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電影工業還要邁幾道坎?

地球是一個符號,它代表著我們所有的歷史,全部的文化、感情、傳承的根

——劉慈欣

文化語境和視覺審美體系都不允許“拿來主義”。講這個科幻故事一定得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

——郭帆

對中國電影工業化之路來說,《流浪地球》接力的仍是一條漫長、艱巨的遠途

原題《中國電影工業化還要邁幾道坎》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漫子

從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到上世紀70年代的《星際大戰》,再到近年的《火星救援》《星際穿越》,好萊塢科幻大片在全球不斷創造票房奇跡的同時,也令中國觀眾對中國科幻大片翹首以盼。

但由於電影工業化能力的欠缺,既有視聽效果又有思想深度的國產科幻大片遲遲未至。

打破僵局的,是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類型片《流浪地球》。4年製作,完成概念設計、美學風格、實景UI(user interface)、製片管理等諸多領域的里程碑式挑戰,為中國電影工業化趟出一條新路,以拓荒之姿收獲了良好口碑。

即使如此,對中國電影工業化之路來說,《流浪地球》接力的仍是一條漫長、艱巨的遠途。

探索中國科幻電影的“核”

“科幻大片的製作涉及服、化、道、攝、錄、美、編、導、演等各相關細分領域的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科學的流程管理與製作標準化,以及風險控制、成本控制能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張慧瑜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國產電影以往作坊式而非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可以滿足文藝片、青春片的生產製作,但無法滿足注重視效的科幻大片的需要。

視覺體系如何建立,美學風格如何形成,製片管理怎麽做……許多在好萊塢工業體系中“如空氣一般的存在”,在中國依舊是少人觸碰的命題,也是《流浪地球》面臨的難點。特別是科幻電影本土文化語境的問題。

“此前,中國團隊對科幻片的嘗試多停留在‘為普通敘事披一張科幻的皮’或‘給好萊塢故事找一張中國元素的皮’這一境地。”《流浪地球》原著作者、電影監製劉慈欣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什麽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核”?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流浪地球》改編難點在於,把一個高度概念化的科幻小說落地成具象的故事,在保留原著價值觀的同時,打破科幻電影可能遇到的文化壁壘,讓觀眾覺得“可信”。

“面對地球災難,大家不僅會對《鋼鐵俠》裡一人拯救全世界的故事難以共鳴,還會對鋼鐵俠頭盔打開後是一張中國的臉,難以接受、感到違和。”郭帆說,文化語境和視覺審美體系都不允許“拿來主義”。講這個科幻故事一定得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意味著,中國科幻不應是好萊塢的複製品。

這就有了電影中的春聯福字、藍白校服,有了不同於西方科幻片遇此災難人們逃離地球,中國科幻片要把地球帶走的故事設定。有了舍我其誰、自強不息的中國文化內核與哲學觀。

“《流浪地球》中人物的行為方式、感情表達,地下城構成的社會結構,面對災難的反應,都能表達出中西方科幻精神內核的差異,這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劉慈欣說,這部電影最大的核心主題就是表達這種差異。

他進一步解釋:“地球是一個符號,它代表著我們所有的歷史,全部的文化、感情、傳承的根。比起西方人,中國人更難以割捨家庭、家園。讓地球成為宇宙飛船,肯定是中國人對故土眷戀最深刻的表達,反映了中國人大的家園觀念。”

電影工業化的幾道坎

呈現包裹這個價值觀的故事,要靠“工業化”。

“電影工業化遠不止特效這麽簡單。”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技術系教授朱梁介紹,工業化貫穿於整個電影生產過程,是指從籌備、拍攝製作、宣傳發行、衍生開發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化、規範化。“如果沒有好的製片機制作保障,上下遊生產流程未貫通,缺乏統籌配合,工業化一定無法完成。”朱梁說。

在正在製作的科幻電影《拓星者》的導演張小北看來,標準工業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所有產品都是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流程生產出來的。“按照‘圖紙’設計生產出來的東西,品質就是可預期的。”

在劉慈欣看來,拍攝科幻片之前,首先要有“世界觀的設定”。成功的科幻片一定是用科幻的思維方式在創作影片。科學的世界觀設定指的是,發生的事是建立在邏輯自洽的世界之中。

這也是《流浪地球》的成功因素之一,即構建了細膩、完整的世界形態、秩序、價值體系。郭帆介紹,主創對出現太陽危機後,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做了重新梳理,對空間站、地貌特徵、行星發動機等事物,以及人的吃穿住行變化,做了極為具體的想象,編寫了一百多年的“編年史”。“構建得越細致,整個故事就越可信。”他說。

但一直以來,中國電影大多隻重視製片階段,忽視項目規劃與開發階段的“藍圖”,直接導致劇組操作模式與部門間協調配合的混亂。

還有標準化的掣肘。例如,朱梁介紹,與好萊塢相比,前期可視化預覽previz等環節在國內科幻片製作中非常少見。而這恰恰是製作標準化的重要一環,“如果無法補齊這一短板,就很難指導實施,並為美術置景和特效製作留出空間。在製作標準化方面,我們與世界先進水準還有十年差距需要追趕。”朱梁說。

在北京動真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郭大維看來,製作標準化是工業文明發達之後的自然產物,但目前的製作多數處在急功近利的心態與投機取巧的投資驅動下,這是製作標準化受阻的重要原因。

流程管理現代化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又一道關卡。這是指將製片過程中所有流程和分工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保障效率和品質。也是好萊塢能將其電影工業觸角伸向全球的原因之一。

然而,項目策劃與評估,包括項目概預算、可行性研究、劇本評估等,都是目前國內尚未真正開展起來的環節。又如電影投融資方面,許多國家已經採用較為成熟的拚盤投資、中間層融資、股份融資、交叉抵押等,我國有限的投資方式依然相當初級。

《流浪地球》的後期製作總監孫敏認為,要提升電影工業化水準,最大化提高流程效率是接下來需要認真思考的事,要在借鑒好萊塢經驗的基礎上,探索自己的流程標準。

朱梁還指出,相較於技術的突破,講故事的能力更為重要。“講故事的能力是中國科幻片甚至國產電影非常欠缺的部分。如果不知道在表達什麽、如何表達,特效做得再牛,也是一敗毀所有。”

急需複合型人才

提升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的另一關鍵,是專業人才梯隊的建設。

“電影產業從業人員的平均素質,和產業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是目前製約工業化比較大的因素。”張小北說。

張小北介紹,許多技術團隊的人才梯隊呈“倒T型”結構,缺少有經驗的中間層。“比如擁有20年從業經驗的攝影指導,下面有基礎工作人員四五十人,中間只有兩三個管理人員,以至於很多情況下,無法高質高效地實現好光影基調、動作調度等工作。”

電影特別是科幻電影製作團隊,應具備相當數量的高端複合型人才。“會用軟體的人很多,但能做好視效鏡頭,既要有美術功底,又要有畫面敘事能力和表現世界觀的能力,對溝通協作能力要求也很高。”朱梁認為,電影產業最為缺乏的恰是既精通技術又懂藝術的跨界人才。

這也對影視專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命題。朱梁建議,一方面,突破專業界限,在專才的基礎上培養通才。如在技術類專業中開設導演、製片類課程並擔任相應工作,同時要求導演、編劇等專業的學生在實踐中,輪流做拍攝現場數據處理、後期調色等工作,讓技術和藝術類的學生從全局理解藝術創作和製作技術流程。另一方面,聯合電影工業生產企業、製片公司和創作者,以適合工業化體系的電影項目為平台,鼓勵優秀師生團隊真正參與其中,完善人才梯隊建設。LW

刊於《瞭望》2019年第7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