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在國際學校十年,那些孩子教會我的事

國際學校的學生較之於公立學校的學生,他們之間有許多微妙的差異:比如教育背景、家庭環境、興趣喜好、社交圈子等等,他們是富有特質的一群青少年。

Olivia是一位國際學校中學部的任教老師,今年,是她任教的第十年。作為國際教育體系下學生的觀察者、督促者和陪伴者,細數這些年她遇到過的很多孩子、很多事,在大家都集中關注成績與成就的時候,Olivia提出一個被大家忽略的問題:

國際學校裡的孩子們,他們快樂嗎?

文|Olivia Chen 編輯|齊琰

圖|pixabay

01

十年

讓我從心理學角度萌發認識、理解並靠近他們的意願,是一個小的契機:一位學生因頻繁遲到、功課拖延而面色蒼白、滿心愧疚地坐在對面向我道歉。

彼時,他剛與中學谘詢師談過話,他說:“其實我很想和老師用中文好好聊聊天,因為我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苦惱。”

當學生坐在學校谘詢師的辦公室裡,伴隨著緊張、無措、擔憂,加之用並不夠熟稔自信的英文表達自己,在一語思維和第二語言輸出之中會產生資訊與表達疏漏,再基於文化思維的不同,所以往往會有一些內心的角落,外教谘詢師未必可以都捕捉得到,並參透其中。

他們之所以會坐在那裡,是因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煩惱,那麽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舒緩壓力和挫折感,反而讓他們獲取更多的安全感和內心的充盈感呢?

回想我的青春時代,八零後的十幾歲,我也有自己的困惑與難題。學校那時候沒有谘詢室,有些煩惱不是不想和父母表達,是不知道可以怎麽自如地表述和獲得理解。

那時我發現一個和心靈自我相處的模式——泡書店。

初中的第一杓“雞湯”,是吳九箴與劉墉,那時劉墉的兒子劉軒在留學,他的書我也都找來對照,可以看到兩代人對青少年思想的不同見地與感悟。

也是這個開始,讓我對心理建設產生了超乎尋常的熱愛和興趣,到現在一整面牆書櫃上近三分之二的書籍都是不同流派的心理著作。從萌生興趣到正式成為“持證上崗”的心理谘詢師,中間也隔著我的整個青春和從業十年遇到過的案例、迷惑、探索與思考。

十年,我最大的感觸是:老師和學生每天在校平均相處與溝通的時間,遠大過其監護人和其他親友。我們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在獲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目睹他們每一點一滴的成長。

他們每天進出教室的表情、狀態或興奮或低迷;他們面對各項任務的態度或配合或逃避;他們或選擇分享或選擇隱藏,他們或成群結隊或獨來獨往......

如果有心觀察,會看到不同河面下的暗流,會看到表象背後的實質

再回到主題:我關心他們開不開心,就像十幾歲渴望自己可以快樂那樣,那麽,打開國際學校學生心扉的秘鑰在哪裡?又可以怎樣在他們繁忙的學業之餘幫助他們擁有會心的笑容與舒坦的心態呢?

02

芒刺

今天我的孩子呆在洗手間的時間過於長,她出來的時候,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但是當我問她為什麽,她搖搖頭,不想告訴我。

我的孩子早上按時離開家去了學校,但是學校告訴我,他的名字並不在學校出勤表上。

家長會我去到學校時,從老師口中聽到的那個乖孩子,並不是在家裡衝我歇斯底裡的那個樣子。

我的孩子多次希望我幫她向老師請病假,雖然她沒有真的生病。

我的女兒不想去我希望她申請的大學,她已經和我們冷戰幾周了。

從公立學校轉到國際學校,我孩子似乎變了個人,他現在教師團隊對他的評價和過去老師對他的評價也是大相徑庭的。

……

這些個案離我們並不遠,從家長會和孩子的側面表達中均能獲悉。

複雜性和隱藏性是青少年的心理特質,激發一個異常現象的背後,可能有經驗、記憶、人格、教育方面的種種原因,有時我們只見芒刺,卻不知其因。如若疏於觀察,你會驚訝於一個突然事件的爆發,這些出乎意料的行為,需要及時發現、判定與疏導。

一次清談可以令孩子心頭的一塊陰翳淡化或消散,撥雲見日,但前提是,這個人懂他們,懂他們的習性、喜怒哀樂的信號,他們周遭的環境、可能面臨的困境或誘惑。

現今的孩子和80後的成長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做一項任務時,蘋果電腦往往是開多個視窗的,多任務並進;微信群聊是回,還是不回?如果班級都打王者榮耀,打,還是不打?並不是每個國際學校都有統一的校服或者化妝的相關規定,那B站(廣受青少年喜愛的影片網站)的美妝影片刷不刷?廣受追捧的抖音與知乎玩不玩?潮牌的合作款追還是不追?有位同學過生日說請大家去夜店,去還是不去?

社交網絡的日新月異,以及花樣繁多的消遣性娛樂,加之國際學校提倡個性化、多元化的價值觀以及絕大多數這個圈子學生群體較為優渥的環境,使得孩子們的選擇項大大增加。

但是選擇同時也代表了誘惑本身,個人時間管理與平衡、自控力、群體壓力和個人認同方面,對他們內心建設的挑戰,不可小覷。

所以作為他們的教師,我們的工作方法是否也應該與時俱進?我們是否應當多靠近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期待?

03

雷區

國際學校中學生的“心理雷區”是有階段性特質的,這個雷區,是指易於在這一個問題上產生情緒壓力、障礙,易於在這裡陷入困境與迷惑。

我們認同人自身的反省、成長、消化能力,但是若有引導,將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曲徑。

根據這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以一個MYP(The Middle Years Programme,國際文憑組織下的中學項目,學生年齡一般為11-16歲)和DP(The Diploma Programme,國際文憑組織下的大學預科項目,學生年齡一般為16-19歲)體系的IB(國際文憑組織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稚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教育)學校為例,從6到12年級,學生主訴的問題按照頻現率基本如下:

注:豎列分布並不絕對代表分布率的優先,是為這個年級階段最易於陷入“雷區”。中學課程為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目前國外14歲至16歲全世界考試最多人數的體系之一,是CIE劍橋全球測試的一部分)或AP(Advanced Placement,美國大學預修課程)的學校亦可按大致年齡段參照。

>>由於G6和G9分別作為初、高中階段性的開始,家長傾向於在這時候讓孩子轉入國際學校,因此在這兩個年級會高頻出現“轉學適應”這一雷區;

>>G6與G7作為小學剛步入中學的前兩年,對於獨立管理自我的能力,傾聽老師與班級指引的能力要求較之於小學會有一個躍進;

>>而G8階段的學生在適應了初中基本的節奏時,會有一個微妙的松弛期,這個時期各項娛樂性誘惑會浮出水面,要求這個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自控、分辨與平衡能力,群體壓力帶來的主流趨勢、價值觀也會較大衝擊這個階段的學生;

>>G9、G10作為高中前兩年,是新階段的開始,很多大學需要從G9到畢業的成績單,這一階段學生對於學業重要性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G10學生必須完成的個人項目(Personal Project:在MYP課程的最後一年,每位十年級學生都需要在一位教員導師的督導下完成一個“個人項目”,項目所選領域與內容有較強自主性與獨立性),也是對其時間管理的一大考驗。

>>G11-G12 學生進入緊鑼密鼓的DP階段,對於分數的敏感度、大學申請的壓力都會讓他們在一夜間深感過去無甚憂慮的時光一去不返。作為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們會和大學申請谘詢師密集地打交道,繁瑣密集的畢業前狀態帶來的壓力、窒息感、等待錄取通知書的焦灼感、時間管理的無措感等等,使得他們的內心空前脆弱,非常渴望關愛與照撫。

縱向梳理完,我們在從橫向梳理一下在國際學校大環境下中,學生易於陷入的心理“雷區”:

>>文化適應

對很多孩子來說,國際學校的校園文化、管理模式較之本地學校有不少新穎與不同之處。很多來自中國家庭、有過公立學校學習背景的孩子,在轉來的第一年,對於權威的認同、自我定義、中西文化差異與調試方面都受到過或大或小的衝擊,有的融入較快,有的即使第二年或很長時間內仍格格不入。

有意思的是,公立學校表現優異的孩子未必會在國際學校很快適應,語言關帶來的不適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有很多包括性格特質、文化認同、個人歸屬感在內的深層原因。所以在轉學的第一年,家長和老師應當對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溝通,若有問題需建立統一對策。

>>時間管理

上面圖表中,時間管理基本上是貫穿中學階段的最大“雷區”。時間的優先度分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社交與學業的平衡、課外活動的權重(國際學校的課後俱樂部、圈內的體育聯賽、各項社區活動豐富多彩)等等, 很多學生容易被貼上“拖延症”的標簽。

但是“拖延症”遠不是字面這三個字,潛伏在下面的也許是一個完美質人格,也或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有失敗經驗的陰影,或逃避與防禦……他們看似讓人失望的行為下卻恰恰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希望成果令人失望!他們需要被靠近、被發現、被理解、被疏導。

>>群體壓力

群體壓力這個詞是沒有色彩的,無褒亦無貶。有一些個案說明:中學生的群體壓力有的甚至來自於看起來和他們最親的哥們兒、閨蜜。群體壓力可以有正向驅動力,也可以將他們拉入負面的泥淖。他們試圖逃離但每天又必須面對,群體壓力猶如羅網,可以裹挾著團結與競爭,攀比與凌霸。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短線或長線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有時圈子所帶來的社交隔離,友情觸礁所帶來的情緒顛簸,對於這一群年輕人來說,有時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驚濤與駭浪。群體壓力在中學低齡段較多體現在感染力上,高齡段則有更多的競爭性。

>>動機缺失

這是一個隱形的特殊“雷區”。作為老師,在面對一個對學業、社區活動動機缺失的個體或者群體,所有的期待都如同拳頭觸碰到棉花,可以明顯感受到其在學校的狀態是低迷的,對集體活動索然寡味、缺乏耐心。

這類學生的出勤率也很“看心情”,一次感冒或一次霧霾天都會成為他不願意來校的原因,更不要提他們對於挑戰的主動性了。

個案所表現出來的原生態家庭教育也很值得深思:有的家庭自小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步,這使得他們的內在驅動力大大降低;雖有一技之長,但並非是在自己的主動意願下堅持學習的,對於各類有益的挑戰淺嘗輒止,對學業常有不求甚解的態度,這種不在意的表象下實則是不自信的內裡,追求各種外化的依附物(比如奢侈品、遊戲、人際關係等)來獲取一些關注與認同感。

優渥的外在環境卻也不乏“低自尊”的個體,核心信念和自我價值感實則較低。

>>無備之戀

國際學校基本聽不到“早戀”二字的。在提倡多元化、個性化思維,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大環境下,未成年學生戀愛現象屢見不鮮。

然而判斷一段關係健康與否的標準,對成人和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這段關係是否會帶來正向影響。

“無備”這裡是指對於一段戀愛關係缺乏基本的心理建設,包括:關係責任感、自愛能力、時間與精力配給、相處模式……甚至包括足以承受分開的心智。

中學生會易於陷入無備之戀是因為他們戀愛的原因有時超過常理:有人選擇戀愛是因為這是一個群體的“大趨勢”而不是因為他/她真的準備好了去戀愛。更不乏有一些因為安全感(個人能量)的缺失或者乏味的學業有“找補”心態;再或者有時一屆學生會呈規律性地在畢業前多出很多對兒情侶關係。

但是這些中學情侶,可以長線走下去的少之又少。

無備之戀較之於心理建設成熟的戀情,易於給內心仍稚嫩的他們帶來情緒上的起伏與消耗,對於女生尤其顯性,他們在處理一段關係中的精力、時間甚至關係密切度的把控仍存有很大困惑。

在很多成熟的國際學校裡,都有專業的性教育主題課程引導青春期的孩子自愛,同時認識與異性的密切關係。但這個年齡段孩子具有複雜人格特質,從建立關係、維持關係、到關係進入何種階段,都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心理建設課程,而心理建設,往往還是要從“我是誰、我需要什麽”的自我正確認知開始,而不是盲目被“他/她(關係對象)是誰”、“他們(群體)都在做什麽”所左右。

以上所有雷區,並非完全獨立,就個案而言,都是可以覆蓋或複現的,每一項細細剖開,可以分享的都有很多……

04

願景

在朝八晚五的工作中,如果放大發現的眼睛,會感到你和孩子之間隔著的並非“灰色的海”,他們的內在世界和我們一樣“波濤深邃”。(來自於龍應台《目送》)。國際學校對於一位教師多角色的職責需求與期待,讓我們的成長不止於傳道授業解惑,亦能是幫助學生作為一個個體成長的全面的引導者、陪伴者和谘詢者。

多年的畢業班執教與班主任的經歷,反倒使我更為感謝國際學校這樣一個奇妙的大環境,給我心靈的啟發與開拓,和他們的相處也如同與我的青春再度相處。對孩子們的尊敬與平視會讓我自然習得他們的心靈成長之旅。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異常“芒刺”感到無比擔憂,想說服孩子尋求專業心理幫助,但卻遭到孩子們的拒絕,對權威望而生畏,對被標簽化也有所抵觸。其實有時他們只是需要被接納、被平視,情緒才可以被紓解。

能夠從他們的眼睛透視到心靈的角落很重要,因為有時表面的灰塵,只是孩子偽裝出來想讓我們看到的樣子,而內裡,往往是一個不比我們缺乏睿智想法的近成人。

這些孩子的內心真的是快樂的,就像十幾歲我們希望自己內心是豁達的、敞亮的、愉悅的一樣。

-end-

參考文獻:

*Burka, Jane B., and Lenora M. Yuen.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2nd ed., Da Capo Lifelong, 2008.

*Feldman, Robert S.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7th ed., Pearson, 2014.

*Fennell, Melanie J V.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 Self-Help Course. Part 2.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