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中養一盆這個,讓你少買很多葯!

家裡種上幾盆觀賞性強,還可藥用的植物,平常有個小病小痛會方便好多呢~


金銀花


金銀花性寒,清熱解毒、氣味芳香,對於由內熱引起的咽喉腫痛等疾病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一般以花入葯,花摘下後曬乾保存,以後泡水喝的時候隨取隨用。


種植方法

1、可以在花卉市場上買現成的,也可以取一小枝,去掉下面的4片葉子扡插;


2、在花盆裡裝滿土後,插入金銀花,深度為2厘米;


3、金銀花的旁邊插上竹籤,方便爬藤;


4、澆透水,土壤保持濕潤;


5、再套上塑膠袋,蓋住花卉,再用橡皮圈套住,讓金銀花在密閉的環境(溫室)下生根,2-3周後揭開塑膠袋,會發現土壤略乾,根部已抓住土壤;


6、接著就可以將金銀花轉到大盆中,保證土壤濕潤就能順利成長。


加工方法


每年5-6月份收成,最好在早晨太陽還沒出來,趁著香氣濃鬱,金銀花的營養功效未損失時採摘(含苞待放比開出花的要好哦)。


然後將摘來的花全部放在太陽下攤開,大曬3天后確保金銀花乾透,放入乾燥衛生的瓶子中儲存即可,需要降火氣的時候就可以取出幾個沖泡。


薰衣草


用薰衣草製作的薰衣草精油能夠鎮靜舒緩神經,對提高睡眠品質有很好的作用。自己種的薰衣草可將其乾燥後做成香包置於衣櫃中,驅蟲抗菌,做成的枕頭則有助於睡眠。


種植方法


1、可扡插或者撒種(一般花卉市場都會賣),撒種的話,要先讓土壤濕透再撒種子,然後蓋上一層細土。


2、用未開花的枝條扡插只需要將下面的幾片葉子摘掉,在切口處剪斜口。


3、土壤澆透,保持濕潤,2小時後插入即可。4月份插上,等2-3個星期就能發芽。


加工方法


播放GIF

1、每年六月開花的薰衣草採收後,捆成一束一束的倒立懸掛,使其乾燥;


2、2-4周後如果輕碰花朵會掉落,說明已完全乾燥,這時就可以戴上手套將花拍落;


3、花朵被拍落後儲存於乾燥的罐子中,用來做香包、枕頭芯、泡花草茶、烹飪調料都可以~


紫蘇


性溫,可散寒氣,風寒感冒時可搭配主食食用。


種植方法


1、撒種或扡插,兩種方法;


2、扡插時剪一小節,去掉靠近根部的幾片葉子;


3、放入水中,約7-8天就可生根;


4、再將生根後的紫蘇移植到花盆中就行了。


加工方法


長出來的繁茂的葉子可以隨取隨用。

炒菜,能夠調味去腥。


烤肉或者煮粥都可以搭配紫蘇葉吃。


洋甘菊


和大多數菊花茶一樣,曬乾的洋甘菊搭配蜂蜜喝,能夠降火明目。此外,對於肌肉緊張、雙眼疲勞、情緒不佳、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舒緩作用。作為護膚品的主要成分,可以改善敏感性肌膚。


種植方法

一般採用種子播種,且撒種時間在每年的秋季(和麥子有點像),保證日照充足即可。由於它的耐寒性比較強,北方也可以種哦~


播種後7-10天是發芽的時候,溫度要在15-18攝氏度,所以創造一個溫室環境比較重要。在次年的3-5月份,花期到來,就可採摘了。


加工方法


將採摘的洋甘菊沖洗乾淨後,放在陽光下晾乾,大概需要3-5天。曬乾後的洋甘菊和薰衣草搭配一起喝,有助於睡眠;


或者將沖泡後的洋甘菊水用來做蛋糕、和面,很美味喲~


薄荷草


做菜吃或生食可清新口氣,治療口腔疾病。其沁人心脾的香氣可以舒緩神經,使人鎮靜。


種植方法

1、取一小節去掉下面的幾片葉子;


2、插入水中,讓其生根;


3、2-3周後移植到花盆中即可。


加工方法


做冷飲、涼拌菜、涼拌面都可直接調入。


24種花卉的防病治病功效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其花、葉、根可入葯,有活血調經、消腫止血的功效。花、葉外用可治疥瘡、痛癤等。根可治內傷、風濕等症。


迎春花:又名金腰帶。其花、葉、枝均可入葯,有解毒消腫、清熱解毒之效。


望春花:又名白玉蘭。其花蕾和樹皮均可入葯,可治傷風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等症。


播放GIF

茉莉花:可清熱解毒,治外傷、腹痛及瘡毒等。根有鎮痛、麻醉的功效。


白蘭花:花朵佩帶於身,溢香避穢,掛蚊帳內,枕香安眠;其根、葉、花都可入葯,有行氣化濁、止咳化痰和利尿的功效。


六月雪:有活血、消腫、祛風、化濕作用。以根、莖、葉入葯,可治急性肝炎、風濕痛、癰腫、月經不通、白帶過多以及頭暈無力等症。


廣玉蘭:花含芳香油,可製鮮花浸膏;葉入葯可治高血壓。


辛夷:又名紫玉蘭、木筆。花蕾、樹皮可入葯,有鎮痛、通竅、散寒、清腦等功效。花蕾常用於治療鼻竇炎。


播放GIF

牡丹:其根皮加工成的丹皮是名貴的中藥材,可瀉伏火、散瘀血、止吐血、除煩熱、去痛、消腫、治閉經、闌尾炎,還可治高血壓。


月季:其花可提取香精,花瓣可製作蜜餞,用其花、葉、根配藥,有活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玫瑰:花陰乾入葯,有行氣、解鬱、柔肝醒脾的功效;花蕾和根藥用,有理氣、活血、收斂的作用;果實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是提取維生素C的原料。


紫薇:樹根和樹皮入葯,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活血,可治血滯、經閉和皮膚癢疹;樹枝可治百日咳。


紫荊:花和樹皮、樹根均可入葯,用於治療外部創傷。


美人蕉花:味苦性寒,有補腎止血之效。可治月經不調。

用法;花曬乾後研細末,取9克和黃酒吞服。


牽牛子:性寒味苦、有小毒,有下氣、殺蟲之功效。可止小兒夜啼。

用法:取棕黑色牽牛子7粒搗碎,用溫水調成糊狀,臨睡前敷於肚臍,用膠布固定。


播放GIF

石榴花:味酸澀性平,治鼻疽。

用法:鄧花曬乾研成末,每次取0.3克,吸入鼻中。


鳳仙花:味甘微苦、性溫,具有祛風活血、消腫止痛,用於百日咳、咯血。

用法:鮮花3~10朵,水煎服;另白鳳仙花搗爛外敷可治灰指甲。


虎耳草:性涼,有小毒。能祛風清熱、涼血解毒。常用來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用法:鮮虎耳草1克洗凈曬乾搗爛,包入紗布濾汁、滴入耳中每日3~4次。


橘葉:味苦性平,有疏肝行氣、化痰之功,可降逆止呃。

用法:取橘葉30克洗凈,用水煎汁,飲適量即可。


仙人掌:味苦性寒,功用行氣活血、清熱解毒,可治療癤癰腫毒、燒傷燙傷。

用法:去刺搗爛外敷治癰毒。絞汁與雞蛋清調和外搽患處治燒燙傷。


月季花:味甘性溫,可活血調經、消腫解毒,治療閉經腹痛、月經不調。

用法:取花10克,煎湯代茶飲下。


虞美人:味甘性微溫,無毒,可治痢疾,

用法:乾花1.5~3克或全草9~18克水煎湯服用。


迎春花:味苦或甘澀平,有解熱發汗、利尿之效。

用法:花葉洗凈搗爛外敷治跌打損傷,對無名腫毒亦有效。


木芙蓉花:性子味辛,具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之功。可治麥粒腫。

用法:花3克搗爛敷。


家裡種上這幾株植物,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作為藥物使用,便宜又好用,趕緊行動起來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