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初中畢業前,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有多重要

讓世界成為孩子的課堂

文 | 王文哲

十年生涯規劃講師

本文整理自少年商學院第28期國際教育公開課

過去10年,我先後在複旦、同濟、上外、複旦附中等上海知名學校教授個人發展和職業規劃課程,也是少年商學院的特約講師。我更喜歡的身份是——創新教育“發燒友”,所以今天很高興在這裡和少年商學院的家長朋友們,探討如何引導和培養孩子真正的興趣這個話題。

英國通信行業監管部門曾發布過一份報告,稱在數字時代一個人一生獲取知識以及情商發展的潛能是一條拋物線,6歲與45歲的能力相當,14到15歲則達到頂峰,也就是說,6歲到15歲是孩子找到自己真正興趣的黃金時期,家長們不可錯過。具體該怎麽做?我認為有三層境界和一大能力。

第一層境界

允許孩子“廢寢忘食”

在探討“如何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之前,我們首先應該談“如何保護孩子的興趣。”

我曾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學裡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你的興趣是什麽”,每次都有將近80%的人說“我不知道”,其實,這種茫然從不是與生俱來的,更多是受到家庭或學校的扼殺。

孩子4-5歲時都是“好奇體質”,嘴裡永遠是“10萬個為什麽”,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想探個究竟,但不少父母會覺得“你好煩”。當孩子問你:“你可以把月亮給我摘下來嗎”、“月亮上為什麽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等等一時你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時,你可能隨便就打發了,又怎麽能要求孩子一直保持提問的熱情?

家庭中非常常見的一個事情是——“天大的事情先吃飯”,比如說孩子在畫畫,在組裝一個玩具,但馬上要吃飯了,或者要洗澡了、睡覺了,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先停下來吧,明天再做吧。

但將心比心,我們也有做某件事情做得非常入神的時候,什麽吃飯、洗澡、睡覺,不管它,等我做完再說,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專注。有人來叫你,你可能還特別生氣,說我這會兒正忙著呢,幹嘛找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把我拉出來?

但當我們對待孩子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想不到這一點,你可能覺得,小屁孩,能有什麽事那麽重要?該吃飯就得吃飯,難道要全家人等你嗎?

很多家長問過我,怎麽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對一個東西感興趣,而不是三分鐘熱度?專注的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好不容易孩子做一個事情做到都廢寢忘食了,我們反而去阻止,這是自相矛盾的。當然,我不是說大家就讓孩子不要準點吃飯了,只是給孩子留一點太空。

當然,家庭中的一些問題也不全然在父母身上,有些家庭是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對衛生、安全,特別是吃飯問題,非常看重。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一些情況就是比如小孩子在玩泥巴、玩水,老人家會很介意,覺得太髒了,不衛生。

前兩天,我家打碎了個碗,我四歲半的女兒就在那邊說“寶石!寶石!”,要去撿一些碎玻璃,我媽肯定說不行,覺得這個太容易割破手……

我們是覺得沒什麽,女兒對這個感興趣就去玩唄,出不了太大事情,但也不好和老人直接碰撞。怎麽權衡這個事情呢?我覺得也沒有捷徑,還是得多和老人溝通,找他們可以接受的邏輯去描述這個事情。

後來我女兒自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說,“那我戴一個手套,我去撿玻璃可以嗎?”我老婆就幫她去和我媽講,我媽也就接受了。有一些家庭的老人對這方面介意一點,沒那麽好溝通,就只能是父母盡量多地投入一些時間了。

第二層境界

做算術不如玩撲克,學經濟不如開戶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學校。有些老師會過度強調一些比較枯燥的東西,結果非但孩子成績上不去,連對某個學科、某些事情的學習興趣也消磨掉了,就好比我們自己在企業裡,企業三不五時給我們搞個培訓,教你一些東西和你的業務完全不搭邊的東西,你也不想學。

學生們最喜歡問我的問題也是——我學這個幹嘛?學數學幹嘛?學物理幹嘛?……有些老師就敷衍說“不學就等著不及格”,那多掃興啊?你應該把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麽用、它的意義和有趣的點,展示給孩子,而不是機械地塞一些習題給孩子。

針對這一點,家長可以做的,就是去彌補這個“學習意義”、這個“趣味性”。現在有很多APP都可以作為學習工具,有不錯的互動化、遊戲化和場景化的嘗試。

除了學習工具,家長日常的引導也事半功倍。舉個例子,比如學數學,從我女兒4歲開始,我就開始帶她玩“21點”的改良版——我把規則改成10點,其實是做10以內的加減法。這就是一種寓教於樂的行為,很簡單,但與其讓孩子很枯燥地在那裡算算加減法,你不如把這個東西變成一個遊戲,和TA一起來玩。

再舉個例子,我的學生現在都要學經濟、政治,這種學科很大,他們就經常覺得課程比較枯燥、比較無趣,也比較假大空,我就發動他們各開一個投資账戶,一千美金就能開一個全球账戶,你愛做什麽交易都可以,你可以買股,你也可以做黃金,等等。

那這個時候,學科練習就變成真金白銀的生意了,學生們對學政治、學經濟一下子興趣高漲,開始關注ISIS又幹嘛了,恐怖組織又怎麽了,土耳其又政變了……孩子對現實的關注就主動起來了。

第三層境界

做個“騙讚黨”,強化“儀式感”

有了興趣後如何長期維持住?這就進入到了第三個境界。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有一些興趣就很激動,很歡呼雀躍,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就不喜歡了、放棄了,然後心情又一落千丈,對吧?大家的共鳴啊,我們當然不主張過於勉強孩子——有時候放棄也是正常的,但怎麽樣才能讓孩子保有這種熱情,也是有一些方法的。

孩子對什麽東西最容易上癮?遊戲?對吧。很多家長很頭痛,孩子愛玩遊戲,花了很多時間,但有沒有想過,把遊戲裡的機制借鑒到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把“興趣培養”設計得像遊戲一樣,把孩子黏住,讓孩子自發地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越學越帶勁。

第一步,是給孩子基於事實的表揚。

遊戲裡最重要的設計是“反饋機制”,比如說你打了一個怪物,立刻就從天上掉一個金幣、掉一個裝備或者一點經驗下來,還有“叮咚”這樣的聲音刺激你,讓你的五官受到全方位的刺激,然後你就覺得,你做這個事情很帶勁。

現在很多人吃頓飯、出趟門都要發朋友圈,我們說是“騙讚黨”,其實是為了尋求社會認同。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也知道要不吝表揚,但怎麽表揚很關鍵。

紐約大學精神病學博士朱迪絲·布魯克(Judith Brook)曾提醒家長,只有七歲以下的幼兒對表揚信以為真,稍大點的孩子與成人一樣,會對表揚心存疑慮。所以,表揚必須基於事實——孩子掌握的一些技能,或擁有的天賦。

比如孩子快速讀完了一個系列的書,表揚他“注意力集中”比簡單說“哇,一定收獲很多吧”有效,比如孩子踢球賽,表揚他“過人傳球不錯”比簡單說“你踢得真棒”有效。

第二步,是強化儀式感。

遊戲裡經常會有一些勳章的設計,比如說美國中小學裡很火的童子軍,就有一級一級頭銜,需要你慢慢收集往上升,孩子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這其實是一種儀式感,把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變得值得褒獎和紀念,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

家庭生活中,即使不設計勳章,或者用積分表,可以用別的方式強化這種儀式感。我身邊有不少家長,孩子寫了一本書,雖然可能是一個很粗淺、很單薄的小冊子,一本小小說,但爸媽就非常精心地把它列印出來,還用各種銅板紙裝訂起來,再在他們的親友圈子裡,甚至在學校裡傳閱,這時孩子就會覺得,我做的這個東西有了反饋,我得到了很多評價,雖然多少會有一些差評,但絕大部分的都是正面評價。

這些方法,都是一種外在的反饋激勵,本質上,就是強化孩子發展自己興趣時的成就感。孩子玩樂高、做一個模型,也會收獲一種滿足感,但這肯定不比你把自己的知識投入到真實的現實生活中去,解決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來得強烈。

這也是為什麽我欣賞少年商學院課程理念的原因,還拿前面提到的少商經濟學系列課程舉例,在講“生產分工”的概念時,它會要求學生選擇一家餐廳或一個工廠,挑選一條生產線詳細記錄合作分工流程,並且提出自己的優化建議;在講“團隊管理”的概念時,它就要求學生為一家有50名員工的糖果公司設計一套有創意的激勵措施,讓公司和員工共同發展。

換言之,學生們在互聯網互動直播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完成課後的一個個社會實踐挑戰,在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中真正培養商業思維和長官力。

正如盧梭所說:“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大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主找導師

家長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對所有科目或者話題都非常熟悉,所以,當孩子產生一些其他的興趣,例如想學習音樂,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幫忙。

近幾年有個論調,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得不無道理。富二代的學習資源,包括導師資源就是比別人好很多,比如說你學鋼琴,可能找的就是當年朗朗的老師,這沒法比。

我們很多家長都知道給孩子找名師,很多人拚了命把孩子送進名校,也是為了名師資源,但這種資源其實並不持續,等孩子畢業了呢?你不可能一直陪著孩子去找他們人生中每個階段需要的每個老師——這是孩子長遠要走的路,但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庭在這個事情上卻總是誤導。

比如說我們的中小學,課表老師都安排好了,你就坐在教室裡,自然會有不同的老師來給你上課,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一個錯覺,覺得,老師不就在那兒麽,我不用自己找的。

一直到大學,從大一開始,你就能明顯看到很多孩子其實不知道該選什麽課的,選老師就看“掛科率”。而即使是在哈佛,有幾千門有趣的課就擺在那裡,怎麽選都不會錯,那不在課表裡的老師難道就不找了?

找導師,本質上是一種自主調動身邊學習資源的能力。

少年商學院推薦過一本書——Hacking your education,直譯為《黑客學習法》,台灣繁體中文版將之意譯為《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作者Dale在19歲就得了著名的泰爾獎學金(Thiel Fellowship,該獎學金只被頒予全世界20位年齡二十歲以下的頂級企業家),他就非常提倡培養孩子隨時隨地學習的能力:

“學校裡能夠提供的教育資源,社會也都能夠提供,像是以市民圖書館取代學校圖書館,自組互助讀書會來討論某些主題,寫信給某些領域學有專精的人,向其請教學習上遭遇的難題,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或向網絡上的達人請教學習上遭遇到的難處。

最好自己建一個網站,在網站上與人分享自主學習的過程與秘訣,一方面吸引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當自己碰到學習難題想向專家達人請教時,附上自己的網站,讓對方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夠增加對方回復你的意願。”

我的建議

四步走:內向的孩子也能學會

這個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教育的一個盲點。就算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富二代,也只是在早期對接導師資源的時候有優勢,但如果他後來慢慢地把這種優勢變成一種“默認”,覺得父母就是要給我對接好的導師的,那就出問題了。

那怎麽激發孩子自己找合適的導師?可以分為四步走:

第一步,他們得克服自己與陌生人接觸時的障礙。

我上個學期,在複旦附中,帶了一班高一的學生在街上賣傘。賣傘的時候你就可以明顯看出來,有些學生就是很內向的,不太擅長和人溝通,他是真沒辦法,就算你教了他,讓他去說,在旁邊鼓勵他,他也沒法像別的同學那麽自在。怎麽辦呢?繼續反覆地練習。

我就看到一些同學,第一次去特別難受,但兩次和路人溝通之後,他自己就慢慢打開了。確實有些人天生內向,不太擅長和陌生人溝通,但越是如此,這樣的訓練也必不可少。

比如說少年商學院之前做的“拯救書店計劃”,要求孩子去書店採訪讀者。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採訪的過程中被保安趕了,還被好幾個人拒絕了,就抱著一起去的爸爸哭了好久,但後來還是堅持下來了,之後她的收獲肯定比別人都多。

所以說,哪怕家長們給孩子對接了一些資源,也盡量給孩子一些自己的太空,你稍微引薦一下之後,讓他自己去聊,讓他自己去接觸,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讓你包辦了,孩子只要定時上課就行。

第二步,給一些真的特別內向的孩子一些建議,那就是家長或者教練陪伴一起,作為他們的後盾。

舉一個例子,我曾經有一個高一的學生在學占星。占星這個東西,他在學校裡也沒得學,我們只能到市場上去找老師,有一次我們就找到了一個行業的小型聚會,是一個占星達人辦的小聚會,請了很多粉絲去體驗他們各種占星的門路。

但是他不敢去,怎麽勸都不敢,我就說,那我陪他去,但是前提是我在現場不會幫你提問或說話,我們倆到了現場,就坐得遠遠的,假裝不認識。就是這樣,我既是他的一個後盾,帶給他陪伴,又沒有過度地乾預他。

這個過程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坎坷的,他一開始就走到每個導師前面的隊伍裡,晃一晃,終於走到某個感興趣的導師面前,徘徊了很久。旁邊有幾個人圍著那個導師說話,但是他就一直沒敢上去,我看得出他在打腹稿,他在想自己要怎麽說,終於遇上一個空檔,旁邊沒別人拉,他不過去才奇怪了,他才鼓起勇氣上去打招呼。

但其實很多時候,他的這種猶豫是沒有必要的,只要開始講,後面就會越講越舒適。我坐在旁邊幫他觀察,等某一個攤位空出來了,某一個老師旁邊沒人了,我就立刻告訴他。後來他跑到別的導師面前,就再沒有徘徊、猶豫半天,就是直接上去聊天了,效率提升很多,自信心也建立了很多。如果每次都靠別人去開口,去促成,他的收獲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步,是在去找導師之前,提醒孩子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

比如說具體要談什麽話題,要閱讀哪些導師經典的作品、文章,導師的近況如何等等,裡面得有一兩個特別精彩的問題,是只有特別了解這位導師的人才提得出來的那種,去吸引老師的注意力。畢竟和陌生人接觸的時間總是很短的,有時可能就一兩分鐘,你要打動他,否則他就不會再跟你說話了。

第四步,是主動和老師建立一些私交。

約他吃個飯,約他喝個茶,怎麽樣才進一步地聊一聊,從一個短暫的碰面變成一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碰面,再爭取跟著他長期學習。

學會“自主找導師”,在我看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課。比在學校裡學任何一個科目、任何一個專業都重要得多,因為現在市場真正核心的不可替代的學習力,不是你儲備了多少資訊,而是你能不能快速自己找到合適的導師,無論在哪個領域,甚至交叉領域,都能快速學習。再說了,學校給學生安排的課程都是一樣的,但哪怕同樣一個老師,他上課時跟你說的,和下課後跟你說的,都會有不一樣。

總之,孩子15歲之前,與其一起探尋、挖掘真正的興趣愛好,是一門技術活,需要家長對家教理念進行一次次的梳理和自我審視,更需要孩子擁有自己找導師的能力。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愛自己所愛,充分發揮自己主動支配而不是被動接受人生的潛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