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42

俠醫世家導讀:我們學《傷寒論》不能死記硬背裡面的藥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張仲景的辯證思維,以及他對症組方的思維邏輯,只有領悟到他的思維邏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張仲景一樣的中醫。

原文:

115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註解:

「脈浮熱」,這裡指的是實熱證,應該用清熱瀉下的方法,如果反用灸法,就是燒艾灸,那也會發生上一條的情況,津液亡而動血解病。這時候會發生「咽燥吐血」。

人體解病主要有三個途徑:汗,吐,下。津液失而動血解病也是這三個途徑:吐血,下血,那有沒有汗血呢?有的,就是出鼻血。所以從前管出鼻血叫出紅汗。寬泛來講,牙齦出血,眼睛紅腫血絲,皮下瘀血之類的癥狀也都屬於出紅汗的範疇。

原文:

116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註解:

從第一句到「血難復也」不像是仲景的行文習慣,因為文辭過於修飾,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文詞繁麗而對人體發生的現象表述含糊不清。仲景的文風是樸實的,是實實在在講人體現象的,落到實處去解釋的。

此條的後半段比較像仲景的原文。其實《傷寒論》裡很多條文都這樣,有仲景原文,亦有後人所添加,兩相摻雜,習者不可不詳察。

前半段講的是「微數之脈」,微則津血虛,數則有熱,這是虛熱的脈象了,不可用灸法,容易助熱傷津血

後半段,「脈浮」,病在表,應該用藥物發汗,如果用火灸,受了熱,火邪閉在身體裡出不來,人體便會出現上盛的現象。這時候「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上盛則下虛,所以腰以下重痹。人體如果自己來解這種局面,必定先煩,然後有汗出就解了。

上盛下虛要汗解,汗出了,上面通了,下焦的津液自回,這叫順勢而為。後世醫家碰到這種情況一般是兩種處理方法:

一是清熱加鎮斂,一時或能看到效果,卻會折損人的陽氣,停了葯必定會再次上火,反反覆復的遷延不愈。

二是妄下滋補,所謂滋腎陰以製陽火,如果是典型的陰虛陽亢可以奏效;如果是溫病或外邪不解時,則會火上澆油,熱不但不解,反而更盛。

那怎麼知道是汗出而解了呢?脈如果只是浮,而沒有緊,弦,燥,盛,數這樣的反應,那就是汗出而解了。

原文:

117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 五兩(去皮) 芍藥 三兩 生薑 三兩(切) 甘草 二兩(炙) 大棗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枝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註解:

用燒針的方法治療,汗出過了,傷了津液,用針的地方又受了寒,於是再次發生表證:首先是用針的地方想果核仁一樣紅腫,然後就是發奔豚氣。奔豚我們前面說過,津液虛了,再發表證,人體的津液往表走的氣化能力不夠,便會一次次往上努力,這就是自感的氣上沖,就像汽車爬坡時發動機的反應。

這裡用兩個治療方法:一是在紅腫的地方施艾灸;而是用桂枝加桂湯,桂枝從三兩加到五兩。加桂枝是加強人體向外氣化之力,此亦可佐證奔豚一證是上行之力不夠,需用桂枝順勢而為,不可強行用鎮斂寒涼平沖逆。方後說桂枝是泄奔豚氣,此「泄」字理路不明,容易誤導人。

原文:

118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 一兩(去皮) 甘草 二兩(炙) 牡蠣 二兩(熬) 龍骨 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註解:

這是個局面比較複雜的醫案。

首先是火逆,上逆之證,上逆應該汗出而解,卻用了瀉下藥,津液虛了而病卻不解;又因為用了燒針的療法,添了煩躁。這種情況就比較難辦了,要說是津液虛,卻又有熱證,不能重用生薑,大棗之類補津液;要說有熱證,卻又只是煩躁,並無大熱,況且津液虛了,寒涼之葯未必妥當。

再看仲景用藥;病在上從上解,還是要用桂枝解外,卻隻用一兩,因為本身就是上逆證了,一兩桂枝略助其力即可,無須多用。既然有熱,不用生薑,大棗救津液,隻留炙甘草;那煩躁怎麼辦呢?寒涼葯不合用,那就用龍骨牡蠣,不寒不熱不滋養,斂火而已。

這就是仲景之法度。為什麼那些談玄論道的醫理指導臨證往往效果不佳,因為那些醫理不實實在在說人體的真實機制,更不詳明藥物於人體的真實作用。於是方葯混亂,醫生們各憑各的理解和主觀,方葯各異,能不能治好就看運氣了。研習《傷寒論》的醫生,他們在同樣的情況下處方用藥是大致相同的,因為這個體系有嚴謹的法度。

原文:

119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註解:

「驚」這個證是腦部缺少津液引起的,腦部通過「驚」來強行調集津液。熱證更容易「驚」,如果是寒證,只會其人喜忘,最多也就是煩躁,不會驚狂。

太陽傷寒加了溫針,灼耗津液,汗又不出,又受了熱,熱上沖,必定是要驚的。

原文:

120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註解:

前面講了熏蒸,燒針和艾灸等火療的誤治,這一條講吐法的誤治。吐法現在很少用了,其實吐是人體三大主要排病途徑之一,嘔吐也是臨證常見的癥狀。

太陽病,應該惡寒發熱;現在自汗出了,不惡寒發熱了,病就應該解了。病解了,脈就應該緩和了,現在關脈細數,說明還有邪氣。關脈主中焦;脈細說明津液虛;脈數說明有熱。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醫生誤用了吐法所致。太陽病的惡寒發熱應該用汗法,用吐法致使胃虛,邪氣內陷,於是體表的惡寒發熱沒有了,胃裡面卻產生了虛熱反應。

如果病人持續嘔吐,第一,第二日會感覺到餓,卻吃不下東西。吃不下東西是胃虛,飢餓說明胃裡還是有熱能的,並不太寒。這是虛熱。

持續嘔吐到第三,第四日,病人不喜歡吃糜粥,要吃冷食,卻又「朝食暮吐」。朝食暮吐說明胃寒了,不蠕動了,東西進去了不消化,存不住,久而久之還是要吐出來。既然胃寒,為什麼還要吃冷食呢?胃中淤久會生熱,很多胃虛的人會有燒心反應,所以也不喜歡吃糜粥,裡面本來就淤著,吃了會更脹。這個時候可以用小半夏湯,後面要學的吳茱萸湯也可以。

一般來講,胃中有實熱會吃了就吐;胃中虛寒則會朝食暮吐,也就是要過一會才會吐。

《傷寒論》部分藥物劑量換算備註:

1斤=16兩=248克=液體250毫升

1兩=24銖=15.625克

1鬥=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吳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強烏頭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梔子10枚約15克

瓜蔞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如果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論》,建議參考胡希恕,劉希彥版本《傷寒論》,必會受益匪淺!

人人都可以成中醫,未完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