“當時辦理營業執照留個人電話是為了政府工作方便聯繫,現在成了商業直接售賣的公開信息了,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到我們個人生活和安全”。另有投訴人在黑貓投訴平台發布帖子稱,查詢工商系統並未有本人私人電話顯示公布,但企查查未經本人同意,就擅自公開本人私人電話作為企業電話,聯繫企查查官方客服,客服表示需要收費500元才能刪除。

據了解,企查查平台公布的企業類信息,均為公開的國家企業信用原始信息,經過系統自動同步抓取後推送至用戶端,不進行人工乾預與加工。針對上述網友投訴帖中陳述的信息,北京商報記者向企查查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但記者注意到,企查查在答覆用戶投訴帖中表示,“我們提供的企業信息、查詢信息是根據國家公示的信息來的,這個企業在公示信息與實際信息上出現偏差,是他們內部的股權分配並未向工商部門公示導致此情況”。

而大數據產業中新興的服務類型以及新型的侵權行為應該如何解決,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首先是侵權形式的認定。大數據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一些快速出現的侵權形式(例如數據質量問題導致的商譽損害)已然不能通過原有法律法規文件進行覆蓋,需要結合當下形勢總結其最新表現,並在相關規範文件中予以修訂和完善;其次是侵權範圍的認定,需要厘清哪些屬於企業主的個人隱私,哪些又屬於企業公開信息。此前媒體報導過有大數據公司抓取用戶簡歷並將其監測服務賣給企業引發爭議,背後其實體現的就是侵權範圍的關聯紛爭。

02

糾紛不斷,企業征信資質坎難過

今年5月5日,一則中國網絡小貸“一哥”開始清算的消息轟動業內。當時企查查通過站內消息、“雷達監控”服務的監控日報以及郵件等方式向其訂閱用戶推送了螞蟻金服旗下互聯網小貸公司之一的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微貸”)開始清算。並將該信息的風險級別列為“警示信息”。

當天螞蟻金服就緊急對該消息做出了澄清表示,清算消息不實。隨後以涉嫌不正當競爭將企查查經營者蘇州朗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並提出了民事訴訟以及訴前行為保全的申請。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當天螞蟻微貸清算信息確實出現在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裡,但據了解,上述清算信息為2015年的歷史信息。對此事件,杭州互聯網法院做出了首個訴前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

兩巨頭“互懟”也引發了業內關於企業征信市場亂象的討論,目前來看,類似於企查查這種基於大數據的企業信息服務平台,到底有無資格發布企業相關風險信息?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企查查是可以發布企業相關風險信息的,但是務必要準確。

蘇筱芮進一步指出,企查查屬於企業信息數據的“搬運工”,雖然就這個“搬運”水準引發了一些糾紛,但本質上跟信用評級類的主觀“加工”處理數據還是有所區別的。目前企業信息數據“搬運”方面並沒有專門規範。也就是說,這個領域並沒有專門的事前管理,多集中於事後管理(例如侵權訴訟等)。

企業征信體系的構建對於整個社會而言至關重要,企業征信牌照是由央行頒發的13種金融牌照之一,區別於個人征信,企業征信牌照是從事企業征信業務所必需的準入資格。來自央行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共有21個省(市)的130家企業征信機構在人民銀行分支行完成備案。在已獲得企業征信資質通道牌照的企業中,從事採用公開信息的大數據科技公司屈指可數。對申請牌照的最新進展,北京商報記者向企查查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03

數據單一,突圍待考

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匱乏,也一直製約著行業的發展,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個人征信還是企業征信還處在較早的發展階段。蘇筱芮介紹稱,現階段,企業征信相關的準入制度為企業征信備案,不過根據《企業征信機構備案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人民銀行省級分支行為企業征信機構辦理備案,不視為對企業征信機構數據質量、業務水準、內控與風險管理能力、IT技術實力、業務合規等方面的認可或者保證。”

在孫揚看來,聯合征信公司將成為企業征信業務的“領頭雁”,他介紹稱,“目前,很多省的省政府都在所在省發起成立了聯合征信公司,搭建覆蓋全省企業的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為所在地方的企業提供企業征信服務,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未來這些聯合征信公司將成為企業征信業務的重要力量”。

對未來企業征信機構突圍的思路,孫揚提到,大數據企業征信服務平台要突圍,首先要擁有獨特的數據,如果都用全國工商數據,其實並沒有獨特的優勢,需要擁有別人沒有的垂直行業的數據,這才是王道。其次要積極建立和現有企業征信公司的合作,通過大數據作為現有企業征信公司的很有用的補充;然後靠技術,通過技術幫助現有的企業征信公司提高服務能力,將大數據征信技術輸出給企業征信公司和金融機構;最後靠體驗,通過互聯網的極致體驗改善傳統企業征信業務服務的體驗。但是其實最關鍵的是,還是盡早獲得央行的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證才是穩妥之道。

“企業征信機構應在堅守合規底線的前提下開發出貼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擁有前瞻性視角,將企業征信服務的上下遊產業鏈資源進行整合。”蘇筱芮說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