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眼查獲央行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

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柳超介紹,天眼查平台已收錄全國超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數據可實時更新。天眼查供圖

系136家備案企業中唯一隻採用公開信息的大數據科技公司;收錄全國超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告稱,包括商業安全工具天眼查運營方——北京金堤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在內的3家企業獲批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這是時隔三年企業征信備案重新開閘後,央行頒出的首批資質牌照。由此,天眼查成為迄今為止獲批企業征信備案中唯一一家隻採用公開信息的大數據科技公司。

重新開閘

天眼查成136家中“唯一”

成立於2014年的商業安全工具天眼查,此次成為央行重新啟動企業征信備案首批三家之一,既是本行業唯一獲得央行備案企業征信資質的公司/品牌,也是目前136家備案企業中唯一一家隻採用公開信息的大數據科技公司。

征信業促進形成“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社會環境,在促進信用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自2013年國務院頒布施行《征信管理條例》以來,僅136家企業獲得征信備案許可。2016年至2018年長達三年的時間裡,央行出於市場監管的考慮,曾關閉通道。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中旬至2018年11月,內資的備案企業征信機構未有新增。事實上,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多家企業征信機構備案被注銷。

企業征信與個人征信有所區別。個人對自己的信息擁有完全的控制權,法律也規定了隱私權制度對個人信息給予最大限度保護;而企業本質上是法律創設出來的特殊民事主體,其信息關係到交易雙方的利益。企業征信數據除了帶有經過數據處理的特徵之外,還要有統一數據格式要求,不僅同一項數據的結構和精度均相同,而且對於每項數據的起始點和終結點都有嚴格要求。

逆勢增長

企業客戶累計6.48萬家

去年下半年以來,諸多一線互聯網創業公司先後爆出裁員消息,更有多家創業公司因未及時獲得融資,導致資金鏈斷裂。在如此的“經濟寒冬”中,天眼查卻逆勢快速增長,實現盈利,現金流充足。截至今年2月,天眼查企業客戶累計達6.48萬家。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天眼查完成了1.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領投,該基金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等五大部委共同設立。繼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注資後,此次,天眼查又獲央行企業征信備案,證明平台的數據質量獲得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

由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柳超領銜的天眼查創始團隊,從創立之初就堅持“隻採用公開數據”,用公開的方式解決廣泛的商業安全需求。柳超認為,公開數據比私有數據有更高的用戶價值創造空間,在產品化階段,公開數據由於不存在“數據孤島”問題,通過深度挖掘和連接,能產生更高的商業價值。

柳超表示,天眼查所有的數據信息來源於政府公開信息。目前,天眼查平台收錄了全國超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包含企業、事業部門、基金會、學校、律所等,涵蓋工商信息、企業發展、司法風險、經營狀況、知識產權、上市信息等300多種數據維度,實現全量數據實時更新。

門檻降低

人人都能用,人人都在用

這得益於天眼查在資本市場中開創的“普惠型淺度盡調工具”新商業模式。大數據征信帶來了使用門檻的極大降低,支持線上操作、按需定製,實現“人人都能用,人人都在用”。

“盡調”即“盡職調查”,目的在於使買方盡可能發現他們要購買的股份或資產的全部情況。原始盡調的業務形態多為實地調查,普惠型淺度盡調的優勢則是,不需要駐場實地調查,極大節約調查時間和人力成本,解決了數據不全、平台上傳數據積極性低、更新不及時、接入門檻高以及人工采集信息耗費時間長等問題,同時豐富了來源維度,使參與商業交易過程的每個人都能及時獲知信息。

柳超表示,傳統征信與大數據征信的區別在於,傳統征信採用人工采集模式;大數據征信則利用自身的海量數據優勢和用戶信息,從財富、安全、守約、消費、社交等多個緯度來評判,為用戶建立信用報告,形成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海量數據庫。

作為商業安全工具,天眼查實現了從洞察風險到預警風險的全方位把控,針對個人、企業、政府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為免費查詢,且查詢沒有任何驗證碼、注冊、登錄限制。

助力企業

解決融資運營用人“三難”

秉承“公平看清世界”的使命,天眼查致力於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存發展面臨的三大難題——融資難、運營難、用人難。

“融資難”方面,在整個社會信用不透明的環境下,中小企業缺乏信用規範觀念,致使商業銀行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不得不對每一筆貸款慎之又慎。對此,天眼查能全面展示風險信息,促進企業融資,幫助投資人找到可靠的項目。

“運營難”方面,一些平台型企業比如快遞服務商,發掘客戶難,拓展客戶也無法成規模化,依然使用傳統人力拓展模式。使用天眼查,能依據公開數據進行風險和信用評估,實現規模化拓展。

“用人難”方面,天眼查的全維度數據能幫助求職者全面了解目標企業的風險信息,進而解決企業端的用人難問題。例如,天眼查為多家招聘平台提供入駐企業的詳細信息,平台方能有效審核優質招聘企業的入駐;同時,天眼查提供的企業信息出現在招聘平台上,減少人才和企業之間的不信任。

新京報記者獲悉,天眼查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企業認證”功能,使得小微企業能在天眼查平台上介紹自身的產品及業務,公示人才招聘信息等;幫助小微企業拓寬品牌及公司傳播渠道、人才招募渠道,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數說

天眼查企業客戶累計達到6.48萬家,其中小微企業2.08萬家,佔比32%。

天眼查平台收錄了全國超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

通過天眼查企業認證及百度企業聯合認證,已有超過100萬家企業入駐天眼查。

與天眼查合作的平台方已超過2700家,間接服務了超過1000萬家小微企業。

新京報記者 王海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